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四五”期间,为满足城乡居民对安全优质新鲜农产品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北京市农业农村部门全面落实“四个最严”“产出来”“管出来”“既要保数量,也要保多样、保质量”等重要要求,着力推行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生产,推动农业生产有标可依、依标生产,逐步构建了种植、畜牧、水产3个行业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围绕全产业链发布地方标准、团体标准11项,指导建设50余家全产业链标准化基地,打造了农业标准化基地升级版标杆,并有效带动了京郊农业产业不断提档升级,为提高首都安全优质新鲜农产品供给能力、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都市型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
北京,标准化专家开展技术指导
构建一套以产品为主线的全产业链标准体系,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标准高地。构建设施蔬菜、生猪、淡水鱼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在此基础上建成以突出全程质量控制、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乡村产业标准体系,并将体系纳入北京市农业农村标准体系中,充分发挥标准化在高质量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中的基础性、引领性作用。围绕全产业链推进重点标准的制修订工作,不断提高地方标准质量,完善地方标准体系。带动企业提升标准自主创新能力,创制了一批有影响力的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培育了北京天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北京正大蛋业有限公司、北京顺通虹鳟鱼养殖中心等一批企业标准领跑者。
建成一批全产业链标准化基地,打造以绿色优质为底色的生产高地。以高标准助力高技术创新,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成为全产业链标准化基地,并依托全产业链标准化基地建设,在现有的1165家标准化生产主体中大力推进绿色、有机、良好农业规范农产品认证,助力打造出“密云番茄”“大兴西瓜”等一批质量硬、品牌响、带动能力强的优质农产品品牌,既丰富了居民消费,又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推动了产业升级。
建立一支全程质量安全控制技术推广工作队伍,打造以提质增效为亮点的技术高地。充分发挥标准化专家在农业科技决策咨询中的作用,依托“专家讲标准观摩活动”“标准解读科普视频制作”“标准转化为漫画挂图”“标准化基地进社区”“市民进标准化基地”等宣贯实施工作,对市、区、镇、企四级联动的工作队伍进行培训,累计培训1500余人次。在市、区、镇、企多方努力下,将北京市农业标准化基地逐步打造成为北京市农业技术的展示基地、优质农产品的生产基地、市民休闲度假的绿色基地,以标准化助力观光农业、特色农业、智慧农业、精品民宿发展,促进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探索以推行全产业链依标生产助力乡村振兴的工作模式提供借鉴。
详见《中国食品报》(2025年11月7日3版)
排版、美编:林倩
审核:欧阳美华
01
02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