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浙江大学与四川大学先后宣布清退不合格外国留学生,并取消外国留学生专属优惠补贴,将资金转而投入国内贫困学生教育扶持的消息,赢得全网一片叫好。这两所高校的果断举措,不仅打破了长期以来的“特殊待遇”怪圈,更彰显了中国大学应有的教育公平底色,堪称高等教育回归本质的生动实践。
![]()
曾几何时,部分高校为追求国际化指标,给外国留学生开出诸多“超国民待遇”——较低的录取门槛、丰厚的补贴、宽松的考核标准,甚至出现“宽进宽出”的现象。这种失衡的政策,既让国内学生感到不公,也违背了教育的核心准则。教育的本质是因材施教、择优培育,无论国籍、肤色,都应遵循同一套公平的评价体系,这既是对知识的尊重,也是对所有学子的负责。
浙大与川大的做法,正是对这种不公的纠正。清退不合格留学生,是坚守“严进严出”的教育底线,不让学历沦为“一纸空文”;取消不合理优惠、补贴向国内贫困生倾斜,是把教育资源用在刀刃上,让每一分投入都能真正赋能成长。这种转变,体现了高校从“重数量”到“重质量”的理念升级,更回应了公众对教育公平的深切期盼。
有人说,这才是中国大学该有的样子。的确,真正的国际化,从来不是靠特殊待遇吸引生源,而是以过硬的教学质量、公平的育人环境赢得尊重。大学的风骨,在于不迎合、不盲从,始终坚守教育初心;高校的担当,在于兼顾社会效益与育人本质,让每个努力的学子都能获得平等的成长机会。
浙大与川大的“第一枪”,为国内高校树立了榜样。期待更多高校跟进,摒弃功利化的国际化思维,建立起一视同仁的评价与扶持体系。当教育回归公平公正的本质,当每一位学子都能在同一片蓝天下逐梦,中国的高等教育才能真正行稳致远,培养出更多栋梁之材。为浙大、川大点赞,更为这份坚守教育初心的担当点赞!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