说句实在话,11月5日周三的美国股市,走得那叫一个“又纠结又给力”。
前几天还因为科技股估值太高跌了两天,周三突然就支棱起来了,纳斯达克100指数涨了0.7%,把前一天跌的部分涨了回来;标普500指数也涨了0.4%,稳稳收红。
衡量市场害怕程度的VIX恐慌指数,一直稳在18左右,说明投资者没太慌。
表面看是普涨的好行情,实则每一分涨幅都藏着门道,咱们仔细扒一扒就知道:经济数据在“打架”,特朗普的关税案可能要反转,科技股更是有人欢喜有人愁,根本不是表面那么简单。
经济数据现反差信号
你发现没,最近美国公布的经济数据,简直跟“冰火两重天”似的,一边给投资者吃定心丸,另一边又兜头泼冷水,搞得不少人都不知道该信哪个。
咱们先掰扯掰扯这些数据到底是咋回事,其实弄明白之后就不迷糊了。
先看给市场打气的好消息,最亮眼的就是就业和服务业数据。
![]()
10月ADP私营部门新增了4.2万个工作岗位,要知道9月修正后的数据是减少2.9万人,相当于从“裁员潮”的边缘拉了回来,就业市场总算有了点复苏的样子。
可能有人不知道ADP是啥,说白了就是美国一个大机构统计的民间就业数据,相当于就业市场的“晴雨表”,这个数据回暖,大家就觉得老百姓有工作、有收入,就敢花钱消费了。
更关键的是服务业,美国供应管理协会(ISM)的数据显示,10月服务业活动的扩张速度是八个月以来最快的,新订单跟坐了火箭似的往上涨。
服务业可是美国经济的“半壁江山”,超市、餐厅、物流这些都算服务业,它一火,就说明经济底子还挺结实。
盈透证券的经济学家何塞·托雷斯说得很直接:就是这些实打实的好数据,把之前大家担心“股票太贵”的顾虑给抵消了,才把股市给托起来了。
但反转来得比翻书还快,11月1日公布的10月非农就业数据,直接给市场泼了盆冷水。
官方公布的新增就业只有1.2万人,跟大家预期的11.3万人差了十万八千里,失业率还死死维持在4.1%没动。
这非农数据可是美国劳工部公布的“官方硬指标”,比ADP数据更有权威性,这俩数据对着干,投资者能不纠结吗?有分析说,这是因为当时墨西哥湾的飓风“米尔顿”搅乱了能源和运输行业,还有波音公司的工人罢工,生产线停了不少,才拖了后腿。
但民间机构RevelioLabs更耿直,直接说实际非农就业不仅没增,还少了9100人,相当于给这波“就业复苏”浇了瓢凉水。
这下可好,数据一个说暖一个说冷,市场彻底懵了,美国经济到底是好是坏啊?
数据打架最直接的影响,就是美联储的降息决策。
毕竟美联储的工作就是盯着经济调利率,经济冷了就降息刺激,热了就加息降温。
最新的消息显示,市场预测美联储12月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已经冲到70.6%了。
美联储理事米兰急着放水,喊着要一次性降50个基点,但会议纪要里显示,大多数官员都想“慢慢来”,怕降太快把物价又给抬上去了。
美洲银行的首席经济学家比尔·亚当斯把关键给点透了:大家别以为美联储关心GDP增长,它就俩核心任务,稳住物价和让大家都有工作。
就算经济数据看着再好看,要是就业跟不上,老百姓没活干,照样得降息刺激。
这就好比家里开小卖部,就算进的货再多,没人来买也白搭,降息就是给大家发点“消费券”,让生意火起来。
关税博弈搅动消费股
我跟你讲,周三股市里最刺激的戏码,根本不是科技股那点反弹,而是最高法院审特朗普关税政策的听证会。
这事儿看着是政策博弈,其实直接牵着上千亿资金的鼻子走,消费股当天的涨跌全看这出戏的脸色。
![]()
可能有人没太搞懂,关税跟股市有啥关系?说白了,美国很多消费企业靠进口过日子,关税一涨,进货成本就高,利润就薄;关税一降,成本下来了,利润立马就上去,股价自然就涨了。
所以这听证会一开,不光是企业老板,连股民都盯着直播看。
当天的听证会开了整整两个半小时,场面比电视剧还紧张。
最关键的信号不是自由派法官反对,而是连保守派都站出来质疑了,9个大法官里,3个自由派加3个保守派都对这关税政策皱眉头。
要知道最高法院里保守派占了6席,相当于特朗普的“自己人”,现在连自己人都不站他这边,这事儿就悬了。
法官们的核心疑问就一个:你总统凭1977年的《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就随便加关税,是不是越权了?要知道美国宪法写得明明白白,关税得国会说了算,总统没这权力。
有法官直接问政府律师:“要是总统能随便加关税,那国会的权力往哪放?”这话问得相当尖锐,政府律师当场都有点接不上话。
特朗普没去听证会现场,但在社交平台上急得直喊话,说要是最高法院判他输了,美国制造业就得完蛋,后果“极具破坏性”。
他的财政部长贝森特倒是提前找好了退路,说就算输了也不怕,换个《1974年贸易法》照样能推关税政策。
但市场根本不买账,彭博的分析师霍利·弗鲁姆直接给了结论:这关税政策被废除的概率有60%,还预测12月中下旬就会出结果。
这个概率一出来,市场立马就有反应了,大家都觉得关税要降了,那些靠进口的企业要发财了,资金就开始往消费股里冲。
这预期一出来,消费类股票直接就火了。
卡特公司(搞工程机械的,很多零件靠进口)、梅西百货、科尔百货这些消费巨头,当天集体大涨,梅西和科尔甚至涨了快8%,相当于一天就涨了平时半个月的涨幅。
道理其实特简单:要是关税真的无效了,美国进口商能拿到超过1000亿美元的关税退税,这可不是小数目,相当于给企业发了笔“巨额红包”,企业负担一下就轻了,利润自然就涨了。
尤其是美泰这种做玩具的公司,原材料和零件几乎全靠进口,关税降了之后成本能降一大块,股价跟着涨了4%也不奇怪。
不过路透社也提醒大家别太乐观:就算输了官司,特朗普的关税也不会轻易消失,顶多换个法律条文继续推,只是力度可能会小一点。
但不管怎么说,短期这预期就够消费股涨一波了。
科技股分化风格切换
从另一个角度看,周三科技股的那点反弹,更像是“最后的挣扎”,市场风格要切换的信号已经很明显了。
前两年科技股是绝对的“带头大哥”,不管业绩咋样,股价都一个劲地涨,很多人买科技股都赚了钱。
但现在不一样了,大家开始算细账了:这股票到底值不值这么多钱?一旦业绩跟不上,立马就抛售,科技股的分化越来越严重。
AMD算是科技股里的“悲情英雄”了。
11月4日盘后交易的时候公布了第三季度财报,数据看着挺亮眼:营收92.4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涨了36%;净利润更是涨了61%,放在平时绝对是大涨的节奏。
可能有人不懂盘后交易,就是股市正式收盘后还能买卖的时间,很多公司会选这时候发财报,避免影响当天股价。
但坏就坏在业绩指引没达到预期,业绩指引就是公司告诉市场“接下来几个月我们能赚多少钱”,AMD说的数没达到分析师的心理价位,大家就担心它后面增长乏力,盘后直接跌了近5%。
到了周三开盘,AMD先跌后涨,全天磕磕绊绊的,就是典型的“业绩好但预期差”的表现。
XTB的研究总监凯瑟琳·布鲁克斯说得很实在:科技股现在还没到崩盘的地步,但也别想着高枕无忧了。
像帕兰提尔这种公司,虽然未来潜力看着挺大,但现在股价炒得太高,估值严重超标,早晚得回调。
这就好比一个包子卖10块钱,就算馅料再好,也不值这个价,早晚会降价回归正常。
和科技股的纠结不同,那些之前没人待见的低估值板块,已经悄悄开始崛起了。
最典型的就是光伏龙头SolarEdge,周三直接暴涨28.91%,差点就涨停了。
它涨这么多不是没原因的:一是财报数据超预期,证明公司赚钱能力没问题;二是宣布和英飞凌合作搞AI数据中心的固态变压器,一下子踩中了“光伏”和“AI”两个热门风口,资金不炒它炒谁?
爱德华兹资产管理的罗伯特·爱德华兹把这个趋势点透了:现在市场的“接力棒”要从科技股手里交出去了,接下来该轮到必需消费品、医疗保健和中小盘股发力了。
这些板块有啥优势?估值低、之前跌得够多、调整充分,就算经济有点波动,老百姓也得买柴米油盐、看病吃药,抗风险能力强。
他预测未来12到18个月,这些板块会带动股市继续涨,现在还没多少人关注它们,正是布局的好时候。
![]()
这就好比菜市场里,之前大家都抢着买贵的进口水果,现在发现普通蔬菜更实惠还耐放,就开始转头买蔬菜了。
个股的表现更是“冰火两重天”,好的涨上天,差的跌到位。
涨得好的比如麦当劳,公布上季度美国销售额增速超过预期,尤其是同店销售数据很亮眼,同店销售就是开了一年以上的老店销售额,这个数据涨了,说明老百姓是真的愿意来消费,不是靠开新店刷数据,投资者自然有信心,股价跟着涨就不奇怪了。
还有沙雷普塔治疗公司,因为瑞穗证券把它的评级上调到“跑赢大盘”,理由是对它家的药物Elevidys市场接受度更有信心,股价也跟着沾光涨了不少。
但跌得惨的也不少:美国银行在投资者日活动上公布了新的财务目标,结果市场觉得这些目标太激进,实现不了,对它的盈利前景没信心,股价直接跌了。
泰瑟枪制造商埃克森企业,第三季度调整后的每股收益没达到预期,业绩不给力,股价自然就跌了。
社交平台Pinterest更惨,发布的销售额指引比市场预期的还低,大家担心它用户增长不动了、赚钱能力下降了,股价直接走低。
这充分说明现在的市场越来越“挑”了,不是随便买只股票就能涨,得看公司真真切切的赚钱能力。
结语
美股这波上涨看着热热闹闹,实则是多空双方博弈出来的结果,根本不是什么“全面牛市”。
经济数据一半好一半坏,关税案悬在半空没落地,科技股撑不住、低估值板块接棒的迹象越来越明显。
说直白点,现在别再死盯着之前涨疯的科技股了,12月的两个关键节点才是重头戏:最高法院的关税裁决和美联储的降息决议,这俩事直接决定后续行情怎么走。
普通投资者与其追着热点瞎忙,不如看看那些没人关注的低估值板块,像必需消费品、医疗保健这些,估值不高还抗跌,说不定能捡个大便宜。
记住一句话:市场永远在变,别抱着老思路不放,跟着趋势走才不会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