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检查别踩雷!国家严查后上百家医院被罚,3个避雷点记好
![]()
近期,国家卫健委联合医保局启动医疗服务领域专项整治,重点清查血糖检查中的违规乱象,全国已有上百家医院因不规范诊疗、乱收费等问题被依法处罚,涉及罚款、限期整改、医保考核扣分等多项措施。这一整治行动既规范了医疗服务秩序,也给普通患者提了醒:血糖检查虽常见,里面的门道可不少,这3个坑一定要避开。
家住陕西西安的王阿姨,今年64岁,最近总觉得头晕、容易饿,想着去医院做个血糖检查。刚到小区附近的一家综合医院,医生就推荐她做“全面血糖筛查套餐”,包含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糖波动监测等7个项目,总共花了660元。可检查结果出来后,只是空腹血糖轻微偏高,医生仅建议她控制饮食、定期监测。“后来在社区医院复查时才知道,像我这种初次筛查,做基础的两项检查就够了,花50块钱不到,真是白扔了几百块!”王阿姨的经历,正是此次严查中重点整治的“过度检查”问题。
第一个要避的坑:过度检查,盲目推荐高价套餐。根据《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医生需遵循“合理诊疗、按需检查”原则。普通人群初次血糖筛查,仅需做空腹血糖(收费5-15元)和餐后2小时血糖(收费10-20元),两项合计不超过50元;只有血糖值异常、有糖尿病家族史,或出现多饮多尿、体重骤降等症状的患者,才需要进一步做糖化血红蛋白(收费80-120元)、胰岛素功能检测等项目。此次被罚的医院中,不少存在“不管患者情况,一律推高价套餐”的情况,让患者花了不少冤枉钱。
第二个避雷点:检查前不告知注意事项,结果失真误导诊疗。血糖检查对准备工作要求严格,空腹血糖需至少禁食8小时、禁饮4小时,期间不能剧烈运动、不能喝咖啡或浓茶,慢性病患者需正常服药;餐后2小时血糖要从吃第一口饭开始计时,饮食量需与日常一致。可很多患者不清楚这些细节,部分医生也不提前告知,导致检查结果偏高或偏低。西安某三甲医院内分泌科医生举例:“曾遇到患者因检查前喝了果汁,空腹血糖值飙到9.5mmol/L,吓得以为得了糖尿病,复查后才知道是饮食影响,白担了好几天心。”
第三个要警惕的坑:违规收费、重复计费。此次严查发现,部分医院存在“拆分项目收费”“超标准收费”等问题。比如将“血糖检测”拆分为“采血费”和“检测费”重复收费,或把普通血糖检查包装成“精准血糖分析”,收费标准翻倍。按照国家医保政策,单次空腹血糖检查的医保报销后,个人自付部分通常不超过20元,若遇到收费明显偏高的情况,患者可要求医院出示详细收费明细,核实是否存在违规收费。
此次专项整治行动中,监管部门明确了血糖检查的3项核心规范:一是检查项目需“按需开具”,医生要结合患者年龄、症状、病史合理制定方案,严禁强制捆绑套餐;二是检查前必须书面或口头告知患者注意事项,确保检测结果准确;三是收费严格执行医保目录标准,严禁拆分项目、重复计费或超标准收费。对违规医院,除经济处罚外,还将纳入医保定点单位年度考核,考核不合格的将影响其医保报销资格。
为方便患者维权,各地医保部门开通了便民查询和投诉渠道。患者可通过当地医保局官网、政务服务APP,查询血糖检查相关项目的收费标准和医保报销比例;若遇到过度检查、乱收费等情况,可直接拨打12345政务服务热线或12393医保服务热线投诉举报,监管部门会在规定时限内核查处理并反馈结果。
你在做血糖检查时,遇到过不必要的项目推荐或不合理收费吗?对规范医疗检查还有哪些实用建议?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