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图文扶持计划#我干了三十年教书匠,从村小到县城中学,待过四所学校,啥场面没见过?但最让我闹心的,从来不是调皮学生,而是书记和校长掐架 —— 你别不信,这俩领头的要是尿不到一个壶里,学校里就没一件顺心事。
按说书记是一把手,学校大方向得听他的,这话没毛病。可校长不一样啊,他是法人代表,管着教学安排、经费报销这些实在事儿,不像以前的二把手,光听话就行。就说经费吧,书记想搞个校园文化墙,得校长签字才能花钱;校长想招个新老师,也得书记点头同意,俩人事儿上互相卡着,要是没默契,麻烦就来了。
前几年我在郊区那所中学,就遇上过这事儿。书记是刚调过来的,想搞个 “红色教育周”,让全校师生每天下午去纪念馆参观。校长不同意啊,说初三马上要模考,耽误不起课。俩人先是在班子会上吵,后来书记直接发通知,校长转头就跟年级主任说 “课不能停,参观让学生自己抽周末去”。结果呢?老师夹在中间,这边让组织参观,那边让上课,最后参观去了一半人,课也落了,学生怨声载道,家长还打电话去教育局告状,你说这叫啥事儿?
还有个县城中学的事儿更典型,我老同事跟我讲的。那学校书记是年轻人,想改革评职称的规矩,说要重业绩,少看资历;校长是老资格,觉得 “老人儿” 没功劳也有苦劳,得按年限来。俩人吵到教育局,局里让他们自己协商,结果协商了半年没结果,评职称的事儿就拖着。有个王老师,教学特别好,就等着评职称加工资,结果一等再等,最后跳槽去了私立学校。后来那学校老师都没干劲了,谁也不想多干活,怕干了也白干,升学率掉了一大截,俩领导最后都被局里谈话了。
其实他俩也不是坏人,就是都想把事儿办好,可没想着互相让一步。书记觉得自己是一把手,得把思想工作抓牢;校长觉得法人得对教学负责,不能让学生吃亏。可忘了学校是一个整体啊,思想工作得为教学服务,教学也得跟着大方向走,俩人事儿上拧巴,底下人就没法干。你想啊,主任们开会得看俩领导脸色,老师上课得猜到底听谁的,最后受影响的还是学生 ——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孩子的学习耽误了就补不回来了。
不过我也见过好的,去年去邻县重点中学交流,人家书记和校长就跟亲兄弟似的。书记抓党建,会提前跟校长商量,不占上课时间;校长搞教学改革,也会跟书记汇报,让思想工作跟上。俩人天天一起在食堂吃饭,聊的都是学校的事儿,老师有问题找谁都能解决,那学校升学率年年涨,老师干活也有劲儿。
![]()
所以啊,我这三十年教书悟出个理儿:不管啥单位,领头的俩人事儿上得合拍。书记是一把手,得想着给校长搭台;校长是法人,也得想着跟书记补台。要是光想着争高低、掐输赢,最后赢了面子,输了学校的发展,亏的还是大家伙儿。咱们当老师的,不图别的,就想安安稳稳教好书,让学生有出息,要是俩领导能一条心,咱们干活也能少操点心不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