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当看到浑浊的污水经过一系列处理,魔术般变为清澈的净水时,来自杭州钱塘区新湾实验学校的同学们发出了阵阵惊叹。日前,“同心共育·科普未来”——杭州师范大学党外知识分子助力“钱塘优学”校地融合开放日活动在杭州师范大学下沙校区举行。60名中学生走进大学校园,亲身体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学之旅。
![]()
“我们日常生活中用的自来水,究竟从何而来?”活动伊始,杭师大工学院黄宝成副教授带来的《一滴水的旅程 从自然到万家》互动科普讲座,以生动语言和动画揭示水资源循环的奥秘,瞬间抓住了所有同学的好奇心。随后,学生们走进图书馆“水生态保护”主题展区与工学院实验室,通过显微镜观察微生物、亲手参与水处理演示,在沉浸式体验中激发科学兴趣、培育创新精神。目睹“污水变清水”的神奇过程,现场惊叹不已。他们纷纷表示,这次活动深刻体会到水的珍贵,以后要更加节约用水,现在好好学习,希望未来能发明快速处理污水的新技术。
据了解,本次活动在杭州师范大学党委统战部、钱塘区委统战部、区教育局的联合指导下,汇聚了相关部门领导及新湾实验学校师生代表。这是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服务基层、助力教育均衡发展的生动实践,旨在通过“知识共享、资源下沉、协同育人”,将优质科普资源延伸至中小学。
![]()
杭师大党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周志琴表示,这是党外知识分子主动融入地方、服务基础教育的务实举措。钱塘区教育局负责人强调,此类“校地融合”活动是实现“钱塘优学”目标、创新育人模式的重要路径。
杭师大知联会会长朱晓江表示,作为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我们有责任把专业知识转化为青少年可感可知的科学启蒙,在真实场景中为他们种下探索与创新的种子。新湾实验学校书记、校长雷兴荣感谢杭师大知联会为学生们“打开一扇通往科学殿堂的明亮之窗”。他鼓励同学们珍惜机会、积极思考、大胆提问,让“好奇的种子生根发芽,梦想的翅膀在科学天空中试翼”。
![]()
据悉,自2025年4月签订《固定结对协议》以来,杭师大知联会与新湾实验学校已开展多场专题讲座与科普活动,逐步构建起“高校+中小学+统战力量”三方协同育人新格局。未来,校地双方将持续深化合作,推动结对机制向“体系化育人”转型,打造系列品牌项目,为推进“教育共富”贡献智慧与力量。
原标题:《撒科学“金种子”,润少年“好奇心”!杭师大以科普实践点亮青少年科学梦》
栏目主编:范兵 文字编辑:蒋萍
来源:作者:刘海波 杨献碧 郑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