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8日刊 | 总第4144期
已经不止一次,在影院里看电影的时候,不得不忍受前几排观众举起的一个个晃眼的手机屏了。
昨日全国首映的《日掛中天》得到了超过16%的排片占比。这算得上是近些年文艺片的最好待遇。可是它的上座率,相较拥有小众圈层粉的同期对手《不要错过你》《小林家的龙丫头:怕寂寞的龙》,并不具备优势。
![]()
更重要的是,《日掛中天》的影厅里基本上充斥着大小屏同亮的情况。虽然这是一部有着饱满的情绪酝酿和精彩的演技对飚的作品,但它确实会让习惯倍速看剧的观众掏出手机。
01
导演蔡尚君遵循了传统的电影理念来拍摄,这使得《日掛中天》在现在的文娱环境里显得特别老派。它更像是戏剧过渡到电影时的产物。
全剧主要的场景有三个:一个是美云(辛芷蕾 饰)的家,一个是美云工作的服装城,一个是医院。重要的戏剧信息和戏剧冲突,基本上都发生在这三个地方。当然,最后决裂的发生地——长途汽车站,也很重要。
全剧的主要人物也只有三个:一个是以直播卖服装为生的美云,一个是与她有“旧情”的葆树(张颂文 饰),一个是与她正在纠缠不清的其峰(冯绍峰 饰)。其他偶尔登场的角色都是更为纯粹的“挂件”。
![]()
全剧的主要矛盾同样是三个:一个是美云与其峰的地下情被发现,一个是美云想要还葆树人情而葆树不领情,一个是美云是否能够接受葆树离开。这三个矛盾基本上呈现出单线特质,未有情节纠缠。
这样一来,在故事层面,《日掛中天》基本上一句话就足以剧透个干干净净。
对于那些只关心“发生了什么”的观众而言,131分钟的时长里,只需要不错过五六个重要的信息就够了。而且这些重要信息即便第一次出现时没get到,后边也会重复给到。至于中间段落,角色们内心的煎熬和挣扎,很多人还真就没有耐心仔细看。
![]()
02
从主题层面看,《日掛中天》很值得被推荐,因为它探讨了“欠人情-还人情”的道德准则。
中国人以前特别讲究还人情,欠了就一定要还。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情对人的约束越来越小。很多人把别人对自己的帮助和赠予看作理所当然。“你自愿给我花的钱,我为什么要还?”变成了一种理直气壮的反怼。
《日掛中天》里美云在多年前欠了葆树一个巨大的人情。当年两人是亲密的情侣。葆树帮美云扛下一件大事,毁了自己的前程。不堪内心谴责的美云却逃离了家乡,来到广州独自打拼。
![]()
多年后,36岁的美云在医院做孕检时,偶然遇到了因胃癌手术而在这里住院的葆树。要不要还人情?怎么才能还这么大的人情?葆树能原谅自己吗?这些曾经压垮美云的问题,重新摆在了面前。
电影从美云偶遇葆树开始,讲述的就是美云在还葆树人情的过程中,内心无尽的、一层层叠加的挣扎。这个过程中,她因外界刺激而崩溃了不止一次。
影片的戏剧张力在于,美云欠葆树的这个人情,从观众的第三视角来看,的确有点儿还不了。一方面源于美云自己的经济条件并不好,一方面因为葆树的情况太糟糕。
![]()
正因如此,美云决心还人情的举动,带出了她身上让人敬佩的勇气与坚韧。而导演蔡尚君在有四五年没拍片之后,仍然选择用经典电影技法探索此类伦理命题,同样令人莫名感佩。
03
让人觉得可惜的是,在经历了主角一个比一个惨的影片洗礼后,观众们对描绘人物困境的故事有了免疫。抛开辛芷蕾的表演,美云的困境已不足以打动观众。她在国产电影的“比惨大会”里,进不了决赛圈。
这两年因为人物命运的悲惨而触动我的唯一一部电影,是纪录片《胡阿姨的花园》。
![]()
重庆孃孃胡阿姨因为工作时的一个过错,背负了小几十万的债务,此后十几年,几乎没有再吃过一顿新饭,每餐都是捡来的剩菜剩饭。她日日穿行于喧闹的解放碑商圈,背着破旧的篮筐捡拾废弃的商业垃圾,用以搭建自己的“花园”。
她的困境同样在于她没有能力去偿还那笔债务。于是,一旦背负就注定了余生。
它一点儿也不卖惨。胡阿姨在镜头前甚至能谈笑风生。可是“惨”字却因为影像的真实而触目惊心。非常坦诚地说,她的那个“花园”,我连一分钟都待不下去。即便隔着银幕,空间的逼仄和环境的脏乱都足以刺激出我的不适感和逃离冲动。
![]()
与纪录片的真实相比,哪怕是改编自真人真事,故事片的“惨”都有卖弄之嫌,更何况《日掛中天》还注明了“纯属虚构”。
不是我们不同情美云的境遇,也不是我们看不懂美云的挣扎,而是这种“惨”,以及这种描绘角色很惨的做法,不易突破观众的心理硬壳。
《日掛中天》是一种很有回归色彩的创作,可观众回不去了呀。
04
现在观众还有着非常强的信息接收能力和多线处理能力。毫不客气地说,对于很多人而言,把《日掛中天》调成1.5倍速看,并不会缺失共情体感。
片中瞬时信息传递其实并不多,很多信息都是凑在一个自述或对谈段落里的。这也给了观众很多看手机的空隙。
![]()
比如我身边一位女孩,前40分钟都看得百无聊赖。直到其峰突然来到美云家,发现葆树正在客厅看电视,三位主角第一次出现在同一空间时,她才来了精神。
这里也是葆树第一次展开主动输出。张颂文的几句台词和几个小表情,引来影厅里阵阵笑声。
这里该笑吗?我觉得不应该,因为这里是本片第一次营造戏剧冲突,而且这里会揭开美云和葆树的过往,是人物命运悲剧的重要明示。
那他们为什么笑呢?可能他们觉得葆树在宣示主权,预感到有情感纠葛的三个人要开撕了吧。前边40分钟的多层次铺垫,不如张颂文使个“暗劲”。
![]()
很快,其峰就“下线”了。影片聚焦在美云和葆树之间。由于两人的秘密早已挑明,所以后续一个多小时时间,都是碰撞、拉扯、升温。
这种不太费脑,只是需要付出情感和情绪体验的段落,对早就熟练于多线程信息处理的人来说,负担真的很小很小。手机和银幕切换着看,几乎不会打断导演想要传递给你的那种铺陈。看到结局,你依然会如导演预期那样发出惊呼。
05
全片为结尾铺陈,那演员的表演自然就会成为影片口碑的晴雨表。只有演员用表演说服了观众去理解角色最后的选择,《日掛中天》才能成立。
看过之后,我对辛芷蕾能拿下威尼斯影后没有一点儿质疑。可同时,我也会认为,如果换一个与美云有着差不多契合度的演技派女演员,也同样有极大概率拿下影后。
![]()
没错,《日掛中天》就是那种人们常说的“戏保人”的影片。它给到了美云的饰演者以最大化的表演空间。如果一个演员拿到了这样的机会,还拿不下表演奖的话,那就只能说明他/她的演技确实存在不足。
众所周知,传记片是非常容易为演员带来表演奖的一种类型。因为传记片就必须聚焦于主人公,充分挖掘并呈现其内心世界,表演的空间非常大。
《日掛中天》虽然不是传记片,但它对美云的聚焦、挖掘和呈现,与传记片的力度相当。要不是片尾写了“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观众还真会想知道现实中是不是有原型。
本片第一个镜头就是美云躺在床上做孕检,最后一个镜头是她与葆树在车站的“诀别”。全片下来,几乎99%的场次里都是以她为叙事焦点的。
![]()
美云在固定长镜头里的自述有两三段,每一段都夹杂着细腻的情绪变化。即便是葆树、其峰等其他角色说台词的场景,美云也会有大量的反应镜头,用以探究她的内心世界。
片中还有电梯故障这样的意外事件,促使美云把内心投射到动作上。大幅度的肢体动作可以让演员迸发出更惊人的爆发力,与那些隐忍内敛的段落相辅相成,塑造出更丰富的人物层次。
![]()
最震撼观众的,必然是结尾美云与葆树的“诀别”。两位演员在极端情景里,发出了生理性、动物般的低吼。两人的绝望眼神和唇部颤抖,都不是可以量产化的表演。对于导演而言,这种烈度的表演只能由演员自己酝酿完成,属于可遇而不可求。
不过我最喜欢的一段表演,是影片中段,美云和服装厂老板娘的翻脸。这段的精彩之处,是老板娘给的刺激属于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美云接受到刺激后的反应自然也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这是美云情绪的一个分水岭,前边都是收着的,后边就放出来了。
有收有放、有静有动,有出有进,尽管没有超出经验范围,但《日掛中天》给到女主角的表演空间,已经是我能想到的最全面的了。辛芷蕾把握住这次机会,证明了自己。她是努力的,也是幸运的。
在优秀作品中,戏和人是互保的,所谓彼此成全。而社交媒体上那些非此即彼的争吵,本质上都是流量泡沫,对于表演话题的探讨无所增益。
【文/满囤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