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车友,大家 好!欢迎 收看用车指南,我是扳手哥。近日成都一男子将手机遗落在网约车上,因与司机发生口角,被司机找人将手机带到了300公里外康定的派出所,经过一番周折才终于拿到手机。
此事被媒体曝光后,一时引起不少关注和议论。据报道,司机已被平台处罚停岗培训三天,而平台后续也将加强对其他司机的教育与管理。有律师表示,司机的做法并不违法,但这种带有赌气性质的行为有违职业精神以及道德准则。
![]()
![]()
![]()
网约车乘客在车上遗落物品的事情经常发生,一般来说,只要乘客态度客气,愿意给点合理的跑腿费补偿时间成本,司机都乐意帮忙。可现实里,许多纠纷就时卡在“态度”和“补偿”这两件事上。
有的乘客觉得“你捡我东西还我是本分”,连句谢谢都没有,更别提跑腿费。有司机空车几十公里送还手机,结果乘客接过手机转身就走,追问一句补偿,反被怼“你还想讹钱”;还有人提前承诺给感谢费,拿到东西后就拉黑,把司机的时间和油费当空气,这不是“白嫖”是什么?更让人寒心的是那些态度恶劣的乘客,电话里气急败坏,满嘴命令,甚至张口就骂,怀疑司机想私吞,让司机平白蒙受屈辱和损失。
其实网约车司机也理解乘客丢东西的焦急,但司机的时间和劳动也需要尊重。《民法典》说有返还遗失物的义务,可没说司机要倒贴时间、油费甚至违章风险去当“活雷锋”。司乘之间权责是对等的:乘客有权要回自己的遗失物,但也该尊重司机的劳动,愿意支付合理补偿,拿出起码的礼貌。而平台也更该建立完善的机制,明确遗失物送还的补偿标准,而不是出了问题让司机和乘客陷入无休止的扯皮。
网约车司机不是没有情绪的工具人,怕的不是送还物品的麻烦,而是“好心没好报”的寒心;怕的不是合理沟通,而是不分青红皂白的指责。希望每一位乘客都能明白:一句真心实意的“谢谢”、一份合理的补偿,就能化解大部分矛盾;也希望舆论在批判司机行为的同时,能多看看背后那些被忽视的委屈。
大家对此怎么看?欢迎下方留言讨论!
还没加入我们的网约车司机
请直接扫下方二维码加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