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衣哥”朱之文被网暴4年案一审宣判,“大衣哥”胜诉,传递了什么信号?
11月1日,大衣哥朱之文的网暴案,终于有了眉目。
被告人孙某某以侮辱罪被判有期徒刑6个月,犯诽谤罪判处拘役4个月.......
朱之文等了接近一年,这下终于迎来了正义。
我们先梳理一下事件回顾。
从2020年开始,一名和朱之文从未有过交集的女子孙某某,在网络上对朱之文重拳出击。
她持之以恒地发一些恶意剪辑,侮辱朱之文本人及其家属的视频。
在这些视频中,有29条的播放次数达到了5000次,最高的一条播放量竟然突破了21万次。
这些视频就好像病毒一样在网络上疯一般地传播,对朱之文及其家人的生活,造成了很严重的影响。
那为何隐忍四年才维权?
朱之文一开始不想惹是生非,毕竟自己是一介农民,以为忍忍就过去了。
结果网上认为朱之文不发声是因为说中了,开始进一步造谣和恶意侮辱。
2023年,朱之文的朋友给他看到了更没底线的造谣视频时,他终于意识到沉默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忍无可忍无需再忍,朱之文立即聘请了律师。
在专业团队的帮助下,他对上千条视频进行公证和固定,并于2024年5月正式开始反击。
这起案件问题非常多,包括法院管辖权争议,立案无比难等。
但朱之文和律师团队坚持不懈,并且绝不调解,这才最终在2025年11月1日迎来了曙光。
而此次判决,对现实网络暴力问题的意义也十分重大!
朱之文案的判决第一次在法院层面,明确长期系统性的网暴为恶性刑事犯罪,并实现两罪并罚,打破了以往网暴处罚轻飘飘的惯例。
法院认定孙某某的行为,构成了诽谤罪和侮辱罪,而且情节严重。
根据刑法,侮辱诽谤罪最高可以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只要制作的视频播放量超5000次即可入刑。
朱之文案中,律师团队通过公证固定证据、平台协查身份信息、多次法院沟通,这才最终立案成功。
这一过程为大量同类案件,提供了可复制的模板。
例如证据保全的时候,可采用公证加时间戳认证,平台必须依法提供侵权者信息。
“大衣哥”的胜诉,向整个社会饱受网络暴力的人做了一个很好的榜样。
它鼓励受害者打破沉默。
网暴受害者常因维权成本高选择忍耐,但朱之文用行动证明,法律武器可行,他的经验是要及时取证,一旦发现网暴内容后立即截图录屏,并通过公证固定证据。
同时得利用平台规则,向网络平台举报可快速下架内容,且平台需提供侵权者信息。
此外,朱之文的案件还意外揭穿网暴的灰色产业链。
孙某某的网暴行为并非孤立事件,背后隐藏着黑产的驱动。
据调查发现,某些群组支付费用组织网暴,只要发一条恶评给2元,原创诽谤内容给5元。
这种生意模式,使网暴从情绪宣泄升级为有组织犯罪。
因此朱之文案的判决,首次将长期恶意营销纳入了刑事打击范围,为切断黑产链提供法律依据。
更具有现实意义的是规范了平台。
平台一直以来是网暴的放大器,此案后,多家社交平台优化了防护功能,而且现在有明文规定平台若未及时处理侵权内容,可能面临行政处罚,这种压力促使平台从流量至上转向责任优先。
最后,也希望每个普通人都能像朱之文一样,勇敢地对恶意网暴说不!
只有这样,网暴才会彻底消失!
参考来源:
中华网:大衣哥”胜诉传递了什么信号 法治守护网络尊严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