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589.8万人,
累计支付参保人
就医购药费用510余亿元,
全额资助70岁以上老人参保29.8万人、
新生儿参保6.8万人,
2024年全市次均住院费用
同比下降6.72%,
个人负担费用同比下降19.33%
一组组硬核数据,
勾勒出“十四五”期间
南昌医保改革的民生答卷。
“应保尽保”筑牢民生底线
![]()
医保从来不是可有可无的“附加项”,而是家庭抵御疾病风险的“安全阀”。全民医保,守护的是健康,温暖的是民心。推进全民参保,既体现了国家对公民健康权的重视与保护,更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支撑。
“十四五”期间,南昌市以持续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为抓手,通过稳步扩大参保覆盖、持续增强保障力度、不断完善制度体系,为市民构筑起一道坚实的健康 “安全网”。
“多亏了医保,让我有战胜病魔的勇气和信心!” 南昌县黄马乡居民许先生正是这一政策的受益者之一。原来,生活困难的许先生因生重病住院,医疗总费用高达25.64万元。医保部门通过监测发现他的困境后,及时协助许先生认定救助对象身份,最终通过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 “三道保障线”,为其报销了大部分医疗费用,个人仅负担不足4万元,极大减轻了他的家庭经济压力。
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南昌市基本医保参保人数已达589.8万人,其中职工医保参保156.0万人、居民医保参保 433.8万人,参保率稳定在95.1%,参保人数已连续四年保持增长态势。为实现“应保尽保”,全市全面落实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政策:对特困人员、孤儿给予全额参保资助,对低保对象、返贫致贫人口等困难群体给予定额资助,资助资金均从医疗救助资金中列支。全面实施70岁以上老人、新生儿、大学生资助参保政策,保障重点人群参加基本医疗保险。
在扩大参保覆盖的基础上,南昌市尤其注重对低收入群体的保障,通过数据比对、动态监测、逐个排查等方式核查低收入人口参保缴费状态,全市12.87万名低收入人口(含医疗救助对象、脱贫人口和防返贫监测对象)全部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与此同时,充分发挥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作用,持续强化“三道保障线”协同发力。“十四五”期间,全市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住院就医5.7万人次,发生医疗费用6.4亿元,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累计报销5.3亿元,住院医疗费用实际报销比例82.8%。针对高额医疗费用可能带来的返贫致贫风险,南昌市建立了月度监测机制:一旦发现脱贫人口累计自付费用超上年度全省农村可支配收入50%、城乡居民累计自付费用超上年度全省农村可支配收入的情况,及时将信息推送至农业农村和民政部门,协同开展风险处置与综合帮扶,从源头阻断“因病返贫”链条。
![]()
资料图
制度创新为医保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十四五” 期间,南昌市全面做实基本医保市级统筹,深入拓展基本医保覆盖,扎实完善大病保险政策,精准落实医疗救助,在全省率先推出普惠型商业保险,有序推进长期护理保险,持续构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让医疗保障网越织越密。
保障待遇持续加码
![]()
“每次去医院复查、治疗,都是一笔不小的开销,现在可好了,连胃肠镜检查都能报销了!”在医保服务大厅,工作人员告知克罗恩病患者秦先生,他患有的克罗恩病已被正式纳入医保慢性病报销范畴,可在医院申请门诊特殊慢性病病种待遇资格认定后,享受医保待遇。
克罗恩病等一批慢性疾病纳入医保慢性病报销清单,为广大患者送去福音。“十四五” 期间,南昌市持续优化医保待遇保障体系:职工医保门诊慢特病种从33种扩至40种,居民医保门诊慢特病种从30种扩至42种,多个病种报销限额同步提高,门诊慢特病待遇享受人数逐年递增,2024年统筹基金支出达17.2亿元,较上年增长30.0%。2024年将城乡居民在市属、市管三级定点医疗机构的住院及门诊慢特病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从60%提至70%,直接为群众减少个人支出8354万元。
为进一步减轻用药负担,“十四五” 期间,南昌常态化落实药品耗材集采中选结果85批次。2024年在全省率先以地市牵头组织药品市级联盟集采,氯化钠等注射液平均降幅达25.4%。同时推动集采药品进公立基层医疗机构、定点民营医疗机构、定点零售药店,目前全市2306家定点医药机构纳入集采“三进”范围,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买到物美价廉的集采药。
就医负担减轻的同时,医保服务便捷度持续升级。“以前忘带医保卡得来回折腾,现在手机绑定医保码,挂号、缴费、取药一步到位,太方便了!”在南昌市第一医院,刚用医保码完成门诊结算的刘女士,对数字医保服务赞不绝口。如今,医保码应用已覆盖全市医院、药店,“少跑腿、好办事” 成为常态。更有用药安全“双保险”——今年4月1日起,南昌要求定点零售药店销售医保药品时严格执行“无码不扫、无码不采、无码不付”,确保每一盒医保药品全程可追溯。
“十四五” 期间,南昌还着力构建四级医保经办体系,打造70家“一体化服务中心”、230家“‘红小依’之家”,让群众就近能办医保业务。深化“放管服” 改革,统一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办事指南、经办流程和服务标准,简化参保登记、医保关系转移、门诊慢特病申请等环节,实现医保政务事项可网上办理。同时拓展数字应用场景,全面落地异地就医直接结算,1487家定点医药机构接入电子处方平台,38家定点医疗机构开通移动支付,在全省率先推出智能语音问答和医保钱包功能,让医保服务更高效、更贴心,把民生温度送到群众心坎上。
![]()
资料图
生育保障提质增效
![]()
在筑牢全民医疗保障网的同时,南昌市聚焦生育友好型社会建设,在医保领域精准发力、持续加码,让生育政策红利直达万千家庭。
“现在新生儿参保根本不用跑线下,在‘赣服通’上点一点就能办,孩子头三年的保费全由财政买单,太省心了!”新晋妈妈熊女士体验完南昌新生儿医保服务后,连连点赞。这份实惠与便利,源于2024年江西省落地的新生儿医保惠民新政——符合条件的新生儿,连续三个参保年度(含出生当年)的个人缴费均由财政全额“兜底”。政策出台后,南昌迅速响应、高效落实,2024年全年累计为4.27万名新生儿办理资助参保,2025年1至9月已有25604名新生儿顺利参保,让宝宝从呱呱坠地起就拥有坚实的健康“护身符”。
![]()
资料图
生育保障的覆盖面与保障力同步升级。我市将职工医保生育门诊费用报销比例统一提高到100%,年度限额由800元提高到1200元,居民医保生育门诊医疗费用报销按普通门诊统筹政策执行;生育住院医疗费用不设起付线,二级以下医疗机构报销比例提高到100%,三级医疗机构报销比例提高到90%。针对群众关切的辅助生殖需求,南昌进一步扩大保障范围,将9个辅助生殖医疗类服务项目正式纳入医保基金支付范围。
服务便捷度也在持续优化升级。“线上填完信息提交申请,生育津贴直接就打到卡里了,不用跑单位、不用额外交材料,太省心了!”近日,参保职工陈女士,产假期间收到了生育津贴到账通知。今年7月1日起,南昌优化调整发放方式,生育津贴直接发放至本人银行账户,让政策福利精准直达个人,切实提升生育家庭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从参保扩面到待遇提升,
从日常就医保障到生育友好支持,
“十四五”期间,
南昌医保用一项项务实举措、
一组组亮眼数据、一个个暖心故事,
书写着民生保障的答卷。
接下来,
南昌将持续深化医保领域改革,
不断织密医疗保障网,
让医保政策更有温度、
服务更有力度,
切实守护好全市人民的健康福祉。
来源:洪观新闻记者 万玲/文 影视部/图
编辑:梁琼 二审:刘培堃 终审:毛学文
南昌发布
微信公众号:nc_fabu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