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第一创业(002797.SZ)全资子公司第一创业证券承销保荐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一创投行)因在鸿达兴业2019年可转债项目中涉嫌持续督导业务未勤勉尽责,而被中国证监会处罚。
据《摩斯观市》不完全统计,自2024年以来,第一创业已累计收到3张罚单。这反映出公司在核心业务领域的内部控制和合规管理仍需提升。
业务层面,第一创业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增长主要依赖金融工具投资收益,该收益占营收超过40%,成为公司收入的核心支撑。公司交易性金融资产规模降低,但投资收益出现增长,这背后是第一创业增加股票类高风险自营投资,虽然换取了高收益但也增加了业务风险,同时加大了业绩的波动性。
01连收罚单,保荐业务遭立案调查
2025年10月31日,第一创业全资子公司第一创业证券承销保荐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一创投行)收到中国证监会的《立案告知书》,因在鸿达兴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鸿达兴业)2019年可转债项目中涉嫌持续督导业务未勤勉尽责,中国证监会于10月29日决定对一创投行立案调查。
该项目背景为,鸿达兴业此前因擅自变更募集资金用途、多年定期报告虚假记载等严重信披违法被重罚1850万元,鸿达兴业的实际控制人周奕丰被终身市场禁入,而一创投行作为该可转债项目的保荐及持续督导机构,其执业责任被监管追溯。第一创业方面称,目前公司及一创投行经营正常,将配合调查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这已经不是第一创业去年以来的第一张罚单。据《摩斯观市》不完全统计,自2024年以来,第一创业已累计收到3张罚单。
具体来看,2024年4月10日,一创投行及尹航、姚亚良、郑旭楠三位保荐代表人,在推荐新锦动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新锦动力)2022年9月提交的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申请时,存在违规行为。
深交所于2023年1月18日审核通过该申请后,新锦动力于2023年1月30日披露其实际控制人李丽萍的股份已被司法冻结,但一创投行及保荐代表人未按规定及时报送会后事项、更新申请文件,经督促后仍未完成更新。
最终新锦动力于2023年10月向深交所申请撤回上市申请,深交所对相关机构及人员采取书面警示的自律监管措施。
2025年1月10日,第一创业因私募资产管理业务存在多项违规,被深圳证监局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经查,深圳证监局发现其具体违规问题包括部分资产管理计划净值化管理不完善、部分资产管理计划信息披露不充分、投资标的库调整不及时,以及部分主要业务人员薪酬递延支付不到位等。
02 加大高风险资产投资,业务风险加大
业绩表现上,2025年前三季度,第一创业整体业绩保持可观增速,营业总收入达29.85亿元,归母净利润7.71亿元。
从收入构成看,公司收入增长高度依赖三大业务板块,分别为金融工具投资收益(证券公司运用自有资金进行投资所获得的收益,主要来自于自营业务)、资管业务和证券经纪业务。
具体来看,金融工具投资收益为11.98亿元,占营收比重40.12%,是第一大收入来源;资管业务净收入6.54亿元,占比21.91%;证券经纪业务净收入4.13亿元,占比13.85%,三大业务合计贡献超75%的营收。
金融工具投资收益成为第一创业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的核心收入,但这背后是公司加大了高风险资产的投资,以谋求更高收益,但也同时增加了业绩的波动性,业务风险加大。
从资产端看,核心投资资产规模呈收缩趋势。2025年三季度末,公司交易性金融资产余额167.64亿元,较2024年末的186.91亿元大幅下降10.31%。
值得注意的是,投资资产存在一个结构的变化。“自营非权益类证券及其衍生品/净资本”(用于衡量和限制券商在非权益类自营业务上的风险规模)比例从197.94%降至172.63%。而2025年三季度,公司“自营权益类证券及其衍生品/净资本”(核心监管比率,用于衡量和限制券商在权益类自营业务上的风险规模)比例升至48.86%,较2024年末提升6.94个百分点,已逼近50%的监管预警线。
可以看出,第一创业在自营投资方面,调整了投资策略,总体投资资产规模进行了收缩,但降低了债券等非权益类资产配置,增加了风险更高的股权类权益资产的配置。
从收益端看,第一创业2025年前三季度投资收益实现了同比高增。2025年前三季度投资收益为11.98亿元,同比增长31.64%。虽然第一创业短期放大了收益,但资产组合的风险也随着权益类资产配置提升而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公司曾因金融资产风险暴露,信用减值损失同比激增1135.25%,而2025年三季度仅计提-741.62万元减值转回,这种“减值调节”可能掩盖了高风险资产的潜在损失,导致投资收益质量被高估。
投资资产规模的收缩,具体可从细分资产看出。2025年三季度末,公司买入返售金融资产(短期借贷行为,常见业务形式有股票质押式回购,存在信用风险)余额为3.23亿元,较2024年末的5.72亿元大幅下降43.57%。
核心信用业务“融出资金”(以融资融券为主)则存在扩张节奏。2025年一季度达80.63亿元后,二季度环比收缩4.82%至76.74亿元,导致上半年整体同比增速仅1.11%(较2024年末75.90亿元),三季度回升至90.70亿元,较2024年末实现19.5%的同比增长。
作者 | 摩斯姐
来源 | 摩斯观市(MorseView)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