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大医院的专家当年亲口告诉我,我得这个病,在他们那没人能活过两年。可我那时候就一个念头:我得撑到我儿子高考结束,无论如何,得看到孩子考上大学……”
![]()
说这话的徐大哥,今年55岁。2019年,他被确诊为右肺上叶支气管小细胞肺癌,如今已经健康地走过了6个年头。
一切始于一场看似普通的着凉。2019年9月,徐大哥晚上着凉后开始干咳,以为是感冒,吃了点药就没在意。可这一咳就是一两个月,不但没停,反而越来越厉害。感觉到不对劲,他赶紧去了包头当地的医院检查。CT结果出来,医生指着片子上“右上纵膈占位”的阴影,沉重地告诉他,怀疑是恶性肿瘤,并且因为位置关系,支气管镜检查难度大,建议他们立刻去北京的大医院。
11月27日,夫妻俩怀着忐忑的心情来到了北京301医院。在等待最终结果的日子里,徐大哥的脸和脖子突然肿了起来,不祥的预感笼罩着这个家。12月6日,病理诊断报告出来了:(右上肺叶支气管)小细胞肺癌。
“后来我老婆才告诉我,主治医生当时跟她说,我可能只有三个月的生存期,而且这个病在301,就没有活过两年的。”徐大哥回忆道。
这句话,像一块巨石压在了妻子心上。当时,他们的儿子正在读高三,处在高考冲刺最关键的时候。“我当时脑子嗡的一下,什么都想不了,就一个想法:他必须撑到孩子高考结束。哪怕……哪怕就在考完那天倒下,也不能让孩子在考前受影响。”时隔多年,妻子提起当时的情景,眼眶依旧会红。
带着这个最简单也最沉重的心愿,他们回到内蒙古,立刻开始了第一次化疗。好在,小细胞肺癌对化疗比较敏感,一个疗程后,徐大哥的咳嗽明显减轻了。但“三个月”的判决像一把悬在头顶的剑,让这个家喘不过气。
![]()
眼看着时间一天天过去,徐大哥的身体在化疗的副作用下越来越虚弱,妻子心急如焚。她开始没日没夜地在网上查资料,寻找任何一点关于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信息和生存案例,不放过任何一丝希望。
就在几乎要绝望的时候,她偶然在网上了解到一位名叫车平安的病友。
【车平安,2011年确诊小细胞肺癌,康复至今已15年】公开的资料显示,车老师在2011年确诊后,经历了化疗,出现了严重的骨髓抑制,身体极度虚弱,连饭都吃不下,医生不得不中止了化疗。当时,因为亲姐姐也曾患肺癌且很快过世,车老师自己也陷入了绝望。后来,在一位当医生的表姐推荐下,他找到了郑州的袁希福老中医。从2011年7月开始用药后,他的体力慢慢恢复,血象指标也逐渐回升,肿瘤标志物随之下降。令人称奇的是,到了2015、2016年,袁希福老中医还曾两次亲自去开封探望他,见他身体硬朗。如今,车老师已经85岁高龄,病情依然稳定。
![]()
“说实话,那时候谁信中医能看肿瘤啊?我反正是不信的。”徐大哥坦言,“但当我真的联系上车老师,听到他的情况,发现我们俩都是被‘判了死刑’的人,看到他恢复得那么好,我心里就想,我必须去试试!”
2019年12月27日,夫妻俩踏上了开往河南郑州的火车,找到了车平安曾经求诊的袁希福院长。
“第一次见袁院长,他给我的建议是中西医结合。他说小细胞肺癌对化疗敏感,不能停,用中药配合着,目的是帮我稳住身体,减轻化疗的反应,争取更好的效果。”徐大哥回忆道。
然而,事情并非一帆风顺。“刚开始喝中药那会儿,我真没觉得有什么特别明显的感觉,身体好像没啥变化。”他笑了笑,“但等到开始第二次化疗,差别就出来了。同病房的病友们化疗后吐得昏天黑地,根本吃不下东西,我却没什么呕吐的感觉,化疗结束到点就饿,能吃能喝。”
这个变化给了全家人巨大的信心。2020年2月,徐大哥回医院复查,CT显示他肺部的病灶比之前缩小了!他不仅稳稳地度过了专家预言的“三个月生存期”,病情还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2020年9月,那个曾让他拼尽全力只想“撑到高考结束”的儿子,如愿考上了北京的大学。徐大哥亲自送儿子去学校报到,亲眼见证了这曾经遥不可及的一幕。那一刻,他心中百感交集。
2021年3月,徐大哥的身体各项指标均已恢复正常。同年6月,他重新回到了工作岗位,像生病前一样,每天正常上下班。此后,他坚持在春秋两季巩固服用中药,身体状态一直保持得非常好。
![]()
2024年7月11日,抗癌成功满5年的徐大哥和妻子一起,站上了“袁希福老中医与他的千例癌症康复患者——2024龙年中国行”北京站的公益分享会上。面对台下众多仍在奋战的病友和家属,他平静而真诚地分享着自己从“三个月”的绝望到重返正常生活的经历。“要不是我老婆当初没放弃,要不是中药帮我扛过了化疗最难的那一关,我可能真的看不到儿子上大学,也过不上现在这样的日子了。”他的话语里,充满了感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