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丽娟 张力洋 实习生邬晴
“我们的极寒测试业务主要集中在每年12月至次年1月,依托根河独一无二的冷资源,为各类工业品提供专业耐冷验证,测试结果能为产品优化升级提供可靠数据支撑。”在内蒙古根河市中国冷极工业品耐冷测试基地,根河敖鲁古雅民航机场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高福亭向记者介绍。
![]()
中国冷极工业品耐冷测试基地。人民网记者 富丽娟摄
根河市于2018年被国家气候中心授予“中国冷极”气候标志证书。这里历史极端最低气温达-58℃,年极寒日(日最低气温≤-40℃)最多达69天,最长连续极寒日为27天。冬季日照充足、风速适中,无需人工制冷即可形成稳定的极寒环境,既降低测试成本,又能精准模拟实际使用场景,堪称天然的极端环境测试实验室。
“挂斧停伐”后,根河市把培育替代产业作为重要突破口,其核心举措就是建设极寒测试基地:依托“中国冷极”独特禀赋,把天然冷资源升级为产业热引擎,盘活独特气候与空域资源,精准对接航空、航天、汽车、等装备制造的耐冷测试刚需,已集聚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中国船舶集团第708研究所、中汽研、“懂车帝”等科研机构与企业,完成飞行器低温起动、新能源车电池性能、船舶甲板机械抗冻等试验,累计飞行测试逾600小时,2022年飞行器测试已覆盖76个项目,采集参数近3000个。
![]()
中国冷极工业品耐冷测试基地内部场景。人民网记者 张力洋摄
同时为进一步释放冷资源价值,根河市以敖鲁古雅机场(全国首家A类通用航空试点机场)为核心载体完善极寒测试基地配套,通过专项债与自筹资金共投入4000万元完善配套:扩建7800平方米飞机库、在原有的基础上扩建建9700平方米停机坪、特种车辆车库及配套基础设施,整合2万平方米建设用地(含1万平方米研发场地),同步搭建新一代天气雷达系统提供精准气象服务,让天然冷资源得以充分转化为测试产业优势。
![]()
冬季的呼伦贝尔根河机场。人民网记者 张力洋摄
目前,基地已实现从冬季专属到全季测试的突破,未来将进一步拓展智能网联车等测试项目,持续推动“冷资源”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热动能”,打造国内领先的综合性极寒测试产业高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