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阪世博会中国馆 房雪菲摄影
——中国馆竹简墙诗词考证
中文导报 笔会专栏
杂记帐 房雪霏
在历时6个月的2025年大阪世博会闭幕颁奖典礼上,中国馆荣获大型自建馆展示金奖,这是中国在海外参加综合类世博会首次获得金奖。据报道,展期中接待游客近200万人次,还有近百个国家地区数百名政要及知名人士入馆体验中国文化的多样魅力。计入接近200万人次的,其中有一人就是我。此外,还有一些日本游客抱着具体而明确目的,第二次、第三次甚至更多次前往。
近日,不觉间成了一位网名“水彩”的日本自媒体用户粉丝。到10月25日今天为止,水彩的X号总共发布4篇文章。
![]()
日本网友水彩的账号
世博会开幕一个多月后的5月31日,开设账号发出的第一篇文章是《万博 中国馆墙面的汉文》(日语:(万博)中国パビリオン壁面の漢文);9月11日,发布第二篇文章《万博 中国馆墙面的汉文》(完整版),将收集的诗词名句从76条增加到144条。9月28日,发布第三篇文章《万博中国馆的投影汉文》(投影诗词瀑布)。世博会闭幕后,又将第二篇“完整版”以“更新”方式将后续内容补全,计118项。
![]()
可见,这位博主是专为这届世博会开设了这个账号,并且只为介绍中国馆的竹简墙,严密地说是聚焦在以中国馆竹简墙上的汉字为核心元素这一中心主题上。博主通过自己拍摄的图片,将竹简上的所有文字逐条逐句归纳整理,按入馆参观行进方向排列,依次列出汉语原文,并加注出典、日语训读、释义。释义项注明资料来源,有的出自日文コトバンク,有的出自“百度百科”。仅材料引用出处就多达几十处。为了使读者对水彩体例有所了解,以第一条“上山若水”为例将原貌引用在这里:
▲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出典:『老子』/書き下し文:上善は水の若(ごと)し 水は善く万物を利して而も争わず/意味:最高の善は水のようなものである。万物に利益を与えながらも、他と争わず器に従って形を変え、自らは低い位置に身を置くという水の性質を、最高の善のたとえとしたことば。[コトバンク](据维基百科介绍,コトバンク是日本最为权威性的免费网络词典,收录词汇297万条,辞典146种。网友水彩加注体例说明:▲表示重复出现两次、★表示重复3次、◎表示重复4次。)
![]()
世博会期间,这位自称喜欢三国无双和中国历史却并非汉文专业人士的“水彩”,从想知道竹简墙上都写了些什么这一动机出发,用5个多月的时间,把展示在大阪世博的“中国金句”,当作堪称学术课题乃至考古勘测作业一般,进行了细致周密的考察、考证、考核。一边研读欣赏,一边发布分享。
面积3500平方米的中华竹简墙上,以金、篆、隶、行、楷五种字体,镌刻有119句汉字诗词名篇,这一规模宏大跨越悠久历史的诗意长廊,如同一本穿越三千年的巨型书卷,让每一位来到这里的游客,都不由自主地驻足仰视,欣赏品读。
网友水彩通过自己拍摄的墙面图片,整理出近200条词句,入口右侧第一句是老子的“上善若水”(《老子》);第二句“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礼记》);第三句“德不孤,必有邻”(《论语》);第四句“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礼记》);第五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易经》)……总共191句,去除重复使用部分,计118句,与中国官媒说的119句相差1句。第191最末句是张继的《枫桥夜泊》,释义参考引自《关西吟诗文化协会》,水彩的这份解读报告中,仅释义参考出处就有几十处之多。
石晓军翻译的《绚烂的世界帝国》(隋唐时代,日本,气贺泽保规著)第十章《唐诗》中写道:“白居易在生前已将自己作品汇编成《白氏文集》,该书经遣唐使等之手传入了平安时代的日本……在日本,白居易的诗歌有很大的影响,相对于盛唐时期具有个性的诗作而言,日本更喜欢中唐时期的诗歌。”1200多年后的今天,广受日本喜爱的白居易,带着平易明快的“几処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雍容优雅地高高吟唱在千百年来在岛国拥有文青粉丝无数的梦洲。
![]()
第三篇文章《万博中国馆的投影汉文》中,将循环出现的投影“诗词瀑布”上的馬・牛・羊・鹿・木・麦・禾・人・子・家・龍・雨・日・水・象・虎总计16字,从甲骨文、金文、篆文、隶书、楷书五种字形的介绍,到每个汉字的诗文典故逐一加附了原文及注释。
世博期间,也有不少日本网友发帖求教竹简墙上的汉字都是什么意思,马上就会得到热心网友的释疑答复。有一位母亲为了看主题电影《十二时辰》去了两次中国馆,看到片中介绍说寅时出生的人抱有的人生热情不会伴随成长而消失,对未来永远怀有信心,她非常高兴,因为她的孩子是凌晨寅时出生的。这让我想起刘晓峰《东亚的时间》中《中国古代岁时文化对日本的影响》章节的一些相关内容。
长达27000余字的解读报告的最后几行,是水彩的结语:意外的是居然有与《三国志》相关的内容,这或许是面向日本的一份小福利。篆字解读很开心,最近好像有了篆字识别AI。看到课堂曾经学过的和知道的诗句非常高兴。一走神不集中训读就弄不好。有的诗句在日语网页完全检索不到,或许在中国本土广为人知吧。
经粗略浏览,还有不少日本网友发布了一些相关文章,他们并不是学者专家,只是普通的文化爱好者。他们抄录诗句,探究释义,显示了对文字的尊敬,对诗意的体认以及对文明根源的共同回望。古代日本留学中国是最高的学问之旅。空海、最澄、阿倍仲麻吕等人带回的不仅有佛经,还有诗文之美感与上善若水之精神。水彩等日本网友对竹简汉文的关注,是这一长久传统的延续。在这里,借用收入《全唐诗》并以醒目大字刻写在醒目位置上的长屋王的“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半句来结束此短文,中国与日本,山川异域,汉字同源。
(2025年10月28日 京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