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登・费舍尔去年从惠灵顿搬到悉尼,这一步走对了。
在新西兰的时候,他连买groceries都得分期,每周吃饭的钱要花掉工资的一半;到了澳大利亚,这笔钱直接砍到四分之一。
![]()
24岁的小伙子,以前在书店上班,总觉得看不到头,现在终于说“能看到经济稳定的路子了”,在惠灵顿的时候,想都不敢想。
本来想只说海登一个人的事儿,但后来发现这样太片面了,新西兰最近搬走的人真不少。
统计局给的临时数据挺显眼:到2025年8月的这一年,有7.39万新西兰公民离开,比之前的历史纪录还多了600人。
而且这些人里,一半还多都选了澳大利亚,2024年一年,新西兰往澳洲走的比回来的多了3万,这是十多年来最多的一次。
![]()
这么多人集体“搬家”,肯定不是偶然,背后都是实打实的日子要过。
普通人的选择,从“分期买杂货”到时薪翻倍
22岁的吉纳维芙・富尔顿也是去年1月搬去墨尔本的,她的经历跟海登有点像,但更偏向年轻人的职业追求。
之前在惠灵顿打零工,每小时能拿22.7新西兰元,换成澳元差不多19块多;到了澳洲,周末上班的时薪直接翻了一倍还多。
这笔钱的差距带来的改变很实在,她现在能少做点餐饮的活,腾出时间搞自己喜欢的插画。
![]()
要是在新西兰,估计没这个精力,毕竟得先顾着吃饭。
她还说,惠灵顿现在看着空荡荡的,跟小时候记忆里不一样,身边朋友找工作都难。
她哥是焊工,早两年就去了墨尔本,说那边工作多,挣得还特别多。
萨摩亚传统纹身大师泰拉・瓦埃奥,今年1月从奥克兰搬到了黄金海岸。
本来两年前问她会不会去澳洲,她肯定说“不”,但奥克兰这两年变得太快,已经不是她记得的样子了。
她去澳洲主要是跟家人团聚,家里人早就定居在那儿了。
![]()
她还说,想回新西兰基本不可能,除非姐妹、侄辈、爸妈都一起搬回来,但奥克兰现在的生活成本和住房问题,根本扛不住。
住房这事儿真的能戳中很多人,要是连个安稳的家都难有,谁愿意一直待着?
这些普通人的选择,其实都绕不开“现实”两个字。
海登要摆脱分期买杂货的日子,吉纳维芙想搞自己的插画,泰拉想跟家人安稳过日子,而澳大利亚刚好能给他们这些。
换做谁,面对能让日子变好的机会,估计都很难拒绝。
![]()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是为了眼前的收入。
25岁的安迪・费奇尼从克赖斯特彻奇搬到悉尼,就是为了参加一个毕业生项目。
他说选澳洲纯粹是看机会,那边能做的事更多。
而且像他这样不想短期内回新西兰的人不少,安迪说“除非有特别好的工作机会,或者家里出大事”,不然不打算回去,毕竟新西兰总共才550万人口,机会跟澳洲比差不少。
吉纳维芙在澳洲认识的新西兰朋友,也都打算长期待着,她有句话说得挺实在:“新西兰风景是好,mountains特别壮丽,但再好看也不能帮你交房租、付账单啊。”
![]()
这句话虽然直白,但戳中了很多人的处境,日子要过下去,得靠实在的保障,不是靠风景。
新澳两边的账,一边缺人,一边留不住人
这么多新西兰人往澳洲跑,不光是自己过得好点,对澳洲和新西兰两边的影响也不一样。
先说说澳大利亚这边,他们其实挺需要这些新西兰人的。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盖姆伦教授说,新西兰人现在是医疗、建筑、酒店服务这些行业“灵活的劳动力来源”。
![]()
这些行业在澳洲一直缺人,新西兰人来了正好补上。
而且盖姆伦还提到,新西兰人交的税比用的公共福利多,对澳洲财政来说是正贡献,不是来“占便宜”的。
比如昆士兰、西澳那些地方,有些新西兰人去了偏远地区挖矿,正好补上当地资源产业的人手缺口。
还有数据说,80%的新西兰侨民住在澳洲的大城市,像布里斯班、黄金海岸、墨尔本、悉尼这几个地方,就占了三分之一还多。
这么看,新西兰人在澳洲的分布还挺贴合当地需求的,大城市补服务、建筑的缺,偏远地区补资源产业的缺。
![]()
再看新西兰这边,他们肯定担心人才跑了。
毕竟年轻人和有技能的人走了,本土行业可能更缺人,比如医疗、教育这些需要专业人才的领域。
长期这么下去,本土的行业发展可能会受影响,毕竟没人干活可不行。
但盖姆伦教授有个不一样的看法,他说这不算单纯的“人才流失”,更像“人才交换”。
新西兰在海外有这么多高技能的侨民,反而能在国际上帮着发声,影响力比自己国家的体量还大。
![]()
这个角度还挺新鲜的,不只是盯着“失去”的,也看到“得到”的潜在机会。
比如这些侨民以后要是跟新西兰有商业合作、文化交流,说不定能带来新的可能。
不过话说回来,潜在机会再多,也不能解决当下“留不住人”的问题。
新西兰要是想改变这个情况,得从根上入手,比如怎么把工资提上去,跟澳洲的差距缩小点;怎么把住房成本压下来,让普通人能住上安稳的房子;怎么多创造点好机会,让年轻人不用去澳洲也能实现自己的想法。
要是这些问题解决不了,估计还会有不少人选择跨过大海,去澳洲找更稳的日子。
![]()
毕竟过日子,还是得实在点,风景再美,也不如手里有钱、有安稳的家来得重要。
说到底,新西兰这次这么多人搬去澳洲,核心还是经济上的差距,工资差得多、生活成本高、机会还少。
澳洲那边缺人,正好接住了这些想过好点的新西兰人;新西兰这边要是想留住人,就得拿出实在的办法。
不然的话,这场“离境潮”可能还会持续下去,毕竟没人愿意在一个看不到希望的地方一直耗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