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5日下午4时30分,中国第一艘电磁弹射航空母舰福建舰,在海南三亚军港举行授旗仪式,交付海军,舷号18。
“福建舰”正式服役后,进入“三舰时代”的中国海军,战斗力将大增,随时都能保持有一艘舰常态部署于第一岛链外缘,也将更好应对西太平洋地区的海事变化。
1
福建舰是中国首艘8万吨级排水量、配备电磁弹射系统并采用全平直甲板设计的航空母舰,标志着中国海军航母建造技术实现重大飞跃。
在战斗力方面,全平直甲板的创新,解决了舰载机在山东舰与辽宁舰上,油弹无法满载的难题。
同时,因为甲板面积的扩大和舰岛设计的优化,福建舰的停机位数量增至36个,配合电磁弹射系统,可在战时快速形成强大的空中打击能力。
![]()
全新升级的福建舰,与已完成双航母协同演练的辽宁舰、山东舰终于齐聚,中国海军正式迈入“三航母时代”。
台湾军事评论员 施孝玮 :
未来,福建舰本身会成为整个亚太地区非常令人瞩目的新型航母战斗群,或是航母打击群的重要核心。
2
近年来,海上多线威胁不断增加:美军持续增强在西太平洋地区的军事存在, 台海局势持续升温,菲律宾在黄岩岛、仁爱礁等南海岛礁屡屡挑衅。
10月12日,菲律宾两艘公务船未经中国政府允许,非法闯入中国铁线礁附近海域,与中国执法海警船发生擦碰。此前,美国“希金斯”号驱逐舰更是非法闯入中国黄岩岛领海,中国南部战区海军对此发出警告并驱离。
![]()
压力之下,中国海军加速强劲重器的打造,坚定走向深蓝的决心,发展自己的航母舰队。几代人为强国梦的不断奋斗,使中国海军从无到有,再到如今的三舰护航安海疆。
3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同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和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在朝鲜半岛上兵戎相见,这场战争也打乱了中国解放台湾的计划。
![]()
6月28日,美军第七舰队十多艘舰艇进驻海协防台湾,福治谷号航母正在其中。作为美国二战中大力兴建的埃塞克斯级航母,福治谷号航母长约265米,宽约28米,标准排水量约27200吨,航速33节,可载飞机100架。
当时的解放军海军,以小吨位舰艇为主力,辅以大量木船做登陆之用,面对美军庞大的航母战斗群,相形见绌,进攻计划被逼搁置。
![]()
朝鲜海战的苦果,让新中国意识到建立强大海空力量的重要性。
1980年代,中国迎来百万大裁军。面对紧张的军费和压力,海军装备研究人员从未停止过中国的航母梦,一些变种航母的构思不断在海军研讨会上出现。
就在解放军勒紧裤带,讨论变种航母的可行性之际,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中国获得了有史以来的第一艘航母。
4
1985年3月,中国广州的一家船舶公司经投标买下澳大利亚墨尔本号航母,对其进行拆解。所有的装备和电子系统已被拆除,但飞行甲板上的弹射器和拦阻索等关键设备获得保留。
1988年,中越在南海赤瓜礁海域爆发激烈冲突。解放军海军以一人受伤的微小代价取得胜利。海战结束后,海军人大代表在1989年的七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期间,首度提交研制航母的议案。
![]()
1990年,海湾战争爆发,美国共出动6支航母编队对伊拉克展开猛烈空袭。海湾战争展现出崭新的作战模式,极大地刺激了解放军高层。而中国航母的梦想,也在世纪之交迎来了转机。
![]()
1998年,中国意外获得“瓦良格”号,2012年这艘未完工的前苏联航母被成功改造成“辽宁舰”入列中国海军。中国航母从无到有,首艘即直接跳跃进入大型航母时代。
2019年中国第一艘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山东舰”服役,形成双航母协同作战能力。在此基础上,第三艘由中国自主建造的电磁弹射航母“福建舰”,已蓄势待发,开启新篇章。
5
“福建舰”,舷号“18”,是由中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电磁弹射型”航空母舰。它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大”:全长317米,舰宽78米,吃水约11米,满载排水量8万余吨,甲板面积约19500平方米。
解放军海军专家 李杰 :
福建舰建的满载排水量是8万吨,而辽宁舰和山东舰都只有6.5万吨。这样带来的很大一个变化,就是飞行甲板面积大,福建舰大约是三个足球场标准足球场的面积那么大。
![]()
福建舰甲板面积利用率的提高,还得益于一项革命性的突破——全直通飞行甲板的使用。
台湾军事评论员 施孝玮 :
山东号和辽宁号的一个问题就是,前甲板完全不能用来停放战机。未来的福建舰,我相信能够搭载48架左右的歼-15战机,再搭配上“空警600”,以及少部分的运输直升机等等。
“福建舰”另一亮点则是它采用的“电磁弹射技术”,使舰载机每天出动次数提升到160架次,极限次数为270架次。相比采用蒸汽弹射的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战机,每日出动架次仅为120架次,极限量为220架次,出动效率提升了33%。
![]()
6
目前,福建舰共完成9次海试,总时长超过117天,创下了中国航母海试时长的新纪录,远超山东舰的84天与辽宁舰的109天。
与此同时,作为航母基础的中国造船工业体系也不断发展,订单量已经连续15年全球第一,从设计、制造到组装,整个过程都是中国技术和工业实力的体现。
![]()
军事专家 曹卫东 :
航空母舰它不是一个海军的平台,更是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的象征。
在中国航母的发展历程中,辽宁舰是“从零到有”,而山东舰则是由“一到二”的跨越。第三艘航母福建舰的登场,让中国航母战斗群的实力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 美国研究所所长 滕建群 :
中国至少需要有三个航母战斗群,因为任何一艘航母都不会永远在海上执勤,轮替的水手们要休息,舰艇本身也需要进行保养。
中国航母的建造,也拉动了海军各舰种的高速发展,一大批造舰计划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现代化的驱逐舰、护卫舰、核潜艇等舰艇逐一亮相。中国海军也将在南海和东海逐渐形成“主场优势”。
![]()
从近海走向远洋,从辽宁舰的改装、山东舰的自主建造,再到福建舰的弹射技术突破,中国海军的76年,是一段“积跬步至千里”的壮阔航程。
中国驻守在大洋之上的舰队,将不仅守护着祖国的海疆,更会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稳定力量。
![]()
制片人:柯仲平
编导:赵江涵
编辑:陈书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