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水初冷,桂香渐染。
乌镇的石桥下,灯影浮动,橹声轻响。
11月6日,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已经如期启幕。自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到如今人工智能技术席卷全球,乌镇峰会始终屹立时代潮头,见证着数字文明从“连接”到“智能”的历史性跃迁。与本届大会同期举办的“互联网之光”博览会,也正以如火如荼之势开展,这场以“AI共生、智启未来”为主题的博览会,将核心焦点牢牢锁定AI领域,集中展示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新技术、新产品与新场景,成为洞察全球互联网创新方向的前沿窗口。
十二载春秋,乌镇早已不只是互联网的地标,更是时代精神的缩影。从“互联互通”的初心,到“数智共生”的探索,这场年度盛会一次次拓宽人类对未来的想象。相约乌镇,不仅是走进一座千年水乡,更是走进一个正在被人工智能点亮的新未来。
每年进入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时刻,这座古镇就不再只是江南水乡,而成为一次次数字文明的思想坐标。盛大的会场之上,还有一个独属新汽车的一隅——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咖荟·汽车夜话。作为新汽车领域的顶级论坛,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咖荟·汽车夜话每次都能以冷静、开放的姿态,让行业得以在深夜中再一次回望自己,成为新汽车产业的时代坐标。
今年,我们把视角聚焦于AI推动的汽车新时代。过去十年,汽车行业经历了电动化与智能化的两次浪潮。电动化改变了能源逻辑,让汽车的驱动方式走向可持续;智能化正在改变思维逻辑,让汽车不再只是交通工具,而成为具备感知、理解与判断的智能体。
AI的蓬勃发展,使得“新汽车”的智能化第一次真正跨过了功能升级的边界,进入一个能学习、能思考、能自我进化的阶段。它不再仅仅是移动工具,而是一个与人同行的出行移动机器人。
AI汽车时代,意味着汽车第一次拥有了理解世界的能力。算法让车辆能感知路面环境、预测风险、主动学习;数据让系统在驾驶之外,理解用户的情绪与需求;芯片和算力让决策从“指令执行”变为“自我生成”。
这带来的改变是制造逻辑的变化——汽车工厂的生产线因为算法而能自诊断、自优化;供应链的协同也因模型而更具韧性;而在车内,座舱从“语音识别”走向“情境理解”,驾驶辅助从“操作替代”迈向“认知协作”。这正是移动机器人的雏形——它懂世界,也懂你。
这种变化的深度,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AI因此不再是锦上添花的功能,而成为产业进入下一程的入场券。过去的竞争在于动力性能、造型设计、市场速度;而今天的竞争,正在转向谁能让AI更快、更准、更可靠地落地。
在世界互联网大会关于AI治理与标准的讨论中,我们看到,全球正努力让智能的发展走向“可控、透明、普惠”。而汽车,正是这一理念最具象、也最复杂的现实场景——它既关乎技术的能力,也关乎社会的信任。每一辆车,都是算法的集合体,也是数据与责任的载体。
·AI定义新汽车的同时,如何在速度与安全之间找到平衡?
·当算法掌握驾驶权,安全的定义是否需要被重新书写?
·当数据成为汽车的“燃料”,隐私与开放的边界该如何划定?
·当智能驾驶能够自主决策,我们又如何界定“人的责任”与“机器的意志”?
·当车成为会学习的生命体,产业的监管、伦理与标准体系是否准备好?
·技术能带来便利,但是否也在无形中重塑了我们的判断方式?
问题很多,答案很少,或者说关于AI汽车新时代这个命题,答案的本身就是一个问题。AI浪潮正深度重塑新汽车,也在迫使我们重新思考AI所领导的新汽车时代。
![]()
而这,正是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咖荟·汽车夜话存在的意义,站在当下的时间节点和产业背景,它是一次时代的对问。
自2020年举办以来,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咖荟·汽车夜话见证了新汽车产业的每一次跃迁。从互联网汽车到新汽车概念,从推动新汽车高质量发展到共建新汽车命运共同体,每一次的对话,从来都不是概念的堆叠,而是新汽车逻辑的一次深度探讨。
这种对话不仅是趋势的洞察,更是价值的表达,是寰球汽车始终以产业前瞻者姿态思考新汽车时代的回应。
乌镇的夜色一如既往,安静而有力量。AI与汽车的故事正在继续,而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咖荟·汽车夜话,就是那盏照亮思考的灯。
期待今年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咖荟·汽车夜话各位嘉宾能输出更加精彩的观点。
AI汽车新时代,我们乌镇再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