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女士是山东烟台市某区卫生局的一名干部。在同事们眼中,她做事干练果断,每天忙于报表审核、会议协调和基层调研,高强度的工作节奏已经成为生活常态,连关注自己身体健康的时间都被压缩得所剩无几。
2023年11月,单位组织体检时,辛女士被查出患有乳腺结节。医生叮嘱她"定期复查就好"。当时的她正忙于手头的重点项目,心里想着"结节而已,很多人都有",就把复查的事情暂时搁置,没有太放在心上。
![]()
直到2024年2月,家里的一场变故彻底打乱了她的生活——母亲郑阿姨被确诊为乳腺癌。这个消息像一块巨石压在辛女士心头,一向冷静的她也不禁慌了神。在四处打听治疗方案时,一位当地康复的亲戚提到了"袁氏三联平衡疗法"。通过咨询郑州的同事,她了解到该疗法是郑州市代表性中医学术流派之一,有着200多年的历史,其代表性传承人袁希福老中医专攻肿瘤治疗40多年,累计诊治过30多万肿瘤患者,在当地口碑很好。更重要的是,2024年"袁氏中医肿瘤疗法"被列入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既然是官方认可,又有这么多年的经验,还有亲戚推荐,肯定能帮到我母亲。"辛女士心里盘算着,没有过多犹豫,立即带着母亲从山东赶往郑州,求诊于国家非遗"袁氏中医肿瘤疗法"第八代传承人、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的袁希福老中医。
![]()
看着母亲的身体状况逐渐好转,辛女士的心情也慢慢放松下来。但当地医生无意间的一句话让她猛然惊醒:"很多乳腺癌在发病前,其实就是乳腺结节慢慢演变而来的。"
联想到自己之前查出的结节,她再也不敢掉以轻心。在母亲的反复催促下,2024年4月,辛女士再次去医院复查,结果显示左乳结节较2023年11月时有所发展,考虑为4A类,医生建议两个月后再复查观察情况。
![]()
这个检查结果让辛女士心里一紧,她立刻想到了袁希福老中医,当天就动身赶往郑州求诊。见到袁希福老中医时,辛女士忍不住倾诉了自己的身体不适:左乳时不时会刺痛,连带着同侧的肩背也胀疼,尤其是肩胛骨的位置,一紧张疼得更明显;这段时间因为母亲的病,压力特别大,脾气也变得急躁,稍微动一动就满身汗,整个人没力气,汗一流完头和后背就发凉;有时候还会心慌,吃饭只敢吃热乎的、软和的;晚上睡不好,梦多还老早醒,大便也黏糊糊的不舒服;连双膝关节都总觉得发冷。
袁希福老中医耐心听着她的讲述,随后仔细查看了她的舌苔——舌淡胖,苔薄白,舌尖前半部分几乎没苔,舌下的脉络瘀滞明显;又为她把了脉——脉象细弱。结合这些症状和体征,袁希福老中医按照"三联平衡疗法"的思路,为辛女士辨证开方,从调理身体的根本入手,同时改善这些不适症状。
2024年6月5日,辛女士按时复诊,一见到袁希福老中医就忍不住笑着说:"复查结果稳定了!而且我感觉身体状态好多了,以前老觉得心脏不舒服,心慌慌的,现在好多了!"从那以后,辛女士一直坚持按方服药,不再像以前那样忽视自己的身体状况。
![]()
2024年8月,复查乳腺B超显示基本恢复正常。
原本值得庆贺的事情,辛女士却开心不起来——原来不久前,她的一位朋友突发心梗去世,这件事让她心里一直揪着,压力又大了起来。袁希福老中医听后,没有急着开方,而是先轻声安抚她的情绪,跟她聊起如何调整心态,叮嘱她别被负面情绪影响了身体,等她情绪渐渐平复下来,才根据她当下的状态调整了药方。
2025年3月20日,辛女士复查乳腺B超基本正常,仅提示:双乳不匀质回声。
复查结果让辛女士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但朋友的突然离世还是在她心里留下了阴影。她开始更加注重自己的身心健康,不仅严格按照袁希福老中医的药方持续调理,还尝试着调整工作和生活的节奏。每天下班后,她会抽出半小时去公园散步,呼吸新鲜空气,放松紧绷的神经。周末也不再总是加班,而是尽量安排一些轻松的活动,比如和家人一起爬山、看电影,或者只是静静地在家看书。
在饮食上,辛女士也格外注意,尽量选择清淡、营养的食物,避免辛辣、油腻的刺激。这些看似微小的改变,让辛女士的身体状态越来越好,精神也更加饱满。
随着时间的推移,辛女士逐渐从朋友离世的阴影中走了出来。她深深明白,生命虽然脆弱,但也是顽强的,重要的是要用心去呵护。她的经历提醒着我们,在忙碌的工作和生活中,不要忽视身体的警示信号,及时调理和预防,才能守护好自己的健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