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高考生及家长来说,如果能在最早的一批招生录取中就能上岸那是最好不过的机会,因为这个批次录取的学生100%是985高校,这就是强基计划招生。往年全国强基计划招生规模基本上维持在6000人左右,占985高校录取总人数的3%左右,但是近两年出现了大幅扩招趋势,比如上海交通大学往年招生计划规模在210人左右,2023年实际录取人数仅有207人,而到2024年录取人数大幅扩张到了295人,扩张幅度高达四成以上。
不过由于强基计划对五大学科竞赛二等奖及以上学生实施“破格入围”政策,而且这部分考生并不影响另一部分高考报名强基计划校测入围人数,所以不同年份实际录取人数变动可能会有点大。我们从上海交通大学公布的2025-2026年生源信息数据批披露的部分专业强基计划毕业生人数对比可以发现,譬如化学专业(强基计划)毕业生人数从2025年33人增加到2026年的37人,生物科学专业从24人增长到38人(含交叉学科毕业的6人),生物医学科学专业从15人增加到25人等等,我们可以发现不同年份同一专业人数的巨大差异。
![]()
当然,由于上海交通大学从未实际公布过2020-2022级强基计划实际录取人数,毕业生源信息也只有寥寥几个专业有所披露,我们无法获得学校最为精确的强基计划录取数或者毕业人数,于是我们只能通过首年(2020年)学校公布的招生计划210人来预估该计划本科毕业生的转段比例,近三届学生转段率约为62%-88%之间。
上海交通大学对于强基计划毕业生实际转段学生数据有着非常详细的披露,2020级新生(2024届毕业生)最终有130人转段成功,其中128人选择直博,仅2人选择硕士就读。转入硕士就读的学生均选择了学科教学(数学)专业;而选择直博的学生进入了23个专业,其中物理学专业22人、力学专业20人、化学18人、数学13人、基础医学12人五大基础专业人数为最多,另外生物学8人以及生物与医药、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均达到了5人及以上,还有选择进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电子信息等工科专业的学生。
对于强基计划学生来说,其培养的初衷是让其进入基础学科从事基础领域科研方面的工作,如果毕业转入非基础学科专业则有所偏离了,从上海交大首届毕业生转段情况来看,绝大部分依旧留存于基础学科专业领域,这是非常不错的成绩。从统计到的学生来看,有接近84%的毕业生继续就读基础学科专业。
![]()
学校并没有官方公布目前已经毕业的学生当年实际录取人数,但笔者从网络上了解到一则信息,该信息披露了2020年强基计划的实际录取情况,具体为“学校计划招生210人,实际录取了148人,后期补录37人,其后有10人退出,合计有175人。”该数据所披露的强基计划生源构成、录取规则、退出机制等均为该计划范围内的一部分,但由于不知其数据来源的准确性,笔者在此不做深入分析。
2021级学生(2025届毕业生)有137人成功转段,其中134人走的直博升学之路,仅3人选择读硕士。读硕士的学生均选择了学科教学专业,其中2人选数学、1人选化学专业;直博生走向了23个专业,其中物理学20人、化学19人、力学17人、基础医学14人、生物学13人位居前五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8人、数学7人也在5人以上,其余均少于5人。
2022级学生(2026届毕业生)有184人转段成功,其中181人直博、3人硕士(均为学科教学(数学)专业学生)。直博生选择了30个专业,其中物理学34人、生物学22人、力学19人、化学19人、基础医学17人、数学13人居前六位,另外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也在5人及以上。
![]()
从上海交通大学近三届强基计划毕业生转段情况来看,所有成功转段的毕业生几乎清一色地选择了直博,这对高考想报上海交大强基计划的考生及家长提了一个醒,要有奔直博而去的心理准备,那极个别选择硕士的毕业生都走的学科教学之路,这符合你的生涯规划预期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