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进博会,站在国泰集团的展台前,我有点恍惚。回想到了去年进博,又回望了自己这一年,不由感慨这一年过得飞快。
![]()
前天抵达上海,参加了国泰组织的媒体沟通会,我安静坐在角落听完,感觉国泰在本届进博会的自我定位,并不仅仅是品牌营销,而是一次“自我暴露”。
![]()
没怎么谈航线、没怎么讲竞争,反而展出碳排放计划、塑料替代物、货运平台、还有一套轻飘飘的“快运哲学”——就好像在说:我们已经准备好做一家“新生态”的航空公司了。
所以我当时就有点好奇:国泰这家航空公司,它到底在想什么?
1.
进博会这次展出的内容里,有一大块是国泰货运的专业解决方案及运送案例展示:
![]()
很多人谈到航空货运,第一反应是“利润不错”“比客运稳定”,但其实,它早就不是航空公司的副业了,而是全球供应链里最精密的一环。
你买的药、你吃的车厘子、你用的手机,可能都在24小时里完成“从源头到你手里”的物流跳跃——尤其在高附加值、强时效、易损耗的品类上,航空货运就是唯一解法。
以国泰货运为例,它正通过香港枢纽构建一条“数智货运通道”:
从国泰货运的“智货查”(Ultra Track)、到电子提货单(e‑SRF)、到具备冷链、生鲜、药品运输资质的专门通道与高价值货物解决方案。香港国际机场此刻不再只是“货机堆场”,而正成为亚太供应链的重要枢纽节点。
他们不仅运 iPhone,也运大熊猫;不仅运奢侈品,也运兵马俑。看起来是在拉货,实则是在维持一种跨国合作的运转秩序。
今年7月份,国泰货运将十尊兵马俑和两百多件文物,从西安运往澳大利亚珀斯,参加《兵马俑——陕西秦汉文明展》;整批文物经郑州机场,转运香港,再飞往南半球。
![]()
这不仅仅是一场物流,更是一场考验。
文物出海,这是可以被世界听懂的语言,是能被人亲眼目睹的实物,是愿意走出去,也走得出去的勇气。国泰承载的不只是展品,而是一种文明的面貌。
所以,“货运”的意义,远不止于利润高低。对于国泰来说,更是一种责任——在中国融入全球供应链、推动共建“一带一路”的征途中,扮演好亚太门户、东西枢纽的角色。你要能扛得起责任、稳得住品质、接得住挑战,世界才会真正承认你是这张版图上不可替代的一环。
这不仅是一门生意,更是站在祖国南大门上,依靠祖国、为中国联通世界所交出的答卷。
2.
在展台里,我看到了一个抱枕:
![]()
这个抱枕是由国泰乘务员退役制服改造而成。官网资料也显示,国泰曾将退役制服制作为靠垫、袋包等限量纪念品。
据国泰航空中国内地总经理孙悦怡女士介绍说:
根据我们的统计,在2019年,平均每位旅客要使用7.7件一次性塑料制品,而我们的目标是在2025年将这个数字降低到1.5件。
从7.7到1.5,看似不起眼,但实际上背后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
很多人看到这儿,可能觉得不过另一种形式的“形象工程”。而这背后的理念叫“净零碳排放(Net Zero Emissions)”。
(逛了不少展馆,相当多的公司都为“减碳”的努力做了介绍)
而国泰承诺,在本世纪中叶实现净零碳排放。可一个明显代价是:这套系统本身远比传统塑料系统贵,而且在供应链上要重构原材料、分拣、餐后处理的全流程。
航司是极度看成本的行业。在这里多花一分钱,就是要压掉别处三分钱。但国泰这一套搞下来,省不了成本,短期也看不到“利润提升”。
所以这并不是一个好看的发布会故事,而是一种明显的经营哲学变化——你现在愿不愿意为三十年后的事儿掏钱?
我觉得如果是我,最多也就喊喊口号,但据我这几年的观察,国泰是下定决心要把这件事做到底。挺狠。
3.
在前天的媒体沟通会上,国泰集团中国内地董事郑家驹说:“我们已经与商飞进行了接触。”
这句话其实并不代表“国泰要买C919了”——这句表述很谨慎。但恰恰是因为谨慎,才重要。
其实在采购飞机这件事上,航司其实都相对保守。C919 目前已获得包括中国大陆航司和部分国际客户的意向订单,但整体仍处于“逐步进入国际主流航司体系”的早期阶段。
在这种背景下,国泰并不是第一个表达兴趣的航空公司,但作为一个在国际航司中品牌辨识度极高、运营标准严格的企业,它愿意在公开场合确认“我们沟通过”这件事,也足以说明 C919正在被越来越高端玩家纳入视野。
这个“聊过”,就是在向外界释放信号:国产飞机已经进入了他们的视野。
如果未来C919的国际认证顺利、商飞在服务体系上不断完善,那这种小范围的接触,就是将来突破边界的开始。
4.
和国泰正牌不同,香港快运这次没摆太大的展台。但也能感受到:快运不是补充品,而是国泰核心增长引擎之一。
先说一个事实:国泰主品牌在产品结构上长期聚焦于中高端市场——覆盖的是有差旅预算、注重飞行体验、愿意为服务稳定性和品牌信任付费的客群。
而在香港本地,包括整个大湾区的区域航线市场中,出行趋势正呈现出两个关键词:“弹性化”与“自选式”。有些人愿意为座椅宽度、升舱机会、多托运行李付费,有些人只在乎几点出发、能不能当天来回。而香港快运要做的,是服务好后者。
它不是“国泰的替代品”,而是国泰体系下,专门为“高性价比、短周期、强决策”的用户设计的那套解决方案。
有的人要更舒适的体验,有的人只要超高性价比的出发。
快运就是被设计成后者。轻量化服务、飞小众却热门的航线,用的是低成本但不粗暴的打法。
5.
其实对于大部分旅客来说,飞机餐永远是在做选择时绕不过去的一环。
在展台里,我还注意到了“餐食”这一块。国泰并不是把机上餐当作附加服务,而把它当作品牌文化的一部分。他们在今年推出的“寻味中华”机上餐膳系列,首次系统性将中国八大菜系——川、鲁、粤、苏、闽、浙、徽、湘转入机上餐饮。
![]()
从香港出发、飞往内地的航线开始,商务舱旅客就可以在高空中先尝一口“家”的味道。
你飞得再高、再远,可当你在云端吃上一份正宗的川菜或鲁菜,那一刻,舱外的天空不再只是钢铁与燃油,还染着一种“文化在飞”的味道。国泰的餐食部门在香港有每日数十万份的制作能力,机械化、冷链化、标准化一应俱全。
所以,我说国泰不只是卖航线,而是在重建“航空生活方式”。你不只是搭一段航程,而是嵌入了它这套系统的触点里。
有些航司在卷体验,有些航司在卷价格,有些航司在卷航线。而国泰在卷“自己应该是什么样”。
而当一个品牌在思考自己应该是什么样子的时候,说明它已经在准备迎接更深层次的挑战。每一个看似具体的解决方案背后,都是这家航司配合国家在全球秩序中的位置表达。
这是未来,也是最大的意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