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AI最疯狂的举国体制

0
分享至



极限

美国在人工智能(AI)领域,吸金能力无人能敌。

在英伟达等公司的带动下,纳斯达克指数一路冲天,和美国金融的巨大繁荣。而几个大的人工智能公司Anthropic、Google、OpenAI 和 xAI开发的大语言模型,也在一路高歌猛进。

尤其在物理、化学和生物学领域的难题上的表现(最近有一项AI炒股比赛,ChatGPT垫底,中国的DeepSeek登顶,表现最佳),甚至超越了博士级科学家。


从市值上来说,美国前几家顶尖的人工智能和芯片巨头的总市值,就已超过整个中国股市。

在巨大的吸金效应下,全球大量的人工智能专家、人才,以及相关的资本,也都越来越多集中到美国。

然而,也有很多问题,是纳斯达克指数难以解决的。

最近却有美国专家认为,美国的人工智能发展模式正接近极限,再不转变发展模式,恐怕很难再有更高更大的突破,甚至弄不好,还可能会拖垮本来前景大好的美国人工智能产业,让中国超过去。

为什么这么说呢?

按老美的专家分析,现在美国人工智能产业,主要还是靠巨大的金融繁荣(或者说泡沫)之下,私人资本逐利动机或市场机制驱动的,这对投资人和纳税人来说当然是好事,但这种模式有它难以突破的极限边界。

比如我们都知道的电力问题,就是当下的美国难以解决的。

开发和使用人工智需要大量计算机芯片、数据中心,而这些芯片、数据中心会消耗巨额能源,因此美国需要建立更多的电力基础设施,可这些基础设施往往耗资巨大、建设和回报周期长,非一般私企所能承担。

Anthropic的一项分析估计,到2028年,美国仅因人工智能就需要新增500亿瓦特的发电量——大致相当于整个阿根廷目前的用电量。到那时,数据中心的耗电量可能高达美国总发电量的12%。

若无更多电力供应,人工智能的建设将陷入停滞。亚马逊首席执行官安迪·贾西也说,电力或成为美国人工智能进步的"最大制约"。

最近微软CEO萨提亚·纳德拉在BG2播客节目中也提到这点:尽管英伟达的GPU芯片供应充足,但由于电力短缺和相关基础设施的不足,导致大量芯片无法投入使用,只能在仓库里“吃灰”。


除了电力基础设施,安全问题,也是当前的美国企业难以解决的。

包括山姆·奥特曼、伊隆·马斯克等诸多AI前沿的企业家都曾经说过,人工智能技术上的突破,很有可能会是人类又一次颠覆性技术革命浪潮,往小了说会像当年互联网一样彻底改变人类的生活、沟通和生产方式,往大了说可能改变整个人类的生存命运。

如此重大的技术革命浪潮,当然要抢在前头、引领全球,否则,美国的领导地位将彻底丢失,沦为二流小国,甚至国家安全都可能不保。

既然如此重要,那就必须注重技术的安全、保密,不能让别国偷去了。

但是,据美国专家的说法,现在外国情报机构都想偷他们家宝贝的人工智能技术。比如谷歌据说就有个大国工程师,冒着巨大的风险,往国内走私先进的人工智能芯片、设计。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把技术保密、安全的责任,全部交给人工智能公司,显然是强人所难了。他们有他们的活要干。技术保密、预防国外间谍、抵御外国黑客攻击、审查国际人才等等这些事,一般的私营公司肯定干不了,至少干不好。

而鉴于人工智能技术极其重要、涉及国家安全,也不该让几个专注市场的企业负责。

再有,人工智能这东西不仅能带来很多的好处,比如编程、翻译乃至治疗疾病等,但与此同时这玩意也会带来很多难以预测的风险和伤害,而这也是只顾赚钱的私企无法解决的。

比如现在就有人担心,有朝一日,可能单个恶意用户就可能利用强大的人工智能设计出致命的新病原体、新式的致命的武器。

此外,人工智能技术还必然伴随人工智能技术必然带来的大规模失业、经济权力急剧集中,以及因模型和训练数据偏见在医疗保健等领域产生歧视等。

这些风险、伤害,对于高度金融化的人工智能企业来说,本着“科技向善”的理念,可以规避掉一部分。但大部分涉及全局性的风险,他们也是无能为力的。

比如最近,电商巨头亚马逊就宣布,计划裁减多达3万个岗位,约占其企业员工总数的10%,理由据说是人工智能大大增加了效率,不需要那么多人了。

——有人分析,过去,很多互联网公司本也不需要那么多人,但即使如此,他们还是愿意养着许多高学历的工程师,因为工程师的数量本身就是公司获得更多资本青睐的原因,但在人工智能时代,大家动辄谈的是囤了多少英伟达最先进的芯片,而不是工程师数量,所以工程师也就不吃香了。

总之无论如何,人工智能的发展必然伴随大规模的失业。而公司依据市场规矩该裁员裁员,他们才不会顾及那么多失业人群要如何生存、又该如何安置的问题。

以上三个理由,就是靠私人资本逐利动机或市场机制驱动的人工智能发展模式难以突破的极限、边界。

根据老美专家的说法,这些边界就像一个框,框死了人工智能所能达到的高度,如果不转换思路,不改变发展模式,美国的人工智能创新怕是要掉队,极有可能输给美国最大的竞争对手——中国。

而且,改变美国人工智能发展模式,已经颇为急迫了,需要立即、马上就转换。像能源,就是个非常急迫的难题。那应该怎么办呢?老美专家的建议是,尽快把政府引入人工智能创新领域,通过政企合作,突破人工智能发展极限。

简单来说,现在一些美国专家建议,发展人工智能不能纯靠市场机制,要靠举国体制。


举国体制

一直以来,经济学家有一个牢固到难以动摇的理论,以为美国的技术创新,都是私人企业驱动的,政府只要扮演一个“守夜人”的角色就好。

而这一观点,也在不断的受到怀疑与挑战。

比如,美国的创新药领先世界,然而大多数研发费用都来自联邦的拨款,由大学和研究所完成。而高度关注盈利结果的药企,则将绝大多数经费投向了市场推广,并且在竭力维持一个高昂的价格。

科技行业也是如此。

比如我们现在所知道的美国的历次重大技术革命,包括核武器与核能、太空旅行、雷达隐形系统、个人计算机和互联网,其实都是要么直接源自美国政府项目,要么依靠政府大量资助才得以发展的。

奥本海默领导“曼哈顿计划”,成功开发出了原子弹。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不知道的,大家可以去看看克里斯托弗·诺兰自编自导的《奥本海默》这部电影。


“曼哈顿计划”,动员了超过10万人参加,历时3年,耗资20亿美元。在顶峰时期,曼哈顿计划曾起用了53.9万人,总耗资高达25亿美元。组织者动员了大量高校科研人才、私企技术研发人员,以及政府提供的后勤、安全保障人员,各方配合才成功搞出原子弹的。

如此大规模的社会组织动员,一般的私企根本无力承担。

“曼哈顿计划”不仅造出了原子弹,还留下了价值14亿美元的财产,包括洛斯阿拉莫斯核武器实验室、橡树岭铀材料生产工厂和汉福特钚材料生产工厂等重要设施,为后来美国的核能技术开发留下了重要遗产。

依循同样的经验,冷战时期,美国为了和苏联在太空领域竞争,发起了包括水星计划、双子星座计划、阿波罗计划、天空实验室计划和航天飞机计划等多个大型太空科研计划。

其中最著名的阿波罗计划”,于1961年启动,至1969年7月20日,成功将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和巴兹·奥尔德林送上月球,实现了人类首次登月。该计划共进行了6次成功的登月任务,将12名宇航员送上月球表面。——无论真假,至少把苏联在太空领域的科研的心气整个拖垮了。

像马斯克搞的SpaceX,以及他整的“殖民火星”,很多人误以为是纯私企商业项目。其实不这是这样的,这种投入巨大而回报周期漫长甚至可能完全没有回报的科研攻关项目,背后的最大金主,不可能是私企,实际是美国政府养着的NASA。


2008年,SpaceX第四次尝试发射火箭,终于获得成功,但账上已没钱了,濒临破除,NASA尝试把为国际空间站提供补给、高达16亿美元的合同给了SpaceX,才将它从破产的边缘拉回来。

——过去,美国NASA一直就有跟大型私企合作的传统,很多订单都给了洛马、波音,只不过这些大企业跟NASA合作久了,慢慢官僚化,行动迟缓、成本高昂,是SpaceX给了NASA新的希望,激活了美国太空领域的一摊死水。

——SpaceX做得越来越好,现在有点“反客为主”的感觉,反过来“绑架”了NASA,让它不得不找自己合作。这让NASA感到了威胁。尤其2025年早期,马斯克混入特朗普政府,想要通过手中权力,让政府增加在太空领域的预算,让SpaceX得到更多政府订单,甚至想把自己的亲信安排到NASA当局长,特朗普没有满足他所有需求,结果两人爆发了冲突。

另外,除了太空领域,互联网技术,也是举国科研体制下的产物。我们都知道,前身是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ARPA)于1969年创建的世界上第一个计算机远距离封包交换网络,叫阿帕网。1983年1月1日,阿帕网停用原先的NCP协议,全面采用TCP/IP协议,标志着互联网的真正诞生。随后,阿帕网被分成军事网和民用网两部分,最终在1990年正式退役,但其技术遗产奠定了现代互联网的基础。

总之,美国重大科研攻关、颠覆式技术创新,多源自美国政府与私企合作的举国体制,充分体现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

通过举国体制搞出的重大科研成果,一开始一般都是为了军事目的,但很快就惠及民用了。像互联网、计算机、雷达,乃至像微波电话、早期电视网路、核磁共振器,甚至我们今天普遍使用的微波炉,最早都是美国举国体制下的产物。

美国科研的举国体制传统,到底是怎么形成的?我以前在一文中有过详细讲述,大家有兴趣可以点开看看,这儿就不再细说了。

显然,对于今天的AI产业,很多美国专家又想重启类似的举国科研体制传统。不过要重启这一体制,有一个条件——需要找一个“假想敌”。


假想敌

要从美国政府手里扣出钱去搞科研,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原因,是美国的政治制度、意识形态,是建立在自由竞争基础之上的,也就是说,大家都相信或认为,市场经济中的自由竞争,才能最快最经济地促进科学技术的创新,政府最好少掺和。

所以要说服政府,或者说服纳税人,拿出大量的钱和人力,在一定时间段内去支持某些技术的开发、研究,那就需要充分的理由。

像开发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之所以能够得到政府支持,是因为当时的种种情报显示,希特勒领导的德国纳粹政府,也正在搞原子弹研究计划,所以时间紧、任务重,如果不赶在纳粹之前研究出原子弹,那盟国很有可能输掉与纳粹的战争。

后来原子弹开发出来了,那些临时从各大院校、私企调过来的科学家,也就逐步解散、各回各家了。

像“阿波罗计划”之所以能成型,也是类似的情况。当时美苏冷战正酣,1957年,苏联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一号。

美国的科研界,以及各大媒体,纷纷惊呼苏联要赢了,把这颗人造卫星视为“自原子弹之后最重大的技术成就”,《新共和》杂志更夸张,把它说成是“哥伦布发现美洲”,还说“这个宇宙飞船证明了苏联在重大技术方面取得了绝对的优势。”这就是所谓的斯普特尼克时刻”。

像杨振宁的导师、美国氢弹之父爱德华·泰勒更跑去电视台鼓吹,说这颗卫星相当于“美国输掉了比珍珠港还要重要的战争”。


——泰勒不是第一次这么干了,原子弹研发出来后,当时领导开发任务的奥本海默主张解散队伍,但他不同意,鼓吹美国依然面临“致命危险”,说服美国政府继续加大力度搞氢弹研究。所以奥本海默做了美国“原子弹之父”,他就做了“美国氢弹之父”。

泰勒的名利心很重。1954年,受麦卡锡主义(美国的文化大革命)影响,奥本海默遭美国政府调查,包括杨振宁他们都对调查人员作证说奥本海默没有问题,只有泰勒不愿意在联合声明上签字,后来又提供了不利于奥本海默的证词。他这种行为,让他在科学界备受批评。

泰勒去电视鼓吹苏联斯普特尼克一号的危险,以及他晚年再次鼓吹"星球大战计划"等军事项目。他因此被人视为"战争贩子"。

不过必须清楚的是,泰勒这么干,也不能完全归咎于他个人的品性。从根子上说,这是美国的科研体制决定的。因为,他只有把对手说得足够危险、威胁足够大,才能撬动美国议会通过大型的科研计划,他本人才能有机会领导大型科研项目,才能赢得巨大的名利。

所以说,要启动美国科研的举国体制需要塑造“假想敌”,也必然会塑造出“假想敌”。

像“曼哈顿计划”,当初美国的情报机构、科研人员塑造出的“假想敌”,是纳粹在搞原子弹研制,但后来大量的事实证明,纳粹根本不具备研究原子弹的条件,也没有相关计划。实际上,这个信息,在“曼哈顿计划”火急火燎实施的过程中就已经被证实了,但领导该计划的高层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最终还是把原子弹研发出来了。

“阿波罗计划”也出现类似的情况,后来的事实证明,苏联发射的“斯普特尼克一号”卫星,根本不是了不得的大事,不具有任何军事威胁,非常简陋,就带着两个雷达发射器和4根天线。但美国媒体、智库、情报机构、科研人员乃至议会中的一些激进议员,却有充分的动机,去夸大苏联这颗卫星的威胁。

——这也是为何美国体制本质是“好战体制”的根源所在。因此,战争,巨大的威胁,才是这些美国媒体、智库、情报机构、科研人员和激进议员获得名利最好的机会。他们需要敌人,就算没有,他们也会“假想”出一个。

不用怀疑,今天在AI领域,也出现(或者说必然会出现)类似的情况:美国的私企、激进议员、科研人员、情报机构,又在塑造“假想敌”。只不过,如今的“假想敌”,已经从纳粹、苏联,变成了某东方大国。

之前,包括OpenAI的CEO山姆·奥特曼、马斯克在内的整个美国AI界,都很喜欢将AI类比成原子弹,尤其这个奥特曼,据说办公室墙头贴着奥本海默的照片,自诩AI界的奥本海默。在各类采访中,他曾多次夸大中国的威胁。


2025年7月23日,特朗普政府正式发布在AI领域的大型开发计划,叫《赢得AI竞赛:美国AI行动计划》,该行动计划围绕加速AI创新、建设AI基础设施、引领国际AI外交与安全三大支柱展开,包含90多项具体政策行动。

其中,基础设施建设中的"星际之门"项目:OpenAI、软银和甲骨文联合启动5000亿美元的AI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首期1000亿美元已投入使用。

还有数据中心建设,前段时间《纽约客》发了一个文章,说现在“从美国任何城市出发,几乎往任何方向行驶,很快你就会到达一个数据中心——一个从平整土地上拔地而起的巨大白色盒子,两侧是发电机,像监狱院子一样被围起来。

人工智能数据中心,俨然已经是美国的新工厂。自2022年ChatGPT推出以来,它们就以惊人的度倍增。

结语

现在的美国AI界,实际并存着两种完全相反的气候,可谓是冰火两重天。

一方面,是不断有专家跳出来警告,AI的投资泡沫已经相当严重,即将破灭。

美国前七大科技公司(苹果、微软、英伟达、Alphabet、亚马逊、Meta、特斯拉)的权重,占该纳斯达克100指数总市值的约40%,贡献了标普500指数70%的涨幅,形成"七巨头绑架市场"的危险格局。

麻省理工学院研究显示,生成式AI投资在95%的机构中几乎没有带来任何回报,只有5%的集成AI试点项目创造了数百万美元的价值。2025年,微软、亚马逊、谷歌、Meta等公司2025年预计将砸下3200-3700亿美元,占全美AI总投资的80%左右,但收入增长远没有跟上。

再有就是,AI公司、云计算服务商、芯片供应商之间形成的循环投资,也像左脚踩右脚不断推高彼此的股价:英伟达向OpenAI投资最高1000亿美元,支持其AI基础设施建设;OpenAI用这些资金向甲骨文购买云服务,签署3000亿美元的算力租赁协议;甲骨文为提供这些服务,需要向英 伟达采购大量GPU芯片,资金回流到英伟达。

一个比2001年互联网泡沫危机更大的危机,预计很快就要到来。各大科技公司因AI投资市值不断飙升的同时却在大量裁员的现象,只怕会愈演愈烈。

但另一方面,很多人又嫌现在AI还够热、不够烫。

我们前面说过,尽管AI的泡沫已经如此严重,可包括美国的议员、情报机构、AI公司的领导者在内,却依然在疯狂地鼓吹AI有多么多么重要,以及对手有多么危险,因此需要政府亲自下场,需要尽快成立举国体制,为本已经火热、滚烫的AI市场,再添加一把柴火,再撒上汽油。

这两个方面,看起来相当矛盾,但又似乎也合理。

历史的经济、金融泡沫都是类似的,即使有人已经感知到了危险,但人类的疯狂、非理性总是会重复一句话:“这次不一样”。古斯塔夫·勒庞在《乌合之众》一书中说,“群体只会干两种事——锦上添花或落井下石” ,而从来不知道“适可而止”为何物。

所以自求多福吧。聪明人的做法是,离疯子远点。

作者:肖申克,蓝钻故事主笔。

部分参考资料:

1、The AI Grand Bargian:Whta Americ Needs to Win the Innovation Race,Ben Buchanan and Tantum Collins,Foreign Affairs

2、Information Overload:Inside the data centers that train A.I. and drain the electrical grid,Stephen Witt,The New Yorker

3、,左页,左页看世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聂远捧女儿出道,11岁聂子一发行第一首新歌,身材颜值不输沈佳润

聂远捧女儿出道,11岁聂子一发行第一首新歌,身材颜值不输沈佳润

山野卢员外
2025-11-09 16:21:02
警惕!网购电动自行车电池起火15人遇难 火灾现场披露

警惕!网购电动自行车电池起火15人遇难 火灾现场披露

环球网资讯
2025-11-09 09:32:09
35天减28斤!25岁女孩海岛求生赛吃老鼠、蜈蚣,将报名张家界荒野求生赛

35天减28斤!25岁女孩海岛求生赛吃老鼠、蜈蚣,将报名张家界荒野求生赛

潇湘晨报
2025-11-09 23:20:12
两位欧洲政要将同日访华!今年的中欧关系,怎么看?

两位欧洲政要将同日访华!今年的中欧关系,怎么看?

上观新闻
2025-11-09 19:56:17
90年代,为什么中国选择了VCD而不是DVD?

90年代,为什么中国选择了VCD而不是DVD?

创业者李孟
2025-11-09 00:52:34
全运会惊险一幕!天津队选手失误,险些撞到池壁,一旁山东队主教练吓坏

全运会惊险一幕!天津队选手失误,险些撞到池壁,一旁山东队主教练吓坏

新民晚报
2025-11-09 09:31:21
一场台风,让菲律宾看明白了,马尼拉时报发声:菲律宾人,回家吧

一场台风,让菲律宾看明白了,马尼拉时报发声:菲律宾人,回家吧

李子橱
2025-11-09 21:10:03
1换4,再见开拓者!杨瀚森交易大获成功,灰熊这次真捡到宝了

1换4,再见开拓者!杨瀚森交易大获成功,灰熊这次真捡到宝了

陈秣爱钓鱼
2025-11-09 23:21:30
亏损1.3亿、降薪50%!一代鞋王跌落神坛?网友:中产不穿穷鬼不爱

亏损1.3亿、降薪50%!一代鞋王跌落神坛?网友:中产不穿穷鬼不爱

财经八卦
2025-11-08 17:57:32
京东“国民好车”上市,10万元内唯一换电车型,此前7819万元天价竞拍者已悔拍

京东“国民好车”上市,10万元内唯一换电车型,此前7819万元天价竞拍者已悔拍

红星资本局
2025-11-09 21:24:09
爆冷丢分!皇马罕见被动,西甲关键战:阿隆索1举动,惹怒球迷!

爆冷丢分!皇马罕见被动,西甲关键战:阿隆索1举动,惹怒球迷!

话体坛
2025-11-10 02:02:11
祖副院妻子太漂亮了吧!一头秀丽的短发,温润尔雅,网友闹翻了…

祖副院妻子太漂亮了吧!一头秀丽的短发,温润尔雅,网友闹翻了…

火山诗话
2025-11-08 17:02:53
全运会吉祥物痛失本名 "大湾鸡"到哪都是显眼包

全运会吉祥物痛失本名 "大湾鸡"到哪都是显眼包

看看新闻Knews
2025-11-09 22:40:08
《繁花》后续影响来了!唐嫣被曝新剧延迟开机,杂志封面取消拍摄

《繁花》后续影响来了!唐嫣被曝新剧延迟开机,杂志封面取消拍摄

萌神木木
2025-11-09 15:35:42
三位勇士以一身伤痕,为14亿人辟出法治生路

三位勇士以一身伤痕,为14亿人辟出法治生路

深度报
2025-11-07 22:56:16
王毅最新照令人心疼:人明显老了,谁能接替他成为下一任外长?

王毅最新照令人心疼:人明显老了,谁能接替他成为下一任外长?

李昕言温度空间
2025-11-09 21:21:21
俄航空业遭重创,5位技术大佬同机坠毁,升机断尾后强行起飞!

俄航空业遭重创,5位技术大佬同机坠毁,升机断尾后强行起飞!

你食不食油饼
2025-11-09 16:47:07
北京传来悲痛消息!14亿国人的“守护者”去世了,一路走好!

北京传来悲痛消息!14亿国人的“守护者”去世了,一路走好!

小娱乐悠悠
2025-11-09 11:56:12
阳性率上升!除了流感,这种病毒也开始高发,鼻塞、流鼻涕、咳嗽…目前尚无特效药

阳性率上升!除了流感,这种病毒也开始高发,鼻塞、流鼻涕、咳嗽…目前尚无特效药

新民晚报
2025-11-08 18:35:20
第二个“恒大”出现!年营收7000亿,曾经是广东第一大民企

第二个“恒大”出现!年营收7000亿,曾经是广东第一大民企

墨印斋
2025-11-08 15:28:54
2025-11-10 03:24:49
蓝钻故事 incentive-icons
蓝钻故事
硬派家国故事
945文章数 90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科技要闻

黄仁勋亲赴台积电“讨要更多芯片”

头条要闻

陕西男子打晕妻子误以为已死 将人扔下土崖致其死亡

头条要闻

陕西男子打晕妻子误以为已死 将人扔下土崖致其死亡

体育要闻

他只想默默地拿走最后一亿美元

娱乐要闻

《繁花》事件影响:唐嫣工作被取消

财经要闻

10月CPI同比涨0.2% PPI同比下降2.1%

汽车要闻

钛7月销破2万 霜雾灰与青峦翠配色正式开启交付

态度原创

本地
健康
亲子
房产
教育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亲子要闻

宝妈必学,孩子防侵犯能力中的ACM为什么很重要?

房产要闻

封关倒计时!三亚主城 2.3 万 /㎡+ 即买即住,手慢无!

教育要闻

收藏!2026艺术类文化课录取分数线要求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