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东的清晨,被一场淅淅沥沥的雨唤醒。雨丝细密如织,为这场浸润历史与人文的旅程,铺垫了一层静谧的追古底色。
![]()
![]()
走进周祖农耕文化展览馆,这里是华夏农耕文明的微观缩影,更是庆阳“农耕之源”的鲜活见证。馆内,一件件带着岁月斑驳的石犁、木耒、陶制农具整齐陈列,一幅幅还原先民刀耕火种、繁衍生息的壁画生动鲜活,从作物培育到农具演进,从节气认知到生活智慧,每一处细节都在诉说着周先祖不窋西徙庆阳、教民稼穑的千年往事,沉浸式触摸到农耕文明的厚重根基。
![]()
![]()
![]()
循着农耕文明的脉络,紧接着前往岐黄中医药文化馆。作为中医始祖岐伯的故里,庆阳承载着岐伯与黄帝论医著成的传奇。雨天的静谧与中医药文化的深邃相得益彰,馆内千名书法家的笔墨镌刻着“天人一体”的生命智慧;从岐黄论道的场景复原,到历代典籍的陈列、各类药材的实物展示,在氤氲的药香与雨气中感悟到,岐黄文化的核心,正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深刻洞察,是守护生命平衡的古老智慧。
![]()
![]()
![]()
![]()
![]()
![]()
![]()
离开岐黄中医药文化馆,驱车前往周祖陵景区。登顶至周祖大殿前,没有登山的疲惫,有一份“直达文明源头”的震撼。大殿古朴庄重,飞檐上的水珠顺着瓦当滴落,叮咚作响,仿佛在与三千年的农耕岁月隔空对话。站在大殿前,瞬间读懂了周先祖选择这片土地开创农耕文明的缘由——这里既有天地的壮阔,更有滋养万物的温润,“华夏农耕文明发祥地”的底色在此刻愈发清晰。
![]()
![]()
![]()
![]()
![]()
随后,就近前往岐伯温泉度假区,雨天的度假区雅致静谧,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药香与草木清香。步入度假区内的养生馆,一杯温热的养生茶已静静等候,入口甘醇温润,暖意顺着喉咙蔓延至全身,瞬间驱散了雨天的微凉,传统药材的温润与现代科技的精准碰撞,让岐黄文化从古籍走进了生活。
![]()
![]()
![]()
![]()
正午的脚步悄然临近,雨也彻底停了。循着香气走进陇原金杆丈手工面馆。一碗热气腾腾的手工面端上桌,面条筋道爽滑,汤汁醇厚香浓,配上地道的小菜,一口下去满是陇原大地的烟火滋味。这朴实的美味,恰是农耕文明的鲜活延续——周先祖培育的五谷,如今化作餐桌上的佳肴,三千年时光流转,庆阳人始终守护着食物最本真的味道,也传承着“民以食为天”的生存哲学。
![]()
![]()
![]()
午后的阳光澄澈透亮,走进庆阳博物馆。馆内藏品丰富多样,从仰韶文化的彩陶、商周的青铜器,到秦汉的玉器、宋金的瓷器,再到近现代的民俗文物,每一件都是庆阳历史的见证者。漫步展厅,仿佛穿越千年时光,清晰地触摸到庆阳从农耕之源到现代新城的发展脉络,感受着这座城市“传统与现代共生”的独特魅力。
![]()
![]()
![]()
![]()
![]()
![]()
夜幕降临,陇东的夜空褪去白日的喧嚣,庆阳大剧院内却灯火璀璨、暖意融融。有幸见证了跟着艺术游甘肃系列活动的重要一站——《南梁组歌》音乐会首演,这场演出,为我们的庆阳之行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更开启了一次深刻的精神寻根之旅。随着序曲奏响,悠扬的旋律与厚重的历史气息瞬间铺满整个剧场。
![]()
![]()
舞台上,演员们的表演真挚动人,歌声时而高亢激昂,时而婉转深情;舞台下,观众们屏息聆听,不时响起雷鸣般的掌声,许多人眼中泛起泪光。这场音乐会,不仅是一场视听盛宴,更是一次与历史的深情。在旋律的浸润中,我深刻理解到,庆阳的文明根魂,不仅有三千年农耕文明的厚重、岐黄文化的深邃,更有炽热与坚韧,这些文化基因交织共生,共同铸就了这座城市独一无二的精神底色。
![]()
这场旅程,从农耕博物馆的微观溯源,到岐黄馆的智慧探寻,再到周祖陵的宏观远眺,到手工面的烟火治愈,最后以《南梁组歌》音乐会的精神洗礼收尾,每一站都层层递进,让我深刻读懂了庆阳文明的根与魂。所谓文明的传承,从来都是与天地相拥、与时光同行,庆阳的美,藏在厚重的历史里,藏在鲜活的生活里,更藏在每一个值得细细品味的瞬间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