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中国首例本土冷冻人:在零下196度中等待被复活……

0
分享至


作者 | Talk君

大家好,我是talk君

2017年的一个凌晨,桂军民做了一个让所有人震惊的决定——拔掉妻子展文莲的呼吸面罩

那一刻,病房里寂静无声,只有监护仪的滴答声记录着生命的流逝。而在门外,一群特殊的人正在待命,他们要将展文莲的身体冷冻在零下196摄氏度的液氮中,等待未来某天医学能攻克肺癌时将她唤醒


八年过去了,展文莲依然沉睡在液氮罐里,成为中国首例本土冷冻人中最孤独的存在


一场与死神的谈判

2015年,展文莲陪妹妹去医院体检时“顺带”检查身体,意外查出肺癌晚期。医生预言:最多六个月

生活总是这样,最沉重的打击往往藏在最不经意的时刻。一开始,桂军民和所有遭遇不幸的人一样,只希望能延长妻子的生命。化疗让展文莲的头发大把脱落,但她的生命力却异常顽强——病情一度好转,体重回升,甚至能做几十个俯卧撑


“我当时天真地以为,我们战胜了命运。”桂军民后来回忆。

过度乐观导致他作出了一个至今后悔的决定:暂停化疗,让妻子少受点苦。然而癌症很快卷土重来,这次直接转移到了大脑。

在临终关怀病房,医生提出了一个前所未闻的建议:人体冷冻。当时桂军民并不知道,中国唯一能进行人体冷冻的机构,就在他家半小时车程的地方

命运有时就是这样讽刺——最近的前沿科技,与最传统的生离死别,在同一时刻交汇于一个普通中国人的生活中

冰冻,不只是技术的挑战

宣布临床死亡后的每一秒都至关重要。冷冻团队必须在黄金5分钟内启动程序:使用设备维持血液循环,注射抗凝血药物,快速转运至银丰研究院。

随后是长达55小时的复杂手术:逐步降温,用冷冻保护剂替代血液,防止细胞在低温下形成破坏性的冰晶。最终,展文莲被倒置放入零下196摄氏度的液氮罐中


全世界仅四家机构掌握完整的人体冷冻技术,银丰是其中之一。截至目前,中国已有十余位“冷冻人”,年龄最大72岁,最小仅13岁

但技术只是表面的挑战,更深层的是人性的考验。

在两个世界之间活着

8年过去,桂军民的生活已天翻地覆。他身体大不如前,身边也有了新的伴侣。但每隔几周,他仍会出现在液氮罐前,与“沉睡”的妻子说说话。

他的新伴侣无法理解这种行为,曾提出过移除家中关于展文莲的照片。桂军民则坚决反对。


在济南老家,一座无碑的衣冠冢立在院角。桂军民每天为旁边的绿植浇水,但拒绝立碑:“没死立什么碑?”

这种等待,成了他生活的支点。他说自己不会幻想三五年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但相信二三十年内完全有可能突破技术难题。“只要我活得足够长,我就一定能看得见。”

科学现实与人性期盼的鸿沟

目前,全球300多例冷冻人无一苏醒。科学界对此态度谨慎:即使未来能实现复苏,意识和记忆能否保存仍是未知数

更现实的问题是,法律上冷冻人已被宣告死亡,婚姻关系自动解除,财产完成继承。若有朝一日“复活”,他们将面临身份认定、社会关系断层等重重困境。


这引发了一个尖锐的问题:人体冷冻是科学探索,还是对永恒生命的奢望?

有专家表示,中国有很多独生子女或失独家庭,他们希望通过人体冷冻保留家庭完整的可能性,或者至少是一种心理寄托

活的代醒来后的二次死亡

假设数十年后展文莲真的苏醒,她将面临的是另一种形式的死亡——社会性死亡

她熟悉的世界已经消失,亲朋好友或已老去或已离世,社会规范、价值观念、科技水平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文化断层可能比疾病本身更令人痛苦。


从社会学角度看,人的身份认同是在社会互动中不断建构的。当一个人与所有社会关系切断数十年后,她的自我认同将面临严重危机。她是谁?她属于哪里?这些基本问题都将变得难以回答。

更复杂的是代际伦理的混乱。如果展文莲在子女都已老去时才苏醒,她该如何面对比自己年长的后代?传统的家庭伦理秩序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未知的边界:科技发展与伦理滞后

人体冷冻技术处于法律与伦理的灰色地带。现有的医疗法规主要针对治疗性技术,而对于这种跨越时空的生命保存方式,监管体系几乎是一片空白。

今年我国发布的《生物医学新技术临床研究和临床转化应用管理条例》强调了尊重受试者意愿的原则。但对于人体冷冻这种特殊操作,简单的“知情同意”是否足够

当一个人在生命末期作出决定,她的判断能力可能已经受损;当她委托他人代为决定时,这种代理权的边界又在哪里?这些都是现有法律框架尚未充分解答的问题。

展文莲的故事不仅仅关乎科学与未来的想象,更映照出我们在科技快速发展面前的困惑与挣扎。当我们有能力挑战生命的自然规律时,我们需要的不只是技术上的突破,更是伦理上的智慧

或许,最重要的不是我们“能否”实现人体复活,而是我们“应该”如何面对生命与死亡的意义。在追求科技突破的同时,我们更需要思考:什么样的生命,才值得一活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赶紧关注视频号@一刻talks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浙江高速免费有门道,地方搞特惠,老百姓得看清楚

浙江高速免费有门道,地方搞特惠,老百姓得看清楚

椰青美食分享
2025-11-08 01:47:16
单位通知我被辞退,收拾时主管问我是干啥的,我笑了:明天就知道了

单位通知我被辞退,收拾时主管问我是干啥的,我笑了:明天就知道了

温情邮局
2025-10-29 10:16:06
“高贵”的玛莎拉蒂,降到35万了!超豪车品牌扛不住了,搞起了双11大促销,“骨折式”大甩卖,纯电降价更多

“高贵”的玛莎拉蒂,降到35万了!超豪车品牌扛不住了,搞起了双11大促销,“骨折式”大甩卖,纯电降价更多

和讯网
2025-11-06 09:34:39
再战全运会!孙杨:我已做到99%运动员想做到、但没达到的成绩

再战全运会!孙杨:我已做到99%运动员想做到、但没达到的成绩

湖报体育
2025-11-07 23:19:02
一条视频引爆天津恐慌,造谣者被拘大快人心!

一条视频引爆天津恐慌,造谣者被拘大快人心!

生活魔术专家
2025-11-08 01:09:04
中纪委发文,严查医院一把手

中纪委发文,严查医院一把手

医疗器械经销商联盟
2025-11-07 15:55:43
榆林一中学党支部书记被查!

榆林一中学党支部书记被查!

鲁中晨报
2025-11-07 19:31:02
石宇奇横扫冲击第2金,神经刀被横扫,全运会国羽男队成员战况

石宇奇横扫冲击第2金,神经刀被横扫,全运会国羽男队成员战况

三秋体育
2025-11-08 01:24:22
10连胜!26岁美女杀疯了:轰15记ACE+2-1逆转富豪女 首进年终决赛

10连胜!26岁美女杀疯了:轰15记ACE+2-1逆转富豪女 首进年终决赛

风过乡
2025-11-08 06:19:17
什么是文明?看挪威富裕后如何对待自己的国民​

什么是文明?看挪威富裕后如何对待自己的国民​

深度报
2025-11-07 22:57:08
五角大楼彻底懵了!大陆不动一兵一卒,竟让日本自卫队军官零距离参观解放军军营

五角大楼彻底懵了!大陆不动一兵一卒,竟让日本自卫队军官零距离参观解放军军营

健身狂人
2025-11-08 06:03:18
医保监管“锁定”50种药物,涉及常见病高血压

医保监管“锁定”50种药物,涉及常见病高血压

21新健康
2025-11-07 17:33:43
无卡无登接着输,快船用这场输球,看清3个事实,下课交易要2选1

无卡无登接着输,快船用这场输球,看清3个事实,下课交易要2选1

体坛大辣椒
2025-11-07 12:43:46
辽宁省委:纠治急功近利、盲目决策、统计造假、违规变相评比表彰,一抓到底!

辽宁省委:纠治急功近利、盲目决策、统计造假、违规变相评比表彰,一抓到底!

政知新媒体
2025-11-07 23:19:35
河南大学校长,去上海交通大学了

河南大学校长,去上海交通大学了

植物研究进展
2025-11-08 00:07:32
中科大硕士求职比亚迪被拒,连面试的机会都没有,HR:问你母校!

中科大硕士求职比亚迪被拒,连面试的机会都没有,HR:问你母校!

知晓科普
2025-11-05 15:21:19
苹果超强 Ultra 新品来了,真的很猛!

苹果超强 Ultra 新品来了,真的很猛!

科技堡垒
2025-11-07 11:51:31
这种丰满的腿,穿紧身瑜伽裤真的好看吗?

这种丰满的腿,穿紧身瑜伽裤真的好看吗?

小乔古装汉服
2025-10-15 17:16:17
特朗普是来真的?美国一枚洲际导弹砸入太平洋,中俄却出奇的淡定

特朗普是来真的?美国一枚洲际导弹砸入太平洋,中俄却出奇的淡定

墨兰史书
2025-11-08 07:10:03
浦东嘉里中心偶遇奚梦瑶,她个子好高像巨人一样但长相不是很漂亮

浦东嘉里中心偶遇奚梦瑶,她个子好高像巨人一样但长相不是很漂亮

乡野小珥
2025-11-07 00:05:57
2025-11-08 07:51:00
一刻talks丨硬科技趣思想
一刻talks丨硬科技趣思想
和10万+超级智客一起,发现硬科技,认知新商业。
4665文章数 15710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头条要闻

媒体:一份非官方的美国就业数据 把美国投资者吓坏了

头条要闻

媒体:一份非官方的美国就业数据 把美国投资者吓坏了

体育要闻

是天才更是强者,18岁的全红婵迈过三道坎

娱乐要闻

王家卫的“看人下菜碟”?

财经要闻

荷兰政府:安世中国将很快恢复芯片供应

科技要闻

75%赞成!特斯拉股东同意马斯克天价薪酬

汽车要闻

美式豪华就是舒适省心 林肯航海家场地试驾

态度原创

手机
艺术
房产
本地
公开课

手机要闻

iPhone18 Pro系列新进展:可变光圈+透明后盖,还有啥惊喜?

艺术要闻

Eric Drummond:加拿大90后年轻画家

房产要闻

全国2025唯一“开盘即百亿”在广州诞生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