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南国今报
11月6日,赛迪顾问发布“2025赛迪西部百强县”榜单,广西共有9个县(市)上榜。
![]()
广西今年上榜情况如下:
本研究的对象的西部包含四川、陕西、云南、贵州、广西、内蒙古、重庆、新疆、甘肃、宁夏、青海、西藏12个西部省(区、市)除市辖区和特区以外的831个县级行政区(包含116个县级市、583个县、80个自治县、49个旗、3个自治旗)。
根据“2025赛迪西部百强县”榜单,广西9个上榜的县(市)分别是:
北流市排第58名,桂平市排第61名,合浦县排第62名,扶绥县排第69名,博白县排第72名,灵山县排第77名,宾阳县排第86名,藤县排第87名,横州市排第98名。
与2024年相比,广西本年次上榜县(市)数量增多,但总体排名落后。
![]()
“十四五”期间,西部各百强县排名情况如何?
“十四五”期间,西部百强县部分省(区)上榜数量变动较大,强省强县态势明显,四川省上榜数量最多,甘肃首次入围百强,青海、宁夏入榜数量保持稳定。
“十四五”时期,西部百强县总体经济规模稳中有进,西部百强县GDP由2021年的4.3万亿元增加至2024年的5.4万亿元;财政实力大幅增加,西部百强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2021年的2414.7亿元增加至2024年的3130.0亿元;二产仍是西部百强县发展的主要引擎,西部百强县二产增加值显著增长,由2021年的2.0万亿元增加至2024年的2.5万亿元。同时,西部百强县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升,绿色制造体系日趋完善。
![]()
2021—2025年西部百强县各省(市、区)分布情况
“十四五”期间,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是什么?
赛迪方略县域经济研究中心研究显示,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可归纳为五大模式:一是资源能源县、二是特色工业县、三是生态文旅县、四是大都市周边县、五是陆地边境县。
“十四五”时期西部百强县实现跨越式发展主要依托五大核心路径:一是对关键要素资源“吃干榨净”,通过延伸产业链条,将自然资源、生态价值、农业基础等要素禀赋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以新质生产力提升特色产业发展能级。
二是多维度发展“飞地经济”,突破传统的行政区域限制,通过创新跨区域合作机制,实现优势资源共同开发、重大项目共同建设、发展收益协商分配,从而进一步提升要素配置效率,为西部县域带来先进的技术、资金、人才和管理经验。
三是有序承接产业转移,突破本地自然资源禀赋、传统产业基础等内生条件限制,通过靶向招商补链、筑强载体平台、破圈品牌营销等方式,发展原本不具备传统发展逻辑的产业,实现产业从“0到1”的突破。
四是探索生态价值转化路径,依托生态资源和自然景观,发展绿色产业和生态旅游,促进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有机结合,推动生态产业化。
五是以新质生产力赋能产业和县域发展,通过新技术、新工具、新型劳动力等新质生产力对传统生产工具、传统劳动力培养模式、传统生产组织方式进行全方位升级,实现“换道超车”。
![]()
广西头条综合“赛迪顾问”微信公众号报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