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决策部署,全面推进乡村发展、建设、治理协同提升,截至目前,累计建成省级和美乡村重点片区(乡村振兴示范区)9个、省级和美乡村(美丽乡村)511个。
在乡村发展方面,新增设施农业占地面积9.54万亩,累计达40.08万亩,增速全省第一;杂交谷子等“四粒良种”育繁种水平全国领先。市场主体培育成效突出,现有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33家(国家级7家、省级77家),国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16家、省级104家。2025年307个农业重点项目已完成投资68.01亿元,100%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截至10月底,签约农业项目132个,签约额176.17亿元,超额完成年度任务。农民收入稳步增长,前三季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788元,同比增长6.3%,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4个百分点,位列全省第三;1-9月一产(不含林业)固定资产投资10.14亿元,增速全省第三。
乡村建设聚焦“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目标,人居环境与基础设施持续改善。累计完成农村户厕改造39.8万座,2536个村庄实现生活污水治理,4173个行政村建成“村收集、乡镇转运、县处理”生活垃圾治理体系,焚烧发电处理基本全覆盖;新建改建“四好农村路”约2万公里,实现乡镇通三级以上公路、20户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创建美丽庭院53.9万户、精品庭院12.3万户,126个村庄获评省级森林乡村。农村供水保障、村庄亮化、村卫生室配备、幼儿园建设、寄递物流服务站、通信网络等公共服务已实现全覆盖。
乡村治理水平不断提升,党建引领作用凸显。累计整顿软弱村党组织274个,清除不合格村干部14人;4173个行政村全部修订村规民约,健全“四议两公开”机制;推广“积分制”“清单制”深化移风易俗,截止目前,累计建成2个全国乡村治理示范乡镇、12个示范村,省级乡村治理示范乡镇2个乡镇、示范村15个。创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22个、省级195个,培养“法律明白人”16247名,全年开展文化进基层惠民活动2651场次。
据悉,我市通过强化统筹协调、规划引领、集成创新、数字赋能、共建共治共享五大机制,推动和美乡村建设高质量发展。2025年新增1个省级、2个市级、4个县级和美乡村重点片区,当前在建省级片区3个、市级5个、县级13个,在建省级和美乡村143个。
(亢春宁 祁永喜 温雅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