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各国宇航员空间站吃啥?中国种菜养鱼小烧烤,日本吃罐头,美国呢

0
分享至

中国航天员在轨种菜养鱼、现烤鸡翅。

日本靠特制罐头守护和风滋味,美国则从牙膏管三明治一路吃进“太空点餐自由”。



各国菜单背后,不仅是科技实力的比拼,更是对“人”在深空探索中地位的重新定义。

谁能把烟火气带上星辰大海,谁就真正握住了未来航天的温度与底气。

大家好,小汉这篇观察,就来拆解这场飘在400公里高空的“太空餐桌竞赛”。



最近,中国神舟二十一号乘组在天宫空间站用太空烤箱烤鸡翅的视频火遍全网。

在距离地球400公里的轨道上,没有烟火却能烤出金黄酥脆的鸡翅,失重环境让油脂无法滴落。

反而形成均匀油膜包裹食材,360度受热的口感让网友直呼“宇宙级烧烤摊开张”。



这一幕不仅刷新了大众对太空饮食的认知,更让人好奇:

如今各国宇航员在空间站里到底都吃些什么?

2003年神舟五号任务中,杨利伟带着鱼香肉丝、宫保鸡丁等二十多种即食食品进入太空。

这些食物无需加热,吃的时候只能捏挤包装袋,虽然解决了“能吃”的问题,却都是凉的。



彼时的太空饮食,核心需求还是满足基本生存,能让航天员在失重环境下补充营养就已不易。

仅仅两年后的神舟六号任务,中国航天就实现了关键突破。



首次搭载食品加热器,费俊龙和聂海胜终于在太空吃上了热饭热菜。

这看似简单的“加热”功能,背后是科研人员对能源消耗、设备安全性的无数次测试。

而航天员吃一顿饭也得经过专门训练,固定餐盘、收集残渣,一套流程下来要一个小时。



从神舟七号开始,太空菜单迎来“扩容潮”,食品种类从40多种暴增到80多种。

真正意义上的“炒菜”比如红烧猪排、鱼香肉丝被端上太空餐桌。



为了让豆腐这类易散食材在失重环境下保持形态,科研人员用低温冻干技术锁水。

再用特殊凝胶“加固”,就像给豆腐穿了“紧身衣”,既保留口感又不会飘散。

到了神舟九号,什锦炒饭、奶茶等美食加入,食谱周期调整为4天不重样。



神舟十号更是实现“私人定制”,根据航天员口味偏好搭配菜品。

王亚平带的豆沙粽还让太空过端午有了仪式感。

中国空间站时代到来后,太空饮食彻底告别“凑活吃”。



神舟十二号的菜单扩展到120多种,一周不重样。

汤洪波在太空啃苹果的画面让网友感受到“吃饭自由”。

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在空间站吃着三种馅儿的饺子过年,把中国年的仪式感带到太空。



神舟十四号实现“太空种菜”,航天员吃上了亲手种的新鲜生菜。

后续樱桃番茄、红薯等7种植物相继在太空菜园培育成功,真正实现“现摘现吃”。



2024年神舟十八号任务中,4只斑马鱼被带上太空,并非为了食用。

而是参与迷你生态系统探索,而此前太空种稻实验也已成功。



如今神舟二十一号的太空烤箱,让太空饮食迈入“现烤时代”。

190余种食品涵盖主食、副食、甜点,10天食谱不重样。

不仅能烤鸡翅、牛排,还能在轨烘焙蛋糕、加工坚果。



从2003年的凉食到2024年的现烤鲜食。

中国航天员的餐桌进化史,正是航天科技与人文关怀共同进步的缩影。



在太空饮食的探索中,日本始终坚守“本土风味”,把寿司、拉面等传统美食逐一送上太空。

2001年,日本食品公司研发出世界首款太空拉面“Space Lamb”,专门优化了小麦粉和淀粉成分。

即便用70度热水也能泡开,且面条设计成一口大小,泡发后不会散架。

2005年这款拉面随日本宇航员野口聪一登上“发现号”航天飞机,满足航天员在太空吃炒面心愿。

更让人关注的是,日本福井县立若狭高中研发的青花鱼罐头。

被指定为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的太空食品,这也是首次有高中生研发食品入选太空日餐。



为了适配太空环境,学生们下足了功夫:

考虑到航天员在太空味觉会迟钝,特意加重了调味。

用葛粉增强罐头粘度,防止水分在失重环境中飞溅。

除了拉面和青花鱼罐头,日本的太空菜单里还有抹茶、羊羹、味噌汤、梅干饭等特色美食。



每一种都经过特殊处理。

比如寿司的米饭被调整了水分比例,避免粘连或散落。

味噌汤则采用脱水封装,加水后就能还原风味。



这些食品不仅让日本航天员在太空吃到熟悉的味道,也成为文化输出的一种方式。

就像日本宇航员若田光一所说,食品是空间站团队沟通的重要纽带。



不止日本,其他国家也在太空饮食中融入民族特色。

韩国为了让航天员在太空吃到泡菜,三间研究机构花费超百万美元,耗时数年改良配方。

2008年韩国宇航员李素妍带着改良版泡菜登上国际空间站。



意大利则研发了太空浓缩咖啡机,2015年意大利宇航员成为首个在太空喝现泡咖啡的人。

这台机器不仅能做咖啡,还能冲泡茶、热可可和肉汤,同时也是一项太空流体力学实验。



俄罗斯宇航员如今更是能吃到黑面包、火腿、鲟鱼、红菜 汤等接近地面的美食。

彻底摆脱了早期“牙膏管”式的进食方式。





美国的太空饮食发展,充满了“试错与突破”。

1962年,美国宇航员约翰·格伦乘坐水星飞船进入太空。

吃的是装在牙膏管里的苹果酱、牛肉泥,他后来吐槽菜单太过有限。



早期美国航天员和苏联一样,受制于失重环境。

只能吃糊状或冻干食品,担心食物碎屑飘进精密仪器引发故障。



1965年的双子座3号任务中,宇航员约翰·杨偷偷带了一个咸牛肉三明治上天。

结果黑麦面包的碎屑在机舱内四处飘散,引发了国会议员的不满,还召开了听证会。



这次“违禁食品事件”也让美国宇航局意识到。

太空食品不仅要安全,还得兼顾口感和航天员的心理需求,此后开始着力研发固体食品。



阿波罗任务期间,太空饮食有了明显改善。

随着氢氧燃料电池的应用,航天器能提供热水,脱水复水食品的口感大幅提升。

肉酱意大利面、香肠饼、炖鸡等湿包装食品出现,还发明了带勺子的特殊容器。



让航天员能像在地面一样进食。

此时的菜单已经有了零食,比如菠萝水果蛋糕、布朗尼、巧克力蛋糕等,甚至还有口香糖。



20世纪80年代航天飞机时代到来后,美国在航天器上安装了“太空厨房”。

这是一个多功能食品加工和贮存柜,包含加热器、分水器、餐具箱等设备。

航天员的菜单扩展到80多种,一周不重样,还能根据个人爱好点菜。



其中最受欢迎的是墨西哥玉米饼,不易碎且能搭配多种馅料。

有宇航员曾表示,在太空吃到的玉米饼是“这辈子最棒的”。



如今国际空间站上,美国宇航员的饮食更加多元化。

200多种食品涵盖热稳定、冻干、辐照等多种类型,每隔几个月就有货运飞船补给。

航天员甚至能“点外卖”,让地面营养师把想吃的食物加入货单。



他们不仅能吃到辣味烤鱼、土豆烧牛肉、金枪鱼沙拉等正餐。

还能喝到冰镇饮料,碳酸饮料也通过特殊装置解决了气体困扰。

不过美国宇航局有严格的“食物黑名单”

面包、十字花科蔬菜、新鲜牛奶等被禁止携带。盐、胡椒等调味料也必须以液体形式存在。



从各国太空饮食的发展来看,早期都是为了解决“能吃饱”的生存问题。

如今早已迈入“吃好、吃新鲜、有特色”的时代。

这些漂浮在太空中的美食不仅是航天员的能量来源,更是人类用科技对抗失重、征服宇宙见证。



未来,随着3D打印食品、太空分子料理等技术的发展。

或许有一天,中国航天员真能在火星上包饺子、在月球上涮火锅。

让星辰大海间的饮食,充满更多家的味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浮亏超200万!成都天西房价,跌回5年前!

浮亏超200万!成都天西房价,跌回5年前!

楼市灭霸
2025-11-08 13:07:57
曾主任更多照片被网友挖出!穿衣风格独特,网友:理解祖院长了

曾主任更多照片被网友挖出!穿衣风格独特,网友:理解祖院长了

今日养生之道
2025-11-08 14:56:56
那年7岁的我哭喊要娶邻居姐姐,18年后女经理笑着对我说:记得我吗

那年7岁的我哭喊要娶邻居姐姐,18年后女经理笑着对我说:记得我吗

温情邮局
2025-08-09 15:17:40
李兆会的18年复仇路

李兆会的18年复仇路

诗意世界
2025-10-10 14:09:20
投资遭“强行接管”:民企的县城之殇

投资遭“强行接管”:民企的县城之殇

三人成虎V5
2025-10-31 11:51:58
巴菲特,重磅来袭!

巴菲特,重磅来袭!

中国基金报
2025-11-08 19:43:01
哇太漂亮了,俄罗斯顶级女神,五官绝美,完全符合东方的审美

哇太漂亮了,俄罗斯顶级女神,五官绝美,完全符合东方的审美

陈意小可爱
2025-10-11 15:05:05
如今才明白,不务正业,屡传绯闻的夏雨,凭啥让袁泉死心塌地24年

如今才明白,不务正业,屡传绯闻的夏雨,凭啥让袁泉死心塌地24年

深析古今
2025-11-03 12:22:36
反转!小S女儿力挺具俊晔,小玥儿却用1个细节,证明谁才是真疼她

反转!小S女儿力挺具俊晔,小玥儿却用1个细节,证明谁才是真疼她

翰飞观事
2025-11-06 20:06:24
某医院女医师曾某最全的18张照片,优雅职场女性为何选择偷情!

某医院女医师曾某最全的18张照片,优雅职场女性为何选择偷情!

听风听你
2025-11-07 22:01:08
房贷还有650万,市场价仅360万,深圳90后业主问“我该怎么办?”

房贷还有650万,市场价仅360万,深圳90后业主问“我该怎么办?”

恪守原则和底线
2025-11-07 11:50:03
中国电信恢复Apple Watch一号双终端eSIM业务:需iOS 26.1系统,其他品牌手表待恢复

中国电信恢复Apple Watch一号双终端eSIM业务:需iOS 26.1系统,其他品牌手表待恢复

台州交通广播
2025-11-08 11:21:37
毛主席每年遗体防腐费用不菲,但中国人直呼:“花得值!”

毛主席每年遗体防腐费用不菲,但中国人直呼:“花得值!”

百态人间
2025-11-08 05:45:03
拉夫罗夫已10天没有公开露面,被曝已经失势,将被解职!

拉夫罗夫已10天没有公开露面,被曝已经失势,将被解职!

知兵
2025-11-08 21:23:12
随着山东爆冷,广东大胜,全运女篮积分榜有了新变化,四川太稳了

随着山东爆冷,广东大胜,全运女篮积分榜有了新变化,四川太稳了

萌兰聊个球
2025-11-08 22:36:10
超级工程开工!省委书记、省长赴现场

超级工程开工!省委书记、省长赴现场

上观新闻
2025-11-08 16:29:07
皇马后卫表现出色却未入选西班牙队,俱乐部对国家队主帅不满

皇马后卫表现出色却未入选西班牙队,俱乐部对国家队主帅不满

星耀国际足坛
2025-11-08 19:16:29
董璇46岁生日与丈夫恩爱合体,张维伊形象爆改越看越般配

董璇46岁生日与丈夫恩爱合体,张维伊形象爆改越看越般配

娱慧
2025-11-06 11:38:11
手里有多少存款能超过我国98%的家庭?超了这个数,你就是佼佼者

手里有多少存款能超过我国98%的家庭?超了这个数,你就是佼佼者

趣味萌宠的日常
2025-11-04 13:43:48
30年没见过!广东渔民市区捞上1只“通天河神兽”,收网时吓一跳

30年没见过!广东渔民市区捞上1只“通天河神兽”,收网时吓一跳

万象硬核本尊
2025-11-08 18:16:56
2025-11-09 00:51:00
不似少年游 incentive-icons
不似少年游
于群峰之上,更觉长风浩荡
1674文章数 15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科技要闻

美股“AI八巨头”单周市值损失8000亿美元

头条要闻

张家界荒野求生选手抓到野猪吃得满嘴流油 赛事方回应

头条要闻

张家界荒野求生选手抓到野猪吃得满嘴流油 赛事方回应

体育要闻

马刺绞赢火箭,不靠文班亚马?

娱乐要闻

古二再度放料!秦雯王家卫吐槽出现新人物

财经要闻

小马、文远回港上市 但自动驾驶还没赢家

汽车要闻

特斯拉Model Y后驱长续航版上线:28.85 万元

态度原创

房产
数码
艺术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房产要闻

封关倒计时!三亚主城 2.3 万 /㎡+ 即买即住,手慢无!

数码要闻

荣耀亲选耳夹式耳机2 Pro曝光:金线充电盒加持,支持空间音频

艺术要闻

他用40年时间,画出一个地方的惊艳秘密!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福建舰常驻地为三亚军港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