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蒙明明击败了关羽,却为何一直被称为小人?
三国故事里,吕蒙总被钉在“背盟偷袭”的耻辱柱上——白衣渡江、偷袭荆州,连孩童都能哼出这八个字。但翻开正史会发现:关羽败走麦城,从来不是吕蒙一人的“战绩”,而是曹操、孙权两国倾尽顶尖谋臣武将的“阳谋围猎”;吕蒙的“小人”标签,不过是演义为简化剧情,将复杂的政治军事博弈浓缩成了个人恩怨。
![]()
一、关羽的对手:魏吴两国“全家桶”,三十余位名将谋士的集体围殴
正史中,关羽镇守荆州时面对的,是曹孙两家从中央到地方的“全明星阵容”。曹操一方几乎搬出所有精锐:曹仁被围困樊城“无计可施”,满宠劝降未果,徐晃率宛城驻军救援却连遭击退,最后曹操不得不增派十二营援军;于禁七军被水淹,三万降卒落入关羽手中;庞德宁死不屈,徐商、吕建等后续援军亦难破关羽防线。孙权一方更绝:吕蒙主导偷袭,潘璋截断退路,朱然、蒋钦随征,虞翻提前预警南郡埋伏,陆逊、吴范精准预言战局,全琮力主偷袭……这不是吕蒙一人之功,而是魏吴两国倾尽军事、政治资源的“集体围猎”。
![]()
二、绝北道:被演义藏住的武圣巅峰,三千兵牵制十万曹军的战术奇迹
关羽的军事才能,最被低估的是“绝北道”战役。赤壁战后,他率新野残部与周瑜的两千援军,总计不足四千人,任务是“沿汉水北上阻断曹军救援”。面对的却是李通、徐晃、乐进、满宠、文聘五位曹魏名将的五路大军——每路皆为青州精锐,总兵力超十万。关羽以游击战术游走于襄阳与夏口间,成功牵制所有曹军:《李通传》载其“下马拔鹿角入围,且战且前”最终病死;《徐晃传》《乐进传》均记载与关羽交战;《文聘传》提及其烧毁曹军辎重。这场战役,关羽以三千乌合之众完成“阻断援军、助力刘备取荆州”的战略目标,是古代顶级游击运动战典范,其战术价值堪比四度赤水。
三、吕蒙是小人?他只是棋子,真正的赢家是曹孙的阳谋博弈
吕蒙的“背盟”常被单独批判,但本质是孙权战略的执行者。孙权偷袭关羽的核心动机是政治利益:曹操赢了,江东世家仍是世家;刘备赢了,草根集团上位,江东士族将被边缘化。吕蒙的角色是“战术工具人”——他成功偷袭荆州,却也成了孙曹博弈的牺牲品,死后未获“武庙配享”,可见其工具属性。关羽的悲剧,源于三重打击:实力上,荆州守军仅三四万,面对魏吴十万精锐;盟友上,刘封、糜芳投降,傅士仁献城;政治上,孙权选择“保世家”而非“抗曹操”。
吕蒙非小人,是历史阳谋的注脚
关羽败走麦城,吕蒙参与了偷袭,但更像一枚棋子——真正的赢家是曹操的“联吴抗刘”战略,是孙权的“阶级自保”算计。而关羽用绝北道的战术奇迹,证明了“武圣”之名绝非虚传。演义将复杂历史简化为“好人坏人”,但正史里的关羽与吕蒙,都是大时代下的棋子。吕蒙被骂千年,不过因“背盟”符号化;关羽的伟大,藏在牵制十万曹军的烽火里。
![]()
你觉得关羽败亡的主因是吕蒙背刺,还是孙刘联盟的脆弱?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