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养老金领域的重要事项已提上日程 —— 养老金重算补发工作正陆续启动。截至目前,山东、广东等 23 个省份已正式公布 2025 年养老金计发基数,剩余 8 个省份也将加快推进基数公布工作。对于今年办理退休的部分人员而言,待正式基数落地后,养老金将迎来二次核算补发。那么,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补发金额,差距会达到 800 元吗?
![]()
随着养老金并轨过渡期的全面结束,当前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已执行统一的养老金计算标准,这一统一性同样体现在此次重算补发中:两者均以 2025 年最新养老金计发基数为依据,对前期按 2024 年基数预发的养老金差额,进行足额补发。
事实上,今年办理退休手续的人员本应领取足额养老金,但由于多数地区需到下半年才会公布当年计发基数,因此各地会先按上一年度2024 年基数临时核算发放。待 2025 年正式基数公布后,再统一完成二次核算与差额补发。
从核算规则来看,同等条件下企事业退休人员的补发逻辑并无差异,但实际补发金额仍可能存在差距 —— 核心原因在于事退人员通常具备更长的工龄尤其是视同缴费年限,且养老保险缴费水平相对更高,这一优势不仅体现在常规养老金计算中,也会直接反映在重算补发金额上。我们结合具体案例详细拆解:
![]()
假设两位退休人员均于 2025 年 2 月退休,所在地 2024 年养老金计发基数为 8200 元,2025 年计发基数提升至 8500 元11 月正式公布,补发周期为 9 个月:
企退人员:工龄 40 年视同缴费年限 10 年,缴费指数 0.8。基础养老金每月补发(8500-8200)×(1+0.8)/2×40×1%=108 元;过渡性养老金每月补发(8500-8200)×0.8×10×1.3%=31 元;合计月补发 139 元,9 个月累计补发 1251 元。
事退人员:工龄 40 年视同缴费年限 29.6 年,缴费指数 1.2。基础养老金每月补发(8500-8200)×(1+1.2)/2×40×1%=132 元;过渡性养老金每月补发(8500-8200)×1.2×29.6×1.2%=128 元;合计月补发 260 元,9 个月累计补发 2340 元。
两者累计补发差额达 1089 元,确实超过了 800 元。
![]()
综上,截至 11 月 8 日,23 个省份已公布 2025 年养老金计发基数,相关地区的重算补发工作将陆续落地,剩余省份也将加快推进。符合条件的退休人员,无论属于企业还是事业单位,均按统一标准核算补发,规则层面无差异。
从实际情况来看,事退人员因工龄更长、视同缴费年限更久、缴费指数更高等因素,补发金额大概率会更具优势,部分情况下与企退人员的差额超 800 元是完全可能的;但这并非绝对 —— 若企退人员退休时间更早、养老保险缴费水平较高,其补发金额也有可能反超事退人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