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美政府停摆创纪录,FAA被迫大规模减航班,感恩节出行将面临瘫痪

0
分享至

2025 年11 月,美国交通部长肖恩・达菲与联邦航空管理局(FAA)局长布莱恩・贝德福德共同出现在镜头前,带来了一则足以搅动全美出行计划的消息。

若已持续多日的联邦政府停摆撑过周五,全美 40 个 “高流量市场” 的航空客运量将从当天起逐步削减,最高幅度达 10%。

这份计划里,完整机场名单要等到周四才公布,削减幅度也将从周五的 4% 慢慢往上加。

周六到 5%、周日到 6%,下周才会到 10% 的上限,而且初期只有国际航班能暂时避开,货运、私人和国内客运航班都要受影响。

眼下距离感恩节越来越近,本是全美忙着订机票、做旅行计划的旺季,可这则消息一出来,不少人手里的机票突然变得 “不保险”,旅行社也开始紧急核对航班信息。

当空中交通管制员已经在无薪状态下工作了 36 天,当全美还缺着 3000 名管制员,这场 “削减” 背后,或许藏着更让人忧心的安全隐忧。




空中交通告急

距离感恩节出行高峰仅剩数日,美国航空业却迎来了一记重磅惊雷。

美国交通部长肖恩・达菲与 FAA 局长布莱恩・贝德福德的联合声明,在全美掀起轩然大波 。

若持续 36 天的政府停摆未能在周五前结束,全美 40 个 “高流量市场” 的航空客运量将启动逐步削减计划,最高幅度可达 10%。

这一决定并非临时起意,而是经过精密测算的无奈之举,完整的受影响机场名单已按计划于 11 月 6 日正式公布。

覆盖了华盛顿里根国家机场、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等多个核心交通枢纽,瞬间让无数出行者的心脏悬了起来。



11 月 7 日,削减计划如期落地,首日便有约 1800 架次航班被取消,26.8 万个航空座位凭空消失。

机场大厅里,原本井然有序的登机队伍变得混乱,电子显示屏上不断跳动的 “取消” 提示,让不少旅客陷入手足无措的境地。

有人握着早已订好的机票,对着客服电话反复沟通;有人拖着沉重的行李箱,在不同航空公司的值机柜台间来回奔波,只为寻找一丝出行的希望。

按照既定方案,周五以 4% 的幅度启动削减,周六迅速提升至 5%,周日达到 6%,并将在下周内触及 10% 的上限。



每一天的幅度递增,都是对航空系统和公众耐心的双重考验。

4% 的削减或许只是部分航线的班次微调,旅客尚可通过改签、换乘勉强应对。

但随着比例逐步攀升,大量航班的直接取消将成为常态,尤其是那些饱和航线上利润率偏低的边缘航班,首当其冲成为削减目标。

这种分阶段的设计,看似给了市场消化坏消息的时间,实则拉长了不确定性带来的焦虑。

让航空公司、旅行社和数百万旅客始终处于紧绷状态,没人能预料到下一个被取消的航班是否会影响自己的行程,这场感恩节前夕的航班 “瘦身” 风暴,正以不可阻挡之势蔓延开来。



双重重压下的空管系统困境

航班大规模削减的背后,并非简单的运力调整,而是美国空中交通管制系统早已不堪重负的集中爆发,这场危机的根源,是政府停摆的直接冲击与系统长期积弊的双重叠加。

截至目前,联邦政府停摆已持续 36 天,刷新了美国历史最长纪录,1.3 万名空中交通管制员与 5 万名安检人员被迫在无薪状态下坚守岗位。

他们中的许多人是家庭经济支柱,收入中断让他们不得不直面房贷、车贷、子女教育费用等现实压力,生活陷入两难境地。

更严峻的是,全美当前已面临约 3000 名空中交通管制员的短缺,人员缺口让原本就繁忙的管制工作雪上加霜。



比经济困境更让空管人员难以承受的,是专业尊严的崩塌与信任的彻底瓦解。

这些被誉为 “天空守护者” 的专业人士,曾以自己的职业为荣,凭借精湛的技术和高度的责任心保障着每一架航班的安全起降。

但如今,最基本的劳动契约被打破,辛勤付出得不到应有的回报,长期无薪工作让他们的职业认同感逐渐消磨。

有资深管制员坦言,现在的工作状态如同 “自愿工作的奴隶”,每天在管制塔台盯着雷达屏幕时,不仅要承受高强度的工作压力,还要分心担忧家庭的财务状况,注意力难以完全集中。

当规章制度失去了应有的约束力,当专业付出得不到尊重,即便是最严格的操作流程,也难以完全规避人为失误的风险。



事实上,美国空管系统的脆弱性早已埋下隐患,此次停摆不过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2023 年的一项研究数据显示,全美 26 个最关键机场中,有 20 个的人员配置低于 85% 的最低标准,意味着在正常情况下,系统就已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

今年春季,纽瓦克自由国际机场的通信中断事件,曾导致区域空管系统一度瘫痪,成百上千的航班被迫改道或延误。



而华盛顿里根国家机场附近发生的军用直升机与客机相撞事故,造成 67 人遇难的惨剧,调查报告明确指出 “系统性人员疲劳” 是重要诱因。

这些用教训甚至生命换来的警示,并未得到足够重视,人员配置不足、设施老化等问题长期存在,让空管系统如同一件布满裂纹的瓷器,稍有外力冲击便面临碎裂风险。

如今,政府停摆的持续发酵,让本就脆弱的系统彻底陷入困境,航班削减也成为无奈之下的必然选择。



无处遁形的全方位冲击

航班削减的涟漪效应,正从机场大厅向社会肌理全方位扩散,既打乱了普通人的团聚计划,也给美国经济蒙上厚重阴影。

自政府停摆以来,已有超 320 万旅客因空管短缺遭遇航班延误或取消,仅 10 月 31 日单日受影响旅客就达 30 万。

华盛顿里根国家机场平均延误时长高达 45 分钟,纽约地区机场也普遍出现 30 分钟以上延误,值机柜台前排起的长队、服务热线里的忙音,成为这个出行季最刺眼的注脚。



为缓解旅客不满,至少两家主要航空公司紧急推出退改手续费豁免政策。

FAA 也持续施压航司优化运力调配,但在持续收紧的航班总量面前,这些措施终究只是杯水车薪。

对依赖航空出行的家庭而言,这场危机直接击碎了感恩节团聚的期待。

有人提前数月订好机票,却在出发前夜收到航班取消通知;有人为赶在节前抵达目的地,被迫辗转多个机场换乘,行程成本大幅增加。

而旅游业首当其冲遭遇重创,感恩节假期本是美国旅游旺季,酒店预订、景区门票、当地消费等相关产业链,都因航班削减面临订单退改潮,小型旅游企业甚至面临现金流断裂的风险。



民生的困扰背后,是宏观经济的连锁震荡。

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预测,此次停摆将导致 2025 年第四季度 GDP 年增长率下降 1 至 2 个百分点,停摆 4 周的经济损失已达 70 亿美元,若持续 8 周损失将翻倍至 140 亿美元。

这一损失不仅涵盖联邦雇员的工资缺口、公共服务中断的隐性成本,更包括市场信心下滑引发的投资收缩。



而航空货运受限带来的影响更隐蔽且深远,在现代即时库存管理体系下,航空货运是高端制造业零部件、生鲜产品及紧急医疗物资流通的生命线。

10% 的运力削减直接导致物流延迟、仓储成本飙升,进而推高零售价格,让本就面临通胀压力的民众雪上加霜。

从民生出行到产业运转,这场由政治僵局引发的航空危机,已让整个社会付出沉重的经济代价。



跨领域风险的全面预警

航班削减的表象之下,是美国政治僵局的持续发酵,这场危机已从民生经济领域蔓延至国家安全与公共治理层面,释放出多重危险信号。

中情局副局长公开警告,政府停摆的持续将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严重风险,部分依赖联邦经费的关键情报行动已面临资金枯竭的困境。

更令人忧心的是,交通部长肖恩・达菲曾发出极端预警,若停摆状况进一步恶化。

FAA 可能被迫关闭全国空域,这将对航空业造成毁灭性打击,甚至引发全球航空旅行的连锁反应,其后果不堪设想。



这些风险的根源,直指华盛顿持续已久的政治博弈。

此次政府停摆已刷新美国历史最长纪录,背后是两党在预算法案上的严重分歧,交通部长在社交媒体上发布 AI 生成图片,将责任完全归咎于国会民主党人,进一步激化了党派矛盾。

当政治博弈凌驾于公共利益之上,联邦政府的治理能力被严重削弱,原本应服务于民众的政治机器,沦为党派斗争的工具,而普通民众、企业和整个社会,却不得不为这场僵局买单。



面对日益严峻的局势,FAA 推出的应对措施显得杯水车薪,更暴露了长期存在的治理短板。

向退休人员提供现金奖励以鼓励留任,看似是应急之策,实则暴露了空管人才梯队的严重断层。

在职业生涯黄金时期未能获得应有待遇与尊重的管制员,如今成为临时 “救火队员”,难以从根本上解决人员短缺问题。

而加大航空管理局学院的招募力度,同样治标不治本,培养一名合格的空中交通管制员需要数年时间,远水解不了近渴。

政治僵局迟迟未破,应急措施收效甚微,这场航空危机已不仅仅是一次行业困境,更是对美国政治体制与公共治理能力的严峻考验,其后续影响仍在持续发酵。



结语

一场创纪录的政府停摆,一场大规模的航班削减,让美国感恩节的天空充满阴霾。

这场危机从未只是航空业的独角戏,而是政治僵局、系统积弊与民生经济的多重共振。

从空管人员的无薪坚守到旅客的出行困境,从企业的经济损失到国家安全的潜在风险,政治博弈的代价最终由每一个普通人承受。

现代社会的运转依赖于系统的协同与信任,当专业主义让位于党派斗争,当公共利益沦为博弈筹码,再精密的交通网络也会陷入混乱。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鉴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安徽老板套现5000万,钱都没揣热乎,就被有关部门带走了

安徽老板套现5000万,钱都没揣热乎,就被有关部门带走了

壹只灰鸽子
2025-11-04 23:30:31
深夜突发!美股大跳水,英伟达、特斯拉等集体暴跌,比特币大跌,金价拉升!特朗普,最新宣布

深夜突发!美股大跳水,英伟达、特斯拉等集体暴跌,比特币大跌,金价拉升!特朗普,最新宣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8 00:49:06
他50岁才知道自己是双性人!出生阴道被缝,长大后每月肚痛,他以为是岔气...

他50岁才知道自己是双性人!出生阴道被缝,长大后每月肚痛,他以为是岔气...

英国那些事儿
2025-11-07 23:29:14
印媒指出福建舰严重设计缺陷! 这回没瞎说: 福建舰确实存在这问题

印媒指出福建舰严重设计缺陷! 这回没瞎说: 福建舰确实存在这问题

福建平子
2025-11-03 10:21:52
广东一保安和AI聊天近6个月,打印出50万字聊天记录要讨说法:我以为它说的话、发来的签约协议都是真的……

广东一保安和AI聊天近6个月,打印出50万字聊天记录要讨说法:我以为它说的话、发来的签约协议都是真的……

观威海
2025-11-07 18:22:03
年薪5400万,带队打到西部垫底!一手好牌被打烂,这笔交易亏大了

年薪5400万,带队打到西部垫底!一手好牌被打烂,这笔交易亏大了

老梁体育漫谈
2025-11-08 00:45:08
陈布雷得知地下党女儿被捕,竟要求毛人凤立即枪毙,此举反救她一命

陈布雷得知地下党女儿被捕,竟要求毛人凤立即枪毙,此举反救她一命

宅家伍菇凉
2025-11-06 10:05:03
16场0球0助!7000万巨星断崖下滑,英超豪门成冤大头,曼联看笑话

16场0球0助!7000万巨星断崖下滑,英超豪门成冤大头,曼联看笑话

阿泰希特
2025-11-07 10:32:33
我调任市长参加恩师寿宴,被昔日校花女友和她的局长老公当众羞辱

我调任市长参加恩师寿宴,被昔日校花女友和她的局长老公当众羞辱

萧竹轻语
2025-11-06 14:18:15
哪些弦外之音是你多年后才醒悟的?网友:好多都没听出来,没眼力

哪些弦外之音是你多年后才醒悟的?网友:好多都没听出来,没眼力

带你感受人间冷暖
2025-11-05 00:05:16
辽篮垃圾时间狂揍天津!打得对手单节拿4分,都怪全运会奇葩规则

辽篮垃圾时间狂揍天津!打得对手单节拿4分,都怪全运会奇葩规则

嘴炮体坛
2025-11-07 18:53:46
山姆退卡潮愈演愈烈!阿里高管遭全网抵制,员工哭诉天塌了

山姆退卡潮愈演愈烈!阿里高管遭全网抵制,员工哭诉天塌了

吃瓜局
2025-11-06 20:33:10
英伟达CEO黄仁勋评马斯克建芯片厂计划:你很难达到台积电的水平

英伟达CEO黄仁勋评马斯克建芯片厂计划:你很难达到台积电的水平

IT之家
2025-11-07 22:21:10
还有60天,第一批新能源车主将成为时代的眼泪!

还有60天,第一批新能源车主将成为时代的眼泪!

三农老历
2025-11-07 10:01:36
霍思燕,这体格有一种珠圆玉润的健康美

霍思燕,这体格有一种珠圆玉润的健康美

小椰的奶奶
2025-11-05 13:59:32
博士人设崩塌!医院副院长与美女主任风波,17分钟视频引3大疑问

博士人设崩塌!医院副院长与美女主任风波,17分钟视频引3大疑问

好贤观史记
2025-11-07 09:13:35
我国第三代防空武器系统总设计师张福安逝世,曾长期隐姓埋名为国奉献

我国第三代防空武器系统总设计师张福安逝世,曾长期隐姓埋名为国奉献

澎湃新闻
2025-11-07 19:30:26
演都不演了!陈芋汐夺冠破体坛记录,恶心的事发生了,还不止一件

演都不演了!陈芋汐夺冠破体坛记录,恶心的事发生了,还不止一件

好贤观史记
2025-11-07 10:53:08
官宣!欧洲豪门主帅下课,曼联两名冠军主帅,有望下轮欧冠碰面

官宣!欧洲豪门主帅下课,曼联两名冠军主帅,有望下轮欧冠碰面

嗨皮看球
2025-11-07 18:33:30
何赛飞上综艺,说话太直接,刘嘉玲被无言以对,宁静不敢吱声

何赛飞上综艺,说话太直接,刘嘉玲被无言以对,宁静不敢吱声

瓜汁橘长Dr
2025-11-07 16:45:19
2025-11-08 08:40:49
娱乐的硬糖吖
娱乐的硬糖吖
娱乐硬糖吖
105文章数 2543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福建舰入列消息刷屏 美媒对其达到的技术高度表示赞叹

头条要闻

福建舰入列消息刷屏 美媒对其达到的技术高度表示赞叹

体育要闻

是天才更是强者,18岁的全红婵迈过三道坎

娱乐要闻

王家卫的“看人下菜碟”?

财经要闻

荷兰政府:安世中国将很快恢复芯片供应

科技要闻

75%赞成!特斯拉股东同意马斯克天价薪酬

汽车要闻

美式豪华就是舒适省心 林肯航海家场地试驾

态度原创

艺术
旅游
手机
本地
公开课

艺术要闻

Eric Drummond:加拿大90后年轻画家

旅游要闻

河南多家景区发布公告:今天,这些人可免费游园、看演出!

手机要闻

iPhone18 Pro系列新进展:可变光圈+透明后盖,还有啥惊喜?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