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铁性贫血(IDA)是全球最常见的营养缺乏症之一,影响着约30%的人口,在中国尤为突出,约有1.76亿人和13.9%的孕妇受其影响。IDA不仅显著降低患者生活质量,还可能导致心绞痛、腹痛等严重健康问题。随着中国儿童肥胖率上升,IDA负担可能进一步加重。口服铁剂是IDA的主要治疗方式,但对于口服铁剂无效或需要快速补铁的患者,静脉铁剂(如异麦芽糖酐铁FDI和羧基麦芽糖铁FCM)成为更有效的选择1。然而,有研究结果显示,FCM的低磷血症发生率高于FDI(74.4% vs 8.0%)2,并且重复使用FCM可能引发低磷血症相关骨软化症,进而导致骨痛和骨折等症状,增加健康风险和经济负担3。此外,FDI在单次输注剂量上的优势(可超过1000 mg)可能减少治疗次数,进一步降低医疗成本。因此,在中国IDA高发病率的背景下,评估FDI与FCM的成本效用具有重要意义1。
![]()
研究方法
本研究基于既往发表的类似设计的成本-效用模型,使用 Microsoft Excel 开发了一个患者水平模拟模型。模型设计遵循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的技术指导文件,结合患者基线特征(如血红蛋白水平、体重)与铁需求量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并纳入参数水平随机变化和个体患者变异性,确保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研究通过蒙特卡洛模拟,随机分配患者的年龄、体重和血红蛋白基线值,并基于铁需求简化量表计算每位患者的铁需求量和输注次数。根据模拟的每个周期的输注次数,计算了与治疗过程相关的生活质量(QoL)负效用(与患者接受特定治疗过程相关的QoL下降情况),以及与静脉铁剂输注相关的成本。成本结果以 2023 年人民币 (RMB) 报告,并报告和总结了以质量调整生命年 (QALY) 衡量的质量调整预期寿命结果和生存结果。使用FDI和FCM组之间的上述这些结果差异计算最终的增量成本效用比 (ICUR)。从中国医疗卫生系统的视角出发,采用5年时间范围和5.0%的年贴现率,评估FDI与FCM的成本效用。资源使用方面,假设FCM治疗患者需进行两次血清磷酸盐检测,并根据低磷血症严重程度进行磷酸盐治疗,而FDI治疗患者无需检测。
健康相关QoL数据来自PHOSPHARE- IBD RCT中采用的 SF-36v2问卷,结合中国特定治疗过程负效用模型,量化静脉铁剂治疗对QoL的影响。成本分析涵盖了铁剂采购、输注、磷酸盐检测及治疗费用,并进行了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和概率敏感性分析,以评估模型参数的稳健性。此外,研究还通过FCM价格盈亏平衡分析,探讨了药品价格变化对成本效益结论的影响。
研究结果
FDI输注次数相对较少,铁剂采购和输注成本相对较低,QALY有所提高
在5年的时间范围内,患者平均接受了3.98个疗程的铁剂输注,FDI的平均输注次数比FCM少0.9次(FCM 7.69次 vs. FDI 6.79次);输注次数的差异导致FDI铁剂采购和输注成本减少了206元(FCM为3,519元 vs. FDI为3,312元)。总体上,FDI相对FCM节省了989元的成本,并在5年内提高了0.0705 QALY的质量调整预期寿命。与FCM相比,FDI以更低的成本增加了临床获益(表1)。因此,FDI是更具优势的干预措施。
![]()
表1 基础情景分析的卫生经济学结果
概率敏感性分析:验证FDI始终具有优势
在概率敏感性分析(PSA)中,所有模型迭代的ICUR均位于成本效用平面的东南象限内(代表成本降低和QALY增加)。本研究显示, 与FCM相比,FDI始终是更具优势的干预措施。当意愿支付(WTP)P阈值处于0.00元~161,952元(每QALY增量)之间时,可百分百确定FDI是一种具有成本效益的策略。
![]()
图1 成本效益平面的概率敏感性分析结果散点图:灰色圆圈为所有1,000次模型迭代的平均结果,蓝色椭圆为基于多变量T分布的95%数据
FCM价格盈亏平衡分析
从中国医疗卫生保健系统的角度来看,FCM标价较基础情景中降低了31%时,FDI在绝对成本方面与FCM达到盈亏平衡;然而,根据模型分析结果并参照中国当前采用的 85,698元/QALY 这一健康获益价值标准来看,相较于FDI,FCM不存在具有成本效益的正价格点,也不存在任何表示相较于FDI采用FCM可获得净货币效益的价格点(图2)。
![]()
图2 分析获得的增量成本、增量成本效用比和净货币收益结果,其中羧基麦芽糖铁的单价在基础情景值的100%到0%之间变化
本研究显示,与FCM相比,FDI是更具优势的干预措施,部分原因是FDI显著降低了低磷血症的发生率。此外,FDI还在成本节省和生活质量提升方面展现出明显效益。具体而言,在5年的时间范围内,FDI相比FCM能节省206元的铁剂采购和输注成本,同时增加了0.07个QALY,这主要得益于FDI避免了782元的低磷血症监测和治疗费用。此外,由于FDI单次输注剂量更高,减少了患者前往医院的次数,因此在5年内,FDI治疗的患者相比FCM治疗的患者少输注0.9次,进一步降低了治疗成本。
本研究采用中国特定数据作为关键模型输入源,结果支持FDI在中国医疗环境中作为IDA患者的优选静脉铁剂治疗方案,这与在欧洲医疗环境中开展的研究结果相一致。但本研究亦存在一定局限性:在无法获得中国特定数据的情况下,尽管寻找合适的替代参数,但可能会影响其在中国人群中的普遍适用性,在解读本研究结果时,应将QoL数据的欧洲来源和IDA病因(即IBD)考虑在内;与中国一般IDA患者相比,不同地区具有不同潜在病因的IDA患者可能会出现不同的QoL结果;其次,模型未纳入静脉铁剂输注预约就诊的依从率和到访率。相对于FDI,由于FCM需要更多次的预约才能纠正铁水平(尤其是在较高剂量下),FCM治疗患者的依从率可能低于FDI治疗患者,并且研究模型主要侧重于慢性IDA患者,此类患者体更加需要多次、高剂量的静脉铁剂治疗,这可能会使得FDI相对于FCM更具优势。然而,FDI对于仅需短期静脉铁剂治疗的急性IDA患者(如围手术期静脉铁剂治疗)可能仍具有优势,即非慢性急性IDA患者,具有相同比例的临床QoL和成本影响,只是所用时间更短。综上所述,在5年的时间范围内,与FCM相比,FDI所需的输注次数更少,且不会产生与低磷血症相关的监测或治疗费用,也不会引起与低磷血症相关的疲劳,具有成本效益,有望成为中国IDA患者改善生活质量并减少医疗支出的有效治疗选择。
参考文献:
1.Zhang F, Shen A, Ahmed W, et al. A Cost-Utility Analysis of Ferric Derisomaltose Versus Ferric Carboxymaltose in Patients with Iron Deficiency Anemia in China. Adv Ther. 2024 Nov;41(11):4191-4204.
2.Wolf M, Rubin J, Achebe M, et al. Effects of Iron Isomaltoside vs Ferric Carboxymaltose on Hypophosphatemia in Iron-Deficiency Anemia: Two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s. JAMA. 2020 Feb 4;323(5):432-443.
3.Boots JMM, Quax RAM. High-Dose Intravenous Iron with Either Ferric Carboxymaltose or Ferric Derisomaltose: A Benefit-Risk Assessment. Drug Saf. 2022 Oct;45(10):1019-1036.
免责声明:本文仅作最新前沿信息交流之目的,仅供医疗卫生行业专业人士阅读参考,文中所有观点不代表梅斯医学立场,亦不代表梅斯医学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