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谁也没想到,超强台风海鸥,不仅洗劫了菲律宾,更撤下了马科斯政府的遮羞布。
![]()
2025年11月6日,菲律宾总统马科斯通过国家电视台发表紧急讲话,宣布全国进入灾难状态。这一决定的背后,是台风"海鸥"肆虐后的惨烈景象。
截至当天上午,这场台风已造成114人死亡、127人失踪,超过195万民众受灾,56万人被迫逃离家园,涌入临时安置中心。
从宿务省被洪水卷走的集装箱卡车,到巴拉望省坍塌的居民楼,这场天灾正以惊人的破坏力撕裂这个群岛国家。
![]()
但当我们拨开灾难的表象,会发现比台风更可怕的,是潜藏在防洪工程背后的腐败黑洞,是政府救灾体系的全面失灵。今天,我们就从灾情实况、人祸根源和腐败黑幕三个维度,揭开菲律宾灾难困局的真相。
2025年11月4日凌晨2时,台风海鸥以每小时120公里的持续风速,在菲律宾南莱特省首次登陆。这场被菲律宾气象部门定义为"世纪级别"的台风,自东向西横扫中部地区,给多个省份带来毁灭性打击。
南莱特省和宿务省在24小时内的降雨量,竟超过当地平时整个月份的总降雨量,相当于三天内倾泻了往年半年的雨水。
![]()
宿务省成为受灾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当地居民在社交媒体发布的视频显示,洪水在两小时内迅速漫至二楼窗台,来不及撤离的民众只能砸碎屋顶瓦片逃生。宿务市政府通报,仅该省就有49人死亡,大量房屋被冲毁,包括医院、学校在内的23处公共设施受损严重。
全国范围内,灾难的影响仍在持续发酵。截至11月6日,已有115处发生洪水灾情,1200余处房屋受损,75处公共设施遭到破坏。
为应对灾情,全国680个市镇宣布停课,468个市镇停止办公,但在许多重灾区,救援物资的抵达速度远跟不上民众的需求。
![]()
更恼火的是失踪人员的搜救工作。由于部分地区道路和桥梁损毁严重,救援队伍难以进入。菲律宾国家减灾委表示,目前仍有127人处于失踪状态,其中大部分是在台风引发的山体滑坡中被掩埋。
面对这场百年不遇的天灾,菲律宾政府的应对能力遭受舆论的猛烈抨击。许多民众和媒体指出,此次灾难造成的惨重损失,不仅是台风威力过大,更是政府救灾不力和防灾工程形同虚设的结果。一半是天灾,一半是人祸。
台风登陆后的黄金72小时救援期,面对灾难来袭,菲律宾政府的表现却堪称"灾难"。
![]()
首先是预警信息传递不畅,尽管气象部门提前发布了台风预警,但在许多偏远地区,预警信息未能及时传达给村民。
其次是救援响应迟缓。台风登陆后,民众更多是只能依靠民间组织。和社交媒体自发组织的救援队伍脱险。
最后是安置工作的混乱无序。许多临时安置中心缺乏基本的卫生设施和医疗保障,导致流感等传染病开始蔓延。许多灾民们逃离了洪水,却陷入了另一个地狱。"
![]()
如果说救灾不力是灾难的"催化剂",那么防灾工程的彻底失败则是这场悲剧的"定时炸弹"。
作为世界上最易遭受自然灾害的国家之一,菲律宾每年平均要遭遇20次热带风暴侵袭。为应对洪水威胁,马科斯政府自2022年7月至2025年5月,投入约5450亿比索推进9855个防洪项目。然而,当台风"海鸥"来袭时,这些花费巨资打造的防洪设施却集体"失声"。
在布拉干省,一处耗资7700万比索的防洪项目本应在2023年7月完工,但台风过后,当地居民发现这里根本没有任何防洪设施,居民区依旧被洪水淹没。
![]()
更讽刺的是,马科斯总统在视察另一处拨款5500万比索的防洪工程时,发现该工程竟然从未开工,现场只有一片荒地。这样的"幽灵工程"在菲律宾并非个例,调查显示,在9855个防洪项目中,约三分之二缺乏关键建设细节,部分项目甚至由没有办公地址、没有员工的"幽灵公司"承接。
而那些"有幸"建成的防洪设施,也大多是偷工减料的"豆腐渣工程"。在黎牙实比市,一段新建的防洪墙在洪水冲击下不到两小时就轰然倒塌,露出里面本应使用钢筋却被换成竹竿的"秘密"。
这些不合格的防洪工程不仅未能保护民众安全,反而加剧了灾难的破坏力。当民众以为防洪墙能保护他们时,这些劣质工程的坍塌反而造成了更多伤亡。
![]()
事实上关于救灾不力这个问题,并不能全怪在菲律宾政府身上。毕竟菲律宾的国力也就那样,面对海鸥超强台风属实是有些吃力。但是在防灾工厂上偷工减料,那就实在是没得洗了。这不是天灾,而是谋杀!"
防灾工程的全面溃败,背后是一场震惊全国的腐败丑闻。这场闹剧的曝光,源于两名承包商的"炫富"行为。2025年7月,建筑承包商萨拉·迪斯卡亚和太平洋·迪斯卡亚在社交媒体上炫耀从政府合同中获利购置的28辆豪华汽车,引发民众强烈愤慨。
随着舆论发酵,一场涉及5450亿比索的防洪工程腐败案逐渐浮出水面。
调查显示,自马科斯上台以来,菲律宾15家承包商承接了约20%的防洪项目,其中萨拉·迪斯卡亚和丈夫控制的9家建筑公司通过互相竞标政府项目,垄断了大量工程合约。
![]()
更严重的是,这些承包商与政界高层存在着密切的利益往来。菲律宾参议院议长埃斯库德罗在听证会上承认,在2022年选举期间,一家获得防洪工程合同的承包商向他捐款3000万比索。而众议院议长罗穆亚尔德斯则被曝出涉嫌从防洪项目中收取10%的回扣,涉案金额高达数亿比索。
这种"政客提供项目,承包商回报政治献金"的模式,使得大量不合格的企业能够轻松获取防洪工程合约。
腐败的滋生,离不开监管体系的全面失灵。菲律宾审计委员会的报告显示,在9855个防洪项目中,超过60%没有经过正规的验收程序,部分项目甚至连设计图纸都不存在。菲律宾公共工程与公路部作为项目主管部门,不仅没有履行监管职责,反而成为腐败的"保护伞"。2025年8月31日,该部部长曼努埃尔·博诺安因涉嫌纵容工程腐败被迫辞职。
![]()
腐败造成的经济损失触目惊心。据菲律宾政府估算,过去两年间,该国经济因防洪项目腐败损失高达1185亿比索。而这些被侵吞的资金,本可以建设更多高质量的防洪设施,拯救更多生命。
面对民众的愤怒和国际社会的质疑,马科斯政府不得不采取应对措施,下令对防洪工程腐败问题进行调查;目前已有超过十名政界人士被卷入丑闻,包括参议院议长埃斯库德罗和众议院议长罗穆亚尔德斯在内的多名高官被迫辞职或被解职,央行也冻结了15家涉案公司的资产。
然而,这些举措并未平息民愤。9月21日,马尼拉及多个城市爆发超过10万人参与的抗议示威,民众要求彻底清查腐败,追究相关人员的刑事责任。
![]()
台风"海鸥"已经离去,但它留下的创伤却难以愈合。114条逝去的生命,195万受灾民众,不仅是天灾肆虐的结果,更是腐败与失职的代价。当5450亿比索的防洪预算变成政客口袋里的钞票,变成承包商车库里的豪车,那些本应保护民众的防洪墙,最终变成了吞噬生命的陷阱。
对于马科斯政府而言,宣布全国进入灾难状态只是第一步,如何重建民众的信任,如何彻底清除防洪工程中的腐败,如何建立有效的防灾救灾体系,才是更艰巨的任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