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发声,呼吁美国恢复核武器试验。
这一表态迅速引发国际社会热议,专家们纷纷提出质疑。
他没说清到底要引爆核弹头,还是仅测试运载系统。
![]()
搞不清他是否真的清楚核试验背后的复杂原理,更没考虑过其他核国家可能的反应。
核试验的负面影响,马绍尔群岛的居民怕是最有体会。
这个由1200个岛屿和环礁组成的太平洋国家,曾是美国管理的联合国托管地。
从1946年到1958年,美国在这里引爆了67颗核弹。
![]()
这些爆炸的威力相当惊人,换算下来,相当于二十年间每天都有一颗广岛原子弹在当地引爆。
辐射带来的损害是毁灭性的。
原子遗产基金会援引美国政府报告称,马绍尔群岛北部环礁超半数癌症病例都与核试验相关。
![]()
这些核试验产生的放射性尘埃,被大气中的风带往全球各地。
据能源与环境研究所的报告,全球约有十万人因这些尘埃额外死于癌症。
远在斯里兰卡和墨西哥的部分区域,都检测到了放射性尘埃的聚集。
![]()
核试验留下的双重创伤,环境与文明难以修复
核辐射中的同位素会渗透人体,造成DNA突变。
这些同位素在环境中能留存数年,接触者可能患上肺癌、白血病、淋巴瘤等多种病症。
美国临床肿瘤学会杂志2024年的一篇论文,详细阐述了这一危害机制。
![]()
本来想简单概括这些病症,但后来发现每种病症背后,都是一个个破碎的家庭。
美国的核试验并不只在太平洋岛屿进行。
内华达试验场位于莫哈韦沙漠,1951年至1962年间,这里进行了100次大气层核试验。
之后还有828次地下试验,最后一次地下试验发生在1992年。
![]()
很多人觉得地下试验更安全,实则不然。
联合国1993年的一份报告显示,内华达州有32次地下试验发生了放射性尘埃泄漏。
这些泄漏的辐射,对美国各地的社区和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破坏。
美国科学家联盟核信息项目副主任马特・科尔达表示,不少受影响的社区至今仍在寻求赔偿。
![]()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特朗普提议恢复核试验,无疑会给这些社区带来新的伤害。
马绍尔群岛的核创伤至今没有愈合。
绿色和平组织今年3月到4月组织了一次航行,目的地就是马绍尔群岛。
船员们记录下当地现状,还采集了科学样本,这些样本将用于后续发布的报告。
![]()
埃内韦塔克环礁的鲁尼特岛上,有一座直径377英尺的混凝土建筑,被称为“圆顶”。
这座圆顶下方,埋藏着85000立方米的放射性废物。
这些废物是上世纪70年代清理岛屿时收集的,圆顶所在的陨石坑没有做衬砌处理。
绿色和平组织活动家肖恩・伯尼说,放射性物质不仅存在于陨石坑内,还扩散到了整个岛屿的土壤中。
![]()
鲁尼特岛因此成为世界上放射性最强的区域之一,永远无法居住。
气候变化让这一情况雪上加霜。
海平面上升不断威胁着圆顶的结构安全,没人能确定放射性废物一旦泄漏,会造成多大范围的污染。
活动家阿尔森・凯伦曾说,这个圆顶是核时代与气候变化时代的连接点。如此看来,核试验的危害不仅跨越时空,还会与其他全球危机相互叠加。
![]()
禁试条约下的脆弱平衡,重启试验恐打破平静
比基尼环礁是美国规模最大的核武器试验地。
1946年,这里有167位居民。
美国海军军官劝说他们离开家园,称完善原子武器能防止未来战争,他们是“天选之民”。
![]()
居民们听从劝说离开了,可他们没能等到重返家园的那一天。
1969年,居民们曾被允许返回。
但很快,与辐射相关的疾病开始在人群中出现。
1978年,这座岛屿再次被关闭,如今只剩下少数看守人员。
![]()
大多数比基尼环礁的新一代居民,从来没有见过自己的故土。
龙格拉普环礁距离比基尼环礁约200公里,受到了“城堡行动”核试验产生的火山灰覆盖。
这种火山灰被称为“比基尼雪”,对当地居民造成了严重伤害。
国际废除核武器运动2024年的报告显示,火山灰灼伤了人们的皮肤和眼睛,急性放射病的症状很快出现。
![]()
更让人痛心的是,核试验的负面影响持续了数十年。
马绍尔群岛的妇女生下严重畸形婴儿的比例异常高,很多婴儿出生后活不过几天。
有些婴儿皮肤透明,没有明显骨骼,被当地人称为“水母宝宝”。
1985年,在绿色和平组织的帮助下,龙格拉普环礁的居民撤离,重新安置在夸贾林环礁的两个岛屿上。
![]()
这些新的居住地,距离美国军方的罗纳德・里根弹道导弹防御试验场只有几英里。
该试验场据称支持核导弹试验及拦截工作。
这些居民刚逃离核试验的阴影,又生活在与核相关的设施附近,这种处境实在令人唏嘘。
除了美国,法国也曾在南太平洋进行核试验。
![]()
从1966年到1996年,法国进行了193次核试验。
法国调查新闻网站Disclose等机构2021年的报告显示,约11万人因这些试验患上辐射病。
白血病、乳腺癌、胃癌等疾病,成为当地居民挥之不去的噩梦。
![]()
1996年1月27日,法国进行了最后一次核试验。
国际社会的大规模抗议和对法国商品的抵制随之而来。
第二天,时任法国总统雅克・希拉克宣布,法国将不再进行核武器试验。
1996年7月底,中国在罗布泊核试验场进行了最后一次核试验,这也是主要核大国的最后一次核试验。
![]()
1996年9月,《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开放签署。
条约规定,缔约国不得进行任何核武器试验爆炸或其他核爆炸。
美国、俄罗斯和中国迅速签署了协议,但至今尚未批准。
尽管条约需要九个国家批准才能生效,无法强制执行,但这三个大国一直遵守着条约的精神。
![]()
自1996年以来,全球已知的核试验只有三次。
印度和巴基斯坦在1998年各进行了两次,朝鲜在2006年至2017年间进行了六次。
这三个国家均未签署《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
特朗普呼吁美国重新开始核试验,这一提议引发了人们对新一轮核军备竞赛的担忧。
![]()
反核组织“犁头”发表声明称,这是一个危险的时刻,美国总统的声明鲁莽、不必要且危险。
核试验的危害已经被历史反复证明,钚-239的半衰期长达24110年,其带来的影响会跨越无数代人。
马绍尔群岛极不可能再次发生核爆炸,但这里永远是核武器影响的见证者。
![]()
全球核不扩散与禁试的共识,是无数人用血泪换来的。
重启核试验绝非明智之举,它不仅会带来直接的人员伤亡和环境破坏,还会打破全球战略平衡。
毫无疑问,在核威胁面前,没有任何国家能独善其身。
![]()
坚守《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的精神,推动条约早日生效,才是维护全球和平与安全的正确路径。
历史的教训不能忘记,核阴影下的悲剧更不能重演。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