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9日,新华网发布《为何买了车位,还要交车位管理费》一文,随后被多家媒体转载,其中更包括《人民日报》网络平台于11月2日的转发。
![]()
网络
《人民日报》公众号截图
![]()
《人民日报》公众号截图
一些物业从业者看到后彻底"高潮",在自媒体上以"人民日报报道"为名疯狂传播,仿佛终于为重复违规收费找到了"尚方宝剑",试图将一根"鸡毛"舞成"令箭"。这种狂欢,与当年物业行业将"保安"改称"秩序维护员"以规避监管的套路如出一辙——2008年,中物协一纸通知,要求保安人员改称"秩序维护员",美其名曰"更符合服务定位",实则通过偷换概念规避《保安服务管理条例》的监管要求:既无需办理保安备案,又可规避保安员持证上岗规定,还能以更低薪酬招聘人员。这种"换汤不换药"的操作,与今日借权威媒体为重复收费正名的伎俩,堪称一脉相承的"制度性投机"!
一、伪公平论:混淆视听的"精致谎言"
这篇“大有来头”的文章中所谓"对无车业主不公平"的说法,完全站不住脚。其一,地下车库与电梯、游乐场同属小区公共配套设施,其运维成本依法已计入物业费。低层业主不乘电梯、无孩家庭不使用游乐设施,物业费中仍包含这些项目的维护费用——为何唯独车位管理费需单独剥离?其二,根据《物业服务收费管理办法》第十一条和许多小区的《前期物业服务合同》(注意是“合同”,不是“协议”),物业费明确包含"共用设施设备的日常运行、维护费用"。地下车库的照明、保洁、安保等成本,早已通过物业费覆盖,再收车位管理费实属重复收费。 这种"公平"论调,本质是物业为二次收费编织的遮羞布。
二、服务重叠:物业无法自圆其说的铁证
具体来说,车位管理费的重复性体现在以下三个层面:
1. 人员成本的重复计算小区保安和保洁人员的工作范围是覆盖整个小区的,包括地下车库。他们并不会因为在地下车库工作就获得额外工资。举个例子:张师傅是小区保安,他白天巡逻小区地面,晚上也负责车库安全;李阿姨是保洁员,她既要打扫楼道,也要清理车库。这些人员的工资已经包含在业主支付的物业费中,物业再收车位管理费,相当于让业主为同一批人的工作支付两次费用。
2. 能源消耗的重复收费地下车库的照明、通风等用电,属于小区公共能耗的一部分。根据规定,公共能耗费用是计入物业费由全体业主分摊的。这就好比家里的电费:你不会为客厅的灯交一份电费,再为厨房的灯交另一份电费。车库的电灯和小区路灯用的是同一个电路系统,费用已经通过物业费收取过一次。
3. 设备维护的双重收费车库的消防系统、排水系统、监控设备等都是小区整体系统的一部分。比如排水系统,车库的积水最终是排入小区的主排水管道;消防系统更是连为一体的。这些设备的维护费用在物业费中已经计提,再次收取车位管理费纯属巧立名目。
法律层面,《物业服务收费管理办法》第十一条明确规定物业费包含"共用设施设备的日常运行、维护费用"。地下车库作为小区共用设施,其运维成本理应包含在物业费中。如果物业坚持要收车位管理费,就必须拿出证据证明:他们为车库专门雇佣了另一批保安、保洁;车库有单独的电表并独立缴费;车库设备有独立的维护团队和预算——而这些都是天方夜谭。
三、权属归位与业主自治
这个问题的根源在于权属不清和程序失范。
首先,要明确"地下车库是谁的"根据多个法律文件(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地下车库是利用小区地基等业主共有部分建设的,属于全体业主的配套设施。
·税务证据:开发商在报税时,往往把车库成本作为小区配套设施进行抵扣,这等于承认了车库属于全体业主
·规划证据:车库没有独立的规划许可证,说明它不是一个独立的产权单位
·维修基金:车库的大型维修动用的是业主的维修基金,而不是开发商单独出资
其次,无论地下车库权属归谁,单独从地下车库的运维费用支出是否包含在物业费中,就可以确定是否重复收费。即使收费,收费必须经过合法程序:
1.权属决定收益权:既然车库属于公共配套设施,那么产生的任何收益(包括管理费)都应该归全体业主所有,存入公共收益账户
2.程序必须合法:是否收费、收多少、怎么用,必须由业主大会投票决定。而不是物业公司或建设建设说算了,然后装进他们的腰包。
结语:勿让"鸡毛"成"令箭"
物业公司若继续以"服务费"之名行重复收费之实,终将激化矛盾、失信于民。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唯有回归法律本源、尊重业主权利,才能终结这场"合法外衣"下的慢性收割。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