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在呼和浩特一个小区门口,有人结婚请了八个骑摩托的人来开道,这些人穿的衣服和真警察完全一样,头盔、肩章、标志全都齐全,路过的人一看还以为警队在出任务,后来才知道他们根本不是警察,连协警都算不上。
派出所很快介入调查这八个人,领头的人叫夏某某,被罚款一千元,其他人也因为骑着摩托车上高架,每人被扣一分、罚了一百五十元,两套衣服被没收,案件还在继续调查,这件事说到底就是非警务人员穿着仿制的警服,违反了法律,法律条文写得很清楚,不管是为了凑热闹还是想炫耀,只要让别人误以为你是警察,就属于违法行为。
![]()
其实这种事情早有苗头,这几年婚庆公司总喜欢安排警车开道和特警护送,听起来很唬人,客户也觉得有面子,但大家慢慢发现这不是喜庆,反而有点冒犯别人,毕竟警服不是演出服,它代表的是公家权力,不能拿来做装饰品。
这些衣服不是临时做的,在网上就能买到,拼多多、抖音小店、微信小程序里都有卖,商品名称写着“婚礼道具”或“非警用”,但样式和真的警服几乎没有差别,从去年到今年,全国至少七个地方的市监局都下架过这类商品,你一眼看去分不清真假,这样就已经踩线了。
![]()
这次处理速度很快,派出所负责服装管理,交警负责车辆检查,两边同时进行工作,通报里没有提到婚庆公司具体名称,可能是为了避免影响其他公司,业内都知道这类服务通常通过中介转包,整个链条比较隐蔽,调查起来确实有难度。
国外对这种事管得比较严格,美国一些州规定穿假警服可能被判五年,他们不光事后抓人,还会提前拦截,电商平台会审核商品,用人工智能自动识别带警徽的物品,婚车连灯光和音响都不能模仿警车,咱们现在还基本靠事后罚款,源头控制还没跟上。
这件事让人看出,有些人把仪式感当成特权来用,就算想要热闹一下,也不能去碰警服这条界线,群众都能看清楚,装扮得再像警察也不是真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