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1月6日,苏丹快速支援部队发表声明表示,同意关于在苏丹实行人道主义停火的提议。
对于快速支援部队的声明,苏丹武装部队暂未回应。
来源:央视新闻
1200万人在逃亡,2000万人饿肚子,70%医院被炸毁,苏丹内战居然这么惨烈!大数据显示:2024年苏丹人口约4940万,也就是说全苏丹每五个人就有两个人吃不饱。这是什么样的人间惨剧。
因为一场轰轰烈烈的阿克萨洪水行动,加沙的惨状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世人面前,每一次提起所有人都忍不住心头一紧,又感觉自己无能为力。
但在加沙之外,另一个人间地狱,却不为大众所熟知,所关注。
好的,朋友们,我们今天来聊一个国际新闻里时常被忽略,但情况却异常惨烈的目前正在世界上发生的另一场人道主义危机——苏丹内战。
你可能感觉它离我们很遥远,但了解之后,你会发现,这几乎是一个浓缩了所有悲剧要素的现代寓言。
为了避免大家的概念混乱,在进入苏丹的故事之前,我们先厘清几个基本概念:
1、苏丹于1956年1月独立为苏丹共和国。1969年尼迈里政变后改名苏丹民主共和国,1971年恢复原名,1985年再次改称苏丹共和国。
2、1956-2011年,南苏丹是苏丹共和国的一部分,属苏丹南部10州。
3、南苏丹共和国于2011年7月9日0时宣告独立,成为非洲大陆第54个国家。
4、我们经常听到的苏丹内战,早期是苏丹和南苏丹的内战,后来可能是苏丹内部或南苏丹内部的内战。而这一次因内战引发严重人道主义危机的是苏丹。
![]()
兄弟反目,首都一夜变战场
故事的开端,有点像黑帮电影。2023年4月,苏丹首都喀土穆的居民在清晨被战斗机的轰鸣和密集的枪炮声惊醒。
交火的双方,不是外来侵略者,而是这个国家最强大的两股武装力量——苏丹正规军,和叫做“快速支援部队”的准军事武装。
就在四年前,他们还是“亲密战友”,联手推翻了统治苏丹三十年的独裁者巴希尔。但共同的敌人倒下后,权力的蛋糕该怎么分,就成了大问题。
正规军想把这支拥有数万精兵、自成体系的“快速支援部队”收编麾下,而快速支援部队的首领赫梅蒂,靠着控制金矿和外部关系,早已不甘人下。
于是,曾经的兄弟部队,在首都街头用坦克和火箭弹,打响了争夺国家控制权的战争。
历史的幽灵,从未离去
这场内战的火药,早在一百多年前就由殖民者埋下了。
在英埃共管时期,英国为了便于统治,对苏丹玩了一手极其高明的“分而治之”。他们把北方和南方人为地隔离开来,北方推行阿拉伯文化和伊斯兰教,南方则鼓励传播基督教和英语,甚至限制南北之间的交流。
这就好比在一个家庭里,强行给双胞胎兄弟灌输完全不同的思想和身份认同,告诉他们:“你们不是一家人。”
结果1956年苏丹一独立,这个被强行拼凑在一起的国家就矛盾毕露。占主导的北方精英想要推行“阿拉伯化”,而南方则奋力反抗,由此拉开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内战序幕,并在2011年直接导致南苏丹分裂独立。
而今天的战火,又和另一段历史伤疤紧密相连——达尔富尔问题。“快速支援部队”的前身,正是在二十一世纪初达尔富尔冲突中犯下累累暴行的“金戈威德”民兵。
他们当年被中央政府用来镇压当地的非阿拉伯族群反抗。如今,这支武装羽翼丰满,掉转头来与中央政府争夺天下,在达尔富尔地区,历史的仇恨与现实的厮杀交织,让冲突变得更加残酷和复杂。
![]()
被世界遗忘的人道地狱
那么,现在苏丹是什么情况了呢?
简单说,国家已经被撕成了两半。正规军控制着东部和北部,而快速支援部队则拿下了包括整个达尔富尔地区在内的西部大片国土,甚至已经开始组建自己的“平行政府”,如今的苏丹正站在彻底分裂的悬崖边上。
而最惨的,永远是普通百姓。
这场冲突已经造成了这个星球上最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
饥饿成为武器:超过2000万人面临严重的粮食不安全,交战双方被指控故意阻挠粮食援助,将饥饿作为战争工具,部分地区已出现大面积饥荒。
流离失所的世界冠军:你可能无法想象,全世界规模最大的流离失所危机,不在乌克兰或加沙,而在苏丹。有超过1200万人被迫逃离家园,其中数百万人逃往邻国,相当于一个超大城市的人口全部在颠沛流离。
医疗系统崩溃:全国超过七成的医院被炸毁或关闭,霍乱等致命疫情在缺乏干净水源和医疗的难民营中肆虐。
然而,如此规模的灾难,在国际新闻版面上却鲜有踪影。为什么呢?一方面,俄乌战争、巴以冲突吸引了绝大多数的国际关注和媒体资源;另一方面,苏丹的战火使得记者和人道工作者极难进入,报道风险极高。
如果说俄乌是“兄弟打兄弟”,加沙是“历史恩仇录”,那么苏丹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夺权之战”。只不过以前是种族问题,现在是权力之争。
![]()
苏丹内战真的只是内战吗?
苏丹也好、南苏丹也好,看起来好像是历史根源不断激化内部矛盾的结果,但事实上,还有不少域外大国的大手在搅局。
阿联酋的军事支持:苏丹政府多次公开指责阿联酋为其对手快速支援部队(RSF)提供支持。根据苏丹方面的指控,这种支持包括提供先进战略武器,甚至涉及直接的军事行动,例如从红海军事基地发动的无人机袭击。这一系列指控也导致苏丹与阿联酋最终断绝了外交关系。
伊朗与俄罗斯的动向:面对战场的压力,苏丹武装部队(SAF)也积极寻求外部支持。据报道,他们紧急恢复并加强了与俄罗斯、伊朗等传统盟友的关系。此外,美国财政部2024年9月的制裁披露显示,有苏丹的伊斯兰武装分子与伊朗政府存在联系,并从伊朗革命卫队获得技术支持,这从侧面印证了伊朗在冲突中的存在。
美国的制裁措施:美国主要通过金融制裁手段施加影响。例如,美国财政部2024年9月对两名苏丹伊斯兰极端分子及其相关组织实施了制裁,理由包括他们参与内战以及与伊朗的联系。
总的来看,苏丹内战已演变成一个复杂的“代理权争夺场”。不同国家出于各自的地缘政治、经济和安全利益,选择支持冲突中的一方,这种支持加剧了战争的残酷性和持久性,也使得通过对话实现和平的道路更加艰难。
所以,苏丹的悲剧看起来好像是历史矛盾和内部矛盾,实际上外部搅局的原因,可能才是内战爆发甚至发展到人道主义危机蔓延却无人关注的关键。
它告诉我们,和平与稳定从来都不是理所当然的。它是由理性的政治架构、包容的民族政策和负责任的大国行为共同守护的珍贵成果。
当我们刷着手机,感慨世界另一端发生的这一切时,或许也应该意识到,和平从来就不是世界的主旋律,只是我们幸运地生在和平中。
权威信息来源备注
1.苏丹历史沿革:苏丹政府官方网站、联合国档案。
2.南苏丹独立时间:联合国第1999号决议。
3.流离失所与粮食危机数据:联合国难民署(UNHCR)、世界粮食计划署(WFP)2024年报告。
4.医疗系统状况:世界卫生组织(WHO)驻苏丹办事处通报。
5.外部势力干预:苏丹政府声明、美国财政部制裁文件、路透社等国际媒体报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