荞麦花海,阿姨们一袭红艳的花裙子,成了这绿色背景中最亮眼的笔触,对着老姐妹的镜头,露出动人的微笑。萝卜地里,郭叔叔举起丰收的果实,笑声惊起了田埂上偷食的鸟儿。番茄地里,一双双手轻柔地托起一颗颗红得发亮的番茄······
图片
高阳街道,有着千年农耕文明书写的诗篇,有群山环抱勾勒的自然画卷,有禅韵悠悠滋养的精神家园,正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创新的发展思路,谱写着一曲农文旅融合的动人乐章,为冕宁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特色产业多点开花
唤醒乡村田园新活力
荞花如雪,连绵的荞麦田里,花朵汇成一片柔美的海洋,微风拂过,花枝轻摇,这是高阳街道烟田完成收获后,新一轮的轮作。这种“烟-荞”轮作不仅是农业生产的智慧结晶,更造就了独具特色的田园景观。
![]()
图片
![]()
图片
冕宁县高阳街道立足荞花美景,精心打造的冕宁县首届荞花文旅活动在11月1日启幕,这是献给每一位向往田园生活的游客的见面礼。
“我们希望通过荞花文旅活动,让更多人了解高阳丰富的农业资源,感受传统农耕文化与现代旅游的完美结合。”高阳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王碧丽介绍,游客不仅欣赏了如画的花海,还参与荞麦美食制作、农耕体验、星空露营区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品尝地道美食,3万余名游客在欢声笑语中感受土地的温度、荞麦花的浪漫。
![]()
图片
![]()
图片
高阳街道物产丰饶,每一寸土地都孕育着独特的味道,除了荞麦,还有大石板的萝卜,清脆爽口;石长屯的番茄,红得热烈,甜得纯粹;河东的猕猴桃,果肉翠绿,汁水饱满;灵山的刺梨,个大饱满、味道十足;大垭口的蓝莓,颗颗饱满,果香浓郁。
这些散落在高阳各处的“珍宝”,如今被收集起来,打造成独具特色的高阳“伴手礼”。每一份礼盒,都是高阳风物的缩影,承载着这片土地的深情厚意。游客带走的不仅是美味,更是一份可以分享的田园记忆,当地的农民和村集体,也在这份分享中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回报。
![]()
图片
“我们的猕猴桃软糯香甜、汁水充沛,还带有独特的地瓜香气,能储藏半个月以上,我们通过统一包装、品牌打造,现在已经卖出去了九成。”高阳街道河东社区党总支书记邓明清介绍。
“石长屯种的番茄甜度高、口感丰富,采用‘公司+订单’模式,与成都永辉、盒马、重庆淘小胖等大型商超建立稳定合作,打通了从生产到销售的‘最后一公里’。”凉山禾风宁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王胜华介绍。
美丽乡村新动能
农文旅融出新天地
为更好的发展乡村旅游,达到增加农户收入、改善生活水平、壮大村集体经济,灵隐古村在高阳街道灵山社区应运而生。
![]()
图片
灵隐古村占地3167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625.78平方米,在传承传统风韵和历史文化的同时也融入了现代气息的村落,设75间客房(共82个床位),涵盖独栋大床房、茶室套房等多种房型;商业配套包含2326.06平方米的餐饮商业街,内设餐厅、咖啡吧、烘焙房和文化展览馆(书画院),既能满足游客消费需求,又可带动地方农特产品销售。
运营方面采用“国企+社区+农户”模式,带动8个村集体经济发展,吸纳以当地村民为主的30人就业;推动农户就近搬迁、统规自建,实现“搬得出、住得下、能发展”,同时带动社区基础设施升级,让居民坐拥城镇配套与绿水青山。
![]()
图片
2025年7月,“南烧北烤·焰遇冕宁|灵隐古村禅乐音乐会”在这里奏响,传统民乐与现代音乐在古村的夜空下交融,伴随着璀璨的星空,为游客带来了一场震撼心灵的视听盛宴。音乐与禅意共鸣,古今对话,让这个古老村落焕发出全新的艺术生命力。
2024年12月,这里上演了一场文化与美食的狂欢,在大凉山冬季阳光音乐季冕宁专场暨第三届“冶勒羊”美食文化节活动中,热情的歌舞、香气四溢的烤羊肉、欢声笑语的人群,让冬日的灵隐古村充满了温暖与活力。
一到节假日,灵隐古村游客们摩肩接踵,截至2025年10月底,接待游客14841人次,客房平均出租率达24.03%,餐饮板块累计接待10375人次。
“我们希望在保护古村传统风貌的同时,通过引入现代文化元素,让它焕发新的魅力。”王碧丽表示,“灵隐古村不仅要成为游客了解历史的窗口,更要成为文化交流、艺术创作的平台。”
![]()
图片
![]()
图片
此外,在石长屯社区,一个集农业体验、文化展示、旅游休闲于一体的农文旅田园综合体已初具规模。这里不再是单一的农业生产区,而是变成了一个充满活力的综合空间:春天,游客可以参与插秧体验,感受农耕乐趣;夏天,可以在田园咖啡馆里享受清凉,远眺绿油油的稻田;秋天,参加丰收节庆,与农民一起分享收获的喜悦;冬天,在温暖的民宿里围炉夜话,感受乡村的宁静。
更令人欣喜的是,当地居民成为这场变革的主体和受益者。在县委、县政府的引导下,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农家乐、开发旅游纪念品,利用闲置房屋办民宿,实现了在家门口创业就业的梦想。
“以前在外地打工,现在在村社区领导的引导下,我们开了农家乐,他们打造好的房子,也没有收我们租金,在家附近创业,不仅收入增多了,还能照顾老人和孩子。”石长屯农家乐经营者黄丹笑着说。她的农家乐自开业以来,几乎每个周末都爆满,特别是节假日,更需要提前预订。
![]()
图片
“我们的牛肉馆虽然在城区外面,但还是有很多人来吃,生意挺好,收入稳定,村社区没有收房子租金,感觉很好。”石长屯社区居民、餐饮店老板余磊笑着说。
这种以农民为主体的发展模式,不仅盘活了农村闲置资源,更激发了村民的内生动力,为高阳街道的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动力。
从特色农产品的打造到田园综合体的建设,从古村落的保护活化到基础设施的完善,高阳街道的农文旅蓝图正在一步步变为现实。这是一条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创新之路,是一条文化传承与时代创新结合的特色之路。
![]()
图片
“我们不仅要让游客来,更要让游客留下来、再回来”。高阳街道的农文旅融合特色路,是冕宁县系统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深入实施“文旅强县战略”取得成效的生动表现,未来,冕宁县将继续推进农业“六大工程”、文旅“五大突破”实现质的提升,高水平推动三次产业融合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冕宁新篇章。
记者:陈海芳 何娟 彭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