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天气真是——早上冻得想穿羽绒服,中午太阳底下又冒汗,像极了我赶年会订单的状态:一会儿被客户催到头皮发麻,一会儿看到样品效果又乐开花。话说上周和同行聊天,发现大家最近都在头疼同一件事:年会礼品怎么选才能让老板不嫌贵、员工不吐槽?
![]()
尤其是茶具这类东西,送好了是文化心意,送不好就成了“占地方的摆设”。我见过有公司花大价钱定制紫砂套组,结果年轻人拿回家嘀咕“这玩意儿能泡奶茶吗”,也有行政图便宜批发热转印马克杯,第二年仓库里还剩半堆落灰的……其实吧,选茶具没那么玄乎,我总结了几条笨办法,核心就一句:按公司调性匹配使用场景。
比如初创公司年轻人多,可以试试简约风的快客杯套装——我们去年给一家互联网公司做了一批便携茶具,盖子能当茶杯的那种。本来担心太简单,结果人家员工晒朋友圈说“终于不用对着保温杯吹气了”,老板偷偷加单两百套当客户礼品。
传统制造企业呢?倒是可以大胆点。上个月给一家五金厂做了仿宋瓷斗笠杯,杯底刻了企业logo和“匠心”二字。本来怕太文绉绉,没想到老师傅们特别喜欢,还说“比发充电宝有味道”——当然也有插曲,供应商把“匠心”的“匠”刻缺了个角,紧急重烧差点没把我急出白发……
![]()
说到供应商真想吐槽两句。有些厂家样品美如画,大货色差惊掉下巴;有些客服回消息比树懒还慢,等你火急火燎时突然来句“亲,在的哦”。所以现在我们都劝客户提前一个月打样,毕竟年会季工厂一窝蜂,临时加塞的代价可能是收到一箱“悲伤的瑕疵品”……
扯远了。要是预算实在紧,搞个手工釉下彩盖碗也不错。单件成本可控,搭配定制礼盒显档次,而且盖碗这玩意儿——泡茶新手能装文艺,老茶客也不嫌寒碜。我们帮一家书店定制过,盖碗内壁印了句“翻书吃茶,慢度日常”,后来竟有人专门为杯子来买书,那场面真是没想到。
![]()
其实年会礼品吧,有时候员工在意的不是价格,是那份“被当成具体的人”的细心。比如财务部大姐可能想要个容易清洗的陶瓷壶,95后程序员却觉得能插电的恒温壶更实在——提前摸个需求小调查,比盲目追高档更打动人。
当然啦,定制茶具的水深也不是吓唬人。釉上彩贴花和釉下彩成本差三倍,原矿紫砂和调和泥料泡茶口感天壤之别……这些我们踩过的坑,倒是整理了个选品清单,需要的话可以——哎等等,快递打电话来说样品到楼下了,我先去验货,回头再聊!
(突然结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