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古以来,铜就扮演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从青铜器到铜币,铜的价值同样不可估量。
跟黄金相比,铜依旧逊色不少,为何它却成了世界各国头号抢夺的金属呢?
随着科技发展,我们对信息传输速度,对电能损耗情况,都有了很大的关注。
![]()
铜的用途已从古代青铜器,货币,升级为现代科技与能源转型的必须材料。
在新能源领域,每辆纯电动汽车需80到83公斤铜,是燃油车的4至6倍。
主要用于电池组,电驱系统,充电设施。
铜质地软,无论是铸造还是延展,都非常的良好,而且电阻相当小。
![]()
铜的化学性质比较惰性,撞击时,不会产生火花,也不会引发静电火花,是易燃易爆化工生产的良好材料。
铜的特性,决定了铜的非凡地位。
光伏组件,储能系统的导线,集流体,都依赖于依赖铜,单个10MW AI数据中心布线需消耗超100吨铜。
![]()
如今,我们研究的芯片,就需要铜的助力。
芯片内部纳米级铜导线,是算力传输的血管,可降低信号延迟15%-20%。
众所周知,信息传输速度越快,各行各业就越有优势。
尤其是现在的电子战,信息慢一点,就可能导致失败。
![]()
世界各国的这场抢铜大战,没有硝烟,战火却早已从产业链蔓延到了国际博弈的赛场。
欧美国家重启本土铜矿开采,东南亚加速铜冶炼产能布局,资源储备的比拼已悄然升级。
有些国家甚至将铜纳入关键矿产清单,对出口设限,对进口加码,试图在供应链中握牢主动权。
![]()
一些新能源车企开始尝试减铜设计,结果,导电效率下降,于是不得不以失败告终。
数据中心为降低成本改用铝线,结果,导线温度升高,产生了隐患。
铜的不可替代性,让替代方案始终停留在实验室阶段,实际根本无法大规模的使用投产。
![]()
铜不同于黄金的金融属性。
铜是实实在在的工业血液,谁掌握了铜的供应,谁就握住了新能源,高端制造的命脉。
我们谈论的“抢铜大战”,它的本质是在争夺未来十年的发展权。
![]()
每一块电池,每一根芯片导线里的铜,都在悄悄重塑着全球产业的权力版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