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月 8日,《人民公安报》以《广元昭化:“蜀道绿盾”守好古道古城古树》为题,对 广元市公安局昭化区分局创新推行“蜀道绿盾”生态警务机制, 织就一张“共建共治共享的生态保护网” 进行专题报道。
![]()
原文如下:
嘉陵江畔,古柏青苍。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的金牛古蜀道上游人如织。蓊郁古柏林立两旁,柏林湖碧波荡漾,与不远处的古城、村落相映,勾勒出一幅山水人城和谐共生的千年青绿盛景。
昭化古称葭萌,是嘉陵江上游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也是国家森林城市。近年来,广元市公安局昭化区分局创新推行“蜀道绿盾”生态警务机制,系统守护古道、古城、古树与碧水青山,让“青绿”成为葭萌大地最美好的幸福底色。
靶向制定权责清单
![]()
翠云廊北至昭化,是金牛古蜀道上的古柏苍翠大道。昭化公安将警务职责精准嵌进当地独特的生态与文化基因,让“警察蓝”深度融入绿水青山。
“欢迎加入‘蜀道绿盾’卫士队伍。”10月27日,昭化区分局昭化派出所所长杜明武对新警任璇说,“34.95公里的金牛古蜀道,遍布488株千年古柏和多种珍稀动物,是我们巡护的重点。我们每周巡护不少于两次,既要查看古树生长情况,也要留意野生动物踪迹。”
沿着古道,杜明武边走边向任璇介绍:“旅游旺季时,我们更要加密巡护频次,严防火源进山,及时劝阻惊扰野生动物的不文明行为。”
在山水如画的昭化,民警既是蜀道古柏“守护人”,也是全年禁渔“监督员”,更是候鸟迁徙“巡护员”。今年以来,昭化公安已开展98次实地巡护,累计巡查里程近万公里。
建立生态联勤警务站
![]()
柏林湖国家湿地公园,是候鸟南迁途中的重要“加油站”和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拥有高等植物47科99种、脊椎动物涵盖鸟类44科152种。如何守护好这座“基因博物馆”?昭化公安深化“蜀道绿盾”生态警务机制,积极凝聚保护合力。
为破解执法力量薄弱、多头管理混乱等难题,昭化公安建立了生态联勤警务站,整合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农业农村等多部门力量,实行常态入驻、实体运行。每年3月至6月鱼类繁殖期、9月至11月候鸟南迁季,驻站部门启动高等级联合勤务,开展高频巡防、精准普法与靶向执法,共护生态秘境。
“科技是我们的‘硬靠山’。”广元市公安局昭化区分局卫子派出所所长、联勤警务站站长雷洪智说。今年8月23日,他在走访中发现早市有人售卖河鱼,迅速组织警力在重点区域蹲守。直到9月9日23时,警用无人机巡航岚桥附近时,突然发现两个移动“红点”。雷洪智立即指令地面警力,当场抓获嫌疑人。
织密生态保护网
![]()
“在古柏下堆放枯柴,存在火灾隐患啊……”今年4月14日,“蜀道绿盾”义警郭君在巡护时发现异常情况,便对牛头村村民王继明好言相劝,但其不以为然。杜明武随即和郭君再次上门,耐心讲解千年古柏的生态文化价值。
看到王继明幡然醒悟,杜明武适时发出邀请:“‘蜀道绿盾’义警正需要像你这样熟悉山路、有责任心的村民加入。”王继明不仅很快清理了柴堆,不久后还穿上了义警马甲。5月23日,王继明主动拨通派出所电话:“我的院子里飞来一只长嘴鸟,翅膀好像伤了,你们快来看看。”一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苍鹭,因此得到及时救治。从“旁观者”到“参与者”再到“守护者”,王继明的变身,正是昭化生态警务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写照。
如今,昭化已构建起公安专业力量、部门执法力量、基层治理力量“三支队伍”,依托治理协同、科技赋能、行刑衔接等六项机制,与古道考察队、蜀道徒步队等群防群治力量协同发力,共同织就一张共建共治共享的生态保护网。
编辑:张 亮 张舒雅
责编:聂琳根
审核:陶 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