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号称"全球代工霸主"的富士康,如今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寒冬。郑州园区昔日30万人的打工大军已锐减过半,宿舍楼空置率超过60%,连食堂档口都关了一大片。谁能想到,这个靠着大陆人口红利崛起的制造业巨头,竟会沦落到靠裁员降薪续命的地步?
![]()
事情要从2017年那场世纪豪赌说起。郭台铭拍着胸脯要在美国威斯康星州砸675亿建"世界第八大奇迹",结果钱没花到位,厂房烂尾,最后只能改建成数据中心。最讽刺的是,原本承诺的1.3万就业岗位,实际只招到千把号人,还被拜登政府当笑话戳穿。
这边美国梦碎,那边老家也变了天。年轻人宁肯送外卖也不进流水线,富士康不得不把月薪从6000涨到8000还是招不满人。更糟心的是,苹果偷偷把订单分给立讯、比亚迪,华为更是带着国产供应链另起炉灶。眼看着起家的iPhone订单被蚕食殆尽,郭台铭慌忙押宝半导体和造车,结果200亿投下去连个响都没听见。
最致命的还是管理层的昏招。一边喊着产业升级,一边死守血汗工厂模式。自动化设备买回来当摆设,工人还是三班倒拧螺丝。去年财报显示,人力成本占总开支40%,比五年前暴涨25%。反观隔壁立讯精密,早就靠机器人生产线把利润率做到20%,甩开富士康一大截。
现在的深圳龙华园区,晚上一片漆黑,哪还有当年"十三连跳"时的热闹。那些跟着郭台铭打拼的老员工不会想到,当年他们用青春堆起来的代工帝国,竟然败在了老板盲目西进的野心上。说到底,制造业的根永远在制造业本身,投机取巧玩资本游戏,迟早得栽个大跟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