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那几年,韩国突然决定引进美国萨德系统,中国这边反应快而猛,从外交交涉到实际行动,全国上下齐心维护核心利益。可转眼间,这话题就淡出视线了,为什么呢?
韩国萨德部署激起中方强烈反对
2016年7月,韩国国防部正式宣布要部署萨德反导系统,这事儿一出,立刻搅动了周边局势。萨德全称终端高空区域防御系统,主要针对导弹威胁,但它的X波段雷达射程远达两千多公里,能直达中国东北和华北地区,明显侵犯我们战略安全空间。中国外交部第一时间表态,坚决反对这种破坏地区平衡的举动。
![]()
从那时候起,中方行动一步紧一步。外交渠道上,多次召见韩方大使,递交严正抗议照会,强调这不只关乎中韩关系,更牵扯东亚稳定。经济领域,韩国乐天集团因为提供部署用地,在中国市场遭遇重创,门店关门、产品下架,进口化妆品和娱乐内容也大幅减少。旅游业更是直接叫停大批赴韩团,航空公司调整航班,影响直观而深刻。
军事上,中国海军和空军组织了多轮针对性演习,东海和黄海海域舰机活动频繁,火箭军导弹试射也同步进行。这些举措不是逞强,而是正当防卫,旨在提醒韩方别一头热地往前冲。韩国那边呢,坚持推进,2017年3月首批设备运抵,4月雷达安装启动,12月系统初步运行。尽管中方反复沟通,朴槿惠政府还是顶着压力走到底,美韩同盟成了他们倚靠的借口。
这场风波持续了大半年,中国民众自发抵制韩流文化,韩剧韩星退出市场,街头舆论一片声讨。韩国经济增速下滑,乐天股价暴跌,企业叫苦不迭。
![]()
萨德服役九载渐成昨日黄花
而萨德系统2017年底进入实战部署模式,到现在已经运行八年多,韩国军方定期维护,联合美军演习时还会拉出来转转。可奇怪的是,中国这边提起它的次数越来越少,新闻报道里几乎没影儿了。
过去几年,东亚没再因为萨德闹出大动静,中韩经贸往来逐步恢复,2020年疫情期间两国还互相支援物资,2021年芯片等领域合作重启。韩国新政府上台后,虽然同盟关系没松,但对华态度务实些,尹锡悦2022年访美时也避谈敏感话题。中国外交一贯原则,维护利益但不搞对抗,2018年经贸回暖,现在双边贸易额稳定在两千多亿美元。
萨德本身在全球算先进,但放到东亚这块儿,就显不出多大威风。韩国花了大笔钱维护,年年预算上亿刀,可实际效用有限。美韩自己也知道,面对新兴威胁,它拦截窗口窄,成本高企。韩国媒体偶尔提提,但国内民众更关心经济下行和青年失业,萨德早不是。
除此之外,中国国内氛围也变了。过去抗议声浪高,现在焦点转到高质量发展上,国防白皮书里强调和平发展,萨德那点事成了历史案例。社交平台上搜搜,相关帖多是回顾,年轻人聊起更多是国家实力对比。
![]()
中国国防腾飞化解安全隐忧
而中国这些年国防建设稳扎稳打,高超音速武器和隐身战机等装备列装,让萨德这类系统黯然失色。2019年国庆阅兵,东风-17高超音速导弹首次亮相,速度超10马赫,轨迹机动变向,全球反导网都难拦。这款自主研发的利器,直接破解了萨德雷达的探测优势,发射后它滑翔阶段变化多端,韩国就算早早警觉,也来不及反应。
歼-20隐身战斗机同样亮眼,2022年两次飞越对马海峡,日韩雷达几乎抓瞎,证明了我们隐身技术的世界领先水平。一旦有事,歼-20能悄无声息接近目标,萨德基地还没转动天线,就可能被精准打击。海军055型驱逐舰和辽宁舰编队常态化巡航黄海东海,火箭军东风系列导弹精度更高、射程更远,这些都织成一张严密防线。
那么为什么现在没人提萨德?因为中国军力从跟跑到并跑,现在局部领跑,安全底气足了。过去经济高速增长阶段,国防相对薄弱,只能通过外交经济手段应对;如今综合国力上台阶,武器装备现代化加速,萨德威胁就从利剑变成钝刀。
![]()
中国推动“一带一路”,韩国企业从中受益匪浅,班列贸易火热。可韩国总想着当美国小跟班,2018年贸易协议签得窝囊,出口链断裂,自家经济低迷全怪选择失误。中国坚持互利原则,2023年中韩建交30周年,未来大门随时开着。
展望东亚,中国国防建设还会继续,2025年抗战胜利80周年活动,将展示更多成果。韩国如果继续抱美大腿,经济压力只会更大,唯有转向对华合作,空间才能无限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