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元194年到195年,这差不多两年的时间,其实是曹操一辈子最为虚弱的时候。这一年多的时间里,他几度战败濒死、几度彷徨挣扎,像极了我们现在很多濒临崩溃的中年男人,彻底压垮他其实只需要最后一根稻草。
但是自助者得天助,曹操最终还是在无数贵人的帮助之下,艰难地熬过来了。比如那个拼死扶他上马逃命的司马,比如那个硬气劝阻他送走妻儿当人质的程昱,比如那个默默在东阿搞屯田试点的枣祇,比如在关键时刻典型曹操不能去打徐州的荀彧……
所以,我们有时候在看待一些历史人物的时候,习惯性把所有光环和功绩都集中到主角身上,这其实是相当不合理的。兖州之战中,曹操确实足够乐观、自信、坚韧、敏锐,无论如何艰难也从不轻言放弃,自始至终跟部将们谈笑风生,说他们会成为最终胜利者。并永远保持极强的纠错能力,青州军被吕布骑兵吓尿之后能被他迅速改造成死战不退的铁军……但是,没有上述的贵人,曹操是很难成为那个时代最大的赢家的。
![]()
胜败乃兵家常事,也是人生常态。我们正确的人生观不应该是只纠结于胜败的结果,而是要读懂胜败的逻辑;在没有结果之前,我们需要保持的是斗志和信心,是躬身入局、胜天半子的气概和信念。输了,无愧于自己,无畏于后果;赢了,是对自己的嘉奖,是对同仁的告慰。
希望,愿意为之倾力付出的希望,这或许是我们大多数人都极其需要的奢侈品。我们现在很多人虽然很有想法和目标,但背后充满着慵懒随意、愤怒怨恨,这其实是非常不健康的。
古往今来,我们都对那些有极高成就的王侯将相津津乐道,进而断章取义地把一些东西写进成功学教材去毁人不倦。其实,绝大多数的成大事者,杰出的个人能力、个人魅力,艰苦卓越的坚持与努力,这些都是前提,还有天时地利人和等很多因素共同构成的幸运,才是更为关键的决定因素。
比如曹操,之前已经介绍过很多他人生之中的大幸运了,这次兖州之战也不例外,他只要少那么一点点运气,就不知道死多少回了……
![]()
我们谁都希望自己能像曹操那么幸运,但是谁也不知道幸运女神会不会光顾自己,所以我们只能选择做好自己,把剩余的事情交给老天爷。我们真正能够学到的宝贵经验其实是曹操的坚韧乐观,是他能够听取正确意见、能够及时纠错,而非去复制曹操的成果。
成功的人,其实并不一定是一直在赢,而是他扛住了所有的失败,在对手都倒下之后,他依然站着……人生其实就跟熬鹰一样,熬过去了就柳暗花明了,比如曹操这次地狱级的磨难也使得兖州彻彻底底姓曹了,再也没有陈宫、张邈那样的定时炸弹了。
![]()
回到这段历史中来,曹操和吕布在兖州拼得刀刀见血,国际上是啥形势呢?咱们挨个给大家捋一捋哈!
陇右是韩遂和马腾无忧无虑地策马奔腾。关中是坐吃山空的李傕、郭汜政府。河东盘踞着一支十几万的白波军。黄河以北依然是袁绍和公孙瓒在搞对峙。辽东是没人搭理也顾不上的公孙度自治。青州已经在这一年被袁绍长子袁谭进驻。汉中是张鲁张教主在搞他的五斗米教政教合一。益州是盘踞多年的刘焉在当土皇帝。徐州是刚中了彩票的刘备在张罗着公司运营(被袁术纠缠骚扰着)。淮南则是看谁家媳妇都像自个的的袁术。荆州则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刘表再稳如狗。扬州则是由扬州刺史刘鹞领衔的跑龙套组合(徐贡、王朗等)……
![]()
那么,问题来了,这么多犬牙交错的势力,为啥就没有人对曹操趁你病要你命呢?其他人是够不着,刘备是因为才接管徐州就被袁术给咬上了,刘表和曹操都是袁绍的小弟,不方便翻脸。袁谭是195年才进入青州的,没机会参战,当然他爹也没给他作战指令。袁绍呢?因为幽州尚有一个苟延残喘的公孙瓒,所以还不到跟曹操翻脸的时候,背腹受敌可不是一件好事。
所以有时候历史就是这么神奇,一心想重演“光武中兴”剧本的袁绍最后反而成为了曹操中心开花传奇的最大背景帝,这就是谁也说不清楚的运气成分。实话实说,没有公孙瓒拖住袁绍七八年,曹操是根本不可能在兖州这个四战之地做大做强的。
![]()
假如这个时候没有公孙瓒的牵制,按照袁绍那“粪车从面前经过都要尝一下咸淡”的性格,这次兖州之战高低会武装把曹操的老婆孩子都接到邺城去照顾的,然后曹操变成一辈子给袁绍打工的金牌打手。
但也恰恰我们今天的这句话——一个男人如果没有经历过真正的人生低谷,是很难看清身边人的真实面目的,是感受不到什么世态炎凉的。这段人生至暗时光,让曹操彻底地清醒过来了,北方的那位好大哥其实没那么可爱了,他居然要挟我,想要拘留我的家人,他还以帮忙的名义占了我东郡一半的地盘……我想不通呀!
其实,曹操也没啥想不通的哈,因为你也是一样的人。成年人的世界,哪有那么多朴素的感情呢?要说想不通,那陈宫、张邈、边让和徐州那些无辜被屠的百姓,他们会更加想不通。
![]()
重点来介绍一下东北猛男公孙瓒同志吧,因为这个曾经的猛男如今的宅男后面没啥戏份了。
公孙瓒用一种比较卑鄙的手段弄死刘虞之后,刘虞的从事、渔阳人鲜于辅等人集结了刘虞的旧部力量打算为刘虞报仇。
广阳人阎柔因平素威信较高,被推举为乌桓司马,召引胡、汉数万人对付共同的敌人公孙瓒,斩杀了公孙瓒的渔阳太守邹丹。
乌桓峭王率领乌桓鲜卑联军共七千余骑兵随鲜于辅南下迎接刘虞之子刘和,与袁绍联合共十万兵马进攻公孙瓒。公孙瓒大败于鲍丘,被杀了两万多人,代郡、广阳郡、上谷郡与右北平郡纷纷起义,杀了公孙瓒的委任官员投靠刘和。
![]()
成为过街老鼠的公孙瓒瞬间也不再幻想什么王图霸业了,这乱世牛人太多,自己实在是不够格称霸天下,还是找个地方躲起来安度余生吧!于是,在易县修建了一座五六丈的大高楼,并用铁做了门,木制门已经不保险了。并规定所有7岁以上的男子不得入内,免得自己被刺杀了……
看到曾经威风八面的猛男变成如今这副惊恐万分的样子了,同志们表示无法理解,便问公孙瓒这是想表达个啥意思?
公孙瓒解释道:我昔日北扫乌桓、南灭黄巾,当时认为天下可轻松而定,但到了今天我才发现,垂死病中惊坐起,小丑竟是我自己,这种高难度的游戏不是我能玩明白的。(咱没冤枉他哈,下面附上原文)。所以我觉得不如休兵屯田,守住这个据点。咱们现在有三百万斛粮食,够吃老长一段时间了,等外面打出一个眉目出来后,我们再看有没有机会。
我昔驱畔胡于塞表,扫黄巾于孟津,当此之时,谓天下指麾可定。至于今日,兵革方始,观此,非我所决
![]()
都怂成这样了,还能有啥机会呢?老老实实搁这等死吧!
但也不是知道是不是公孙瓒上辈子欠曹操什么了,感觉这货就是专门为曹操而生的,硬生生地帮曹操拖住袁绍直到曹操自己的翅膀变硬了为止。曹操,你欠人家公孙瓒一句谢谢哈!
![]()
大家对曹操后面跟刘备青梅煮酒时说的“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这句话比较熟悉,但实事求是地讲,汉末前期真正的双雄是袁绍和曹操。整个汉末时代,唯一能够全方位压制曹操的人,其实就只有袁绍一人。但是,很遗憾,命运更加青睐曹操,所以曹操成为雄才伟略的代名词,而袁绍则被酸腐文人调侃成了漂亮的草包。
有时候,普通老百姓的历史视野不会很广,也不具备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所以很容易人云亦云。大家要知道,袁绍191年空手套白狼取得冀州的时候,是啥处境?是啥家底子呢?他的开局其实比曹操好不到哪里去,甚至更差。
![]()
袁绍是191年取冀州,曹操是192年得兖州;袁绍入冀州之后,是各地豪族纷纷加入公孙瓒队伍中;曹操入兖州是得到鲍信等铁杆的誓死效忠;袁绍的开门挑战是横扫东北的猛男公孙瓒和天下兵王幽州突骑,而曹操则是追剿被公孙瓒杀得南蹿至兖州的百万青州流民军,还没打过,没打过还收编了几十万精锐……
但是,同样是到了195年,袁绍把公孙瓒打成了宅男,拿下幽州指日可待,西边太行山的数十万山匪被打得消失了,东边的青州也算是成功拿下了。曹操呢?算是勉强坐稳了兖州一哥的位置吧!
![]()
所以很多时候,历史真的不是我们一眼望去所见到的那个样子。曹操确实很厉害,但这不代表袁绍不厉害。真要区分这绝代双骄的差别,谋的方面,曹操不如袁绍;断的方面,袁绍不如曹操。
关于袁绍和曹操这对一生之敌之间的较量,高潮在四年后的官渡之战,到时候大家会见识到什么叫真正的高手过招的。
![]()
回到袁绍为何不趁乱要了曹操的命这个话题上来,其实整体就跟荀彧前面劝曹操不能中途去打徐州是一个道理。袁绍这个人你可以说他坏,但永远不要怀疑他菜。这货在浑水摸鱼这一方面就没输过。
回到大众角度上来,希望大家能明白,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我们能够做到冷暖自知便是极好的了,过于去纠结一些虚无缥缈的口水战,其实毫无意义。历史文化这种东西,对于很多人来说,原本就是遥不可及的。历史给我们唯一的经验教训就是我们从未在历史中学到任何经验教训嘛!为啥呢?变量太多了,很少有人能站位极高地全面分析和总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