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衰老的躯壳、缺席的席位、逝去的年华,在11月7日晚的舞台上温柔交织。皮娜·鲍什的《交际场:回响1978》于上海国际舞蹈中心翩然启幕,完成其亚洲首演,亦是中国唯一一场生命的邂逅。47年光阴流转,当年首演的20位舞者中,有9位再度归来——最年长的已80岁,最年轻的亦过古稀之年。这群白发舞者以依然炽热的身体,在申城的夜空下为这部作品续写了完整的生命史诗。
这部跨越时空的杰作源自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委约制作,更凝聚了英国萨德勒之井剧院、皮娜·鲍什基金会与乌珀塔尔舞蹈剧场等国际机构的共同心血。“多年来,艺术节与萨德勒之井剧院以艺术为舟,将海外优秀舞作渡向中国。”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总裁李明说,“正是这份相知相惜,让我们有勇气共同孕育如此宏大的艺术梦想。艺术节始终致力于通过深度国际合作,将世界级重磅作品率先引入亚洲舞台,让艺术成为跨越边界的对话之源。”
经典回响,与青春共舞
作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舞蹈家与编舞家之一,皮娜·鲍什创作了40多部作品。1978年,《交际场》首演,乌珀塔尔皮娜·鲍什舞蹈剧场的20位舞者,以极简而重复的动作层层堆叠情绪,构建出一个开放的表达空间。此后,《交际场》还衍生出“青春版”“老年版”等多个版本,映射不同时代与身体状态。
![]()
“我看过无数遍《交际场》,但首版是独一无二、最特别的。这些熟悉的舞者都曾陪伴过我的母亲,期待他们重聚舞台。”德国皮娜·鲍什基金会创始人所罗门·鲍什说,《交际场》已持续上演近半个世纪,始终尊重首版,因此带有副标题“一部皮娜·鲍什的作品”。而《回响1978》则以另一种方式去接近经典。
项目启动后,一连串工作接踵而至——找资金、找演员、找观众。所罗门·鲍什给一位位首版舞者打去电话,所有人第一时间的反应都是迟疑、犹豫,甚至拒绝。“他们总有各种各样的理由,直到梅丽尔·坦卡德站了出来。”
自1999年起,梅丽尔·坦卡德一直在教授《交际场》,将这部作品传递给青少年和舞者。“这是一部伴随我一生的作品,但再次站上舞台表演它,又是另一回事。”梅丽尔向所罗门提议,从皮娜·鲍什基金会的档案库中找出早期的影像资料。“我观看了《交际场》的首演录像,被那种真诚质朴的风格深深震撼。它是超越时代的,充满现代感与人性的温度。”
![]()
“那些影像,让我们这些已经老去的身体重新获得了活力。身体与精神被自己年轻时的形象具象化,这种感受令人惊叹。”于是,一个“与青春共舞”的念头在梅丽尔心中萌生。“或许可以邀请几位原版表演者,重新剪辑这些珍贵影像,再结合现场舞美与灯光技巧,共同完成一部作品。”
舞迹重燃,与岁月对话
梅丽尔开始给散居各地的老同事们打电话,询问谁愿意并且仍有体力,参与《交际场》的复排项目。
“我对她说:‘梅丽尔,我老了。原版三个小时的舞蹈,我现在实在撑不了那么久。’”接到电话时,79岁的约翰·吉芬最初是抗拒的。但梅丽尔所描述的“与青春共舞”,唤起了他对往昔的回忆。“排练《交际场》时,皮娜曾反复叮嘱我,要在舞台上成为‘人’,成为‘自己’,而不是被舞蹈技巧武装起来的‘怪兽’。”约翰渐渐释然,“重新站上舞台,我不会刻意模仿30岁时的动作,因为身体已无法承受高难度技巧的负担。我会立足当下,与当年的自己对话——这是一种很奇妙的体验。”
![]()
《交际场:回响1978》依然以皮娜·鲍什的首演版编舞为基础,梅丽尔·坦卡德身兼导演与演员两职。她巧妙地将原版三个小时的演出缩短了50分钟,不再追求令人喘不过气的动作密度,而是更注重停顿与留白。当九位年长舞者在舞台上缓缓踱步,依次坐进排列整齐的木椅时,那些曾被其他舞团成员填满的座位依然空着……通过这样一种纪念性的表达,作品呈现出永恒的爱与情感。
“回到47年前曾扮演的角色,感觉有些奇妙——仿佛一切都已经改变,却又什么都没变。有趣的是,现在的我反而更加松弛。”舞者安·玛汀分享道,“再次与老同事们相聚,是一种强烈而深厚的情感联结。排练中,我们会因为年龄增长而再也做不到的动作放声大笑。”舞者阿瑟·罗森菲尔德则感叹:“47年过去,当音乐再次响起,它依然在你的身体里流动。你仍然记得,仍然懂得。”
![]()
“中国制造”,与世界同步
《交际场:回响1978》延续了首版标志性的舞美设计——一个由三面高墙构建的老式舞厅。若将原装布景从德国运至中国,不仅运输成本高昂,还会影响该作品在欧洲的其他演出安排,项目洽谈初期,中方就决定依托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舞美工厂及置景团队,在国内完成全部舞美场景的制作。
为确保布景在结构、质感与细节上还原首版效果,演出主办方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剧场与外方进行了多轮线上沟通,并两次邀请欧洲技术人员飞抵上海,与本地置景师深入交流。“外方对舞美置景的要求极为细致,例如墙体衔接处须呈现出‘被烟熏过、被灰尘沾染过的岁月痕迹’,且效果必须自然不着痕迹。他们甚至从德国乌珀塔尔舞蹈剧场寄来一小片原始木料样本,供我们的绘景师精准调配色彩,力求分毫不差。”剧场副总经理兼节目总监陈理透露,整个舞美从对接、制作到最终完成,耗时超过4个月。
![]()
《交际场:回响1978》装台期间,舞团技术总监米哈伊·贝凯希对置景赞不绝口:不仅完美复刻了原版舞美结构,还采用了更轻便的材料,使装台过程比预期更加顺利高效。他坦诚表示,以往更多认为“中国制造”具备成本优势,而在这次合作中亲身感受到中国舞美制作的工艺水准专业且严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