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蒙人形机器人“夸父”亮相、“小鹏IRON机器人内藏‘真人’”、宇树机器人实现“身外化身”......这几天关于中国人形机器人的好消息喧嚣不止。
都说AI是未来,可人们从未想过,未来会离我们如此之近。
这,也许就是科技的力量。
![]()
身处变革大世,我们何其有幸,见证了中国科技的一次又一次大爆发。
而这次,明显轮到机器人了!
从简单的模仿走、跑、跳到打格斗、走猫步、干家务,人形机器人越来越像个人了,甚至于小鹏IRON不止一次要证明“自己是个机器人”;
就像10年前,有很多人不相信中国的新能源汽车能做得这么好,甚至引领世界一样。
究其根本,不断突破技术的中国机器人正惊艳着世界,一次又一次刷新着人们的想象,同时更推动了人形机器人行业向前快速发展。
中国电子学会预计到2030年,我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达到约8700亿元;高盛则预测到2035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11000万亿元;205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将剑指5万亿美元(约356000亿元)。
未来已来,只争朝夕。
人形机器人的真正“起飞点”,就是现在!
01
11月6日,宇树科技发布了全身遥操作平台,宇树机器人实现“身外化身”。
就像电影《铁甲钢拳》一样,在人类遥操作的控制下,宇树G1机器人能同步做出踢足球、耍长棍、打拳击等动作,不再只是学习模仿而是在“复制”。
![]()
机器人“一比一”同步人类动作,刷碗、端水、整理衣物、打扫卫生等家务活动“手到擒来”,机器人养老成为现实的那一天,也许不远了。
“时延表现处于可掌控的范围,身体协调性极为接近人类水平。”在业内人士看来,要达成这种全身动作的实时同步,难度堪称极高,必须攻克动作捕捉的精准度、数据传输的延迟问题以及关节驱动控制这三大核心技术的难关。而宇树此次推出的平台,已然在这些关键领域取得了颇为显著的突破。
简单说明一下,遥操作是指用远程控制的方式,跨越物理空间,让人类的动作“映射”到机器人上,人类可远程操作机器人完成关键环境作业,例如核电、钢铁高温场景。
可以预见,这项技术带来的改变,是根本级的。
这是人形机器人在实时操控与动作仿效领域取得的重大进展,“身外化身”这一科幻场景正快速向现实迈进。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宇树科技,正在成为中国制造业的又一神话。
宇树科技卖出了全球近70%的机器狗,是四足机器人毫无疑问的王者;宇树科技同样是人形机器人的拓新者,研发出了全球首款实现原地后空翻的电驱动人形机器人。
截止2025年,宇树科技拥有超过180项国内外专利,其中授权专利超过150项,这些专利覆盖了机器人核心零部件、运动控制和感知等多个领域。
技术实现反向“卡脖子”,成就全球最强“具身智能独角兽”,宇树科技可以说是机器人领域的“华为”。
要说,宇树科技机器人给外界留下深刻印象的几个点当属,2021年登上央视春晚的小牛“犇犇”;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的Go1机器狗以及杭州亚运会上的“显眼包”机器狗;2025年春晚的“明星”,穿着大花袄跳舞、打滚、转手绢,可以说,宇树科技把人们对机器人的幻想带回给了人们。
前不久,宇树科技发布的仿生机器人Unitree H2,能踢腿、单脚平衡、甚至做“腾空旋转”,真的是把机器人“人形”具象化了,这就是前沿科技的力量。
![]()
02
和宇树科技不同的是,小鹏汽车发布的机器人引来的不是欢呼却是争议。
前不久,小鹏汽车发布了新一代机器人IRON,它以自然流畅的动作和高度还原的人体姿态完成“猫步”展示,丝滑程度仿佛“真人”在走秀。
不少网友纷纷质疑“小鹏IRON里藏了真人?”何小鹏既高兴又啼笑皆非地回应道:“感谢认可。”
仔细地看,那身材、走路姿态、耳朵形态等,确实像极了真人。
因为太像真人,小鹏机器人甚至还登上了科技圈头条。
以致于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不得不出面,拍了个一镜到底无剪辑的视频,再次还原机器人“走猫步”的全过程,并拉开机器人背部拉链,全方位展示内部构造:从背部的晶格肌肉与控制器、肩部的运输固定器,到耳部麦克风阵列和电机的蜂鸣声,再到手部谐波关节......像极了“为大明续命200年”后被诬陷时,自证清白的“于谦”。
![]()
为了验证小鹏机器人的突破,何小鹏也是费劲了心思。
还一再强调:总有人不相信这个世界变化如此快,中国的机器人技术已经是世界最牛的了。
只是没想到,何小鹏出面“自证”后,这波“真人扮演”疑云居然还在持续。
在小鹏X9超级增程技术发布会上,小鹏第二次证明“IRON真是机器人”,在其通电运行的情况下,现场剪开腿部覆盖件,公开展示内部机械机构。
“机器人不是一个真人”,这既是中国机器人技术的进步,也是某些不自信人的“悲哀”。
都说“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它束缚了我们的思想,甚至限制了我们的行动力。
就像10年前,有很多人不相信中国的新能源汽车能做得这么好,甚至引领世界。
如今,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已驰骋全球;相信未来,中国的机器人同样能走遍世界。
何小鹏:希望这是最后一次证明机器人是它自己,未来会证明机器人的“自证”,是有价值的,是会推动整个机器人行业蓬勃健康向前发展的。
![]()
二级市场仿佛看到了小鹏汽车在机器人方面的“真诚”,港股直线拉升。截至11月7日收盘,小鹏汽车(09868.HK)港股报价90.9港元/股,市值约1733亿港元。
据悉,研发团队通过增加脚尖被动自由度,让IRON实现了轻盈、轻柔的步伐,丝滑程度仿佛在太空漫步。
而“真人”即是对小鹏机器人技术的认可,更是对中国机器人的展望。
03
以小见大,中国在机器人方面的取得的成就,正令全球刮目相看。
2024年,中国的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达到27.6亿,在今年预测会达到80亿以上的规模,占全球总规模的50%,全球第一。
去年,全球共有超140起围绕人形机器人行业的融资,总额超过328亿元,其中约120起发生在中国,中国市场占比高达86%,是本轮AI热潮的“主战场”。
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表示,2025年上半年,整个人形机器人行业非常火爆,加上政策的支持,行业整机厂商及零部件厂商,每家企业平均有50%—100%的增长。
据机构预测,2024年至2030年,中国人形机器人销量将从0.4万台左右增长至27.12万台,复合增长率将超过61%。
前三季度,我国出口工业机器人增长54.9%,在役工业机器人存量达200万台(截至2024年底),服务机器人产量1350万套,均居全球首位,连续12年稳居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
不难发现,所有的机器人市场规模,中国才是最终解。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上,超过150款人形机器人同台竞技,和去年展出的人形机器人“十八金刚”相比,今年WAIC上人形机器人的集结“量质齐升”,创国内展出规模之最。
新能源之后,中国再一次冲在了人类历史上最大的科技浪潮之尖!
随着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的深度结合,机器人产业正从技术验证转向规模化场景应用,国家“十四五”规划也明确将机器人列为战略新兴产业。
2025年,同样也被视为人形机器人从实验室迈向规模量产的“产业化元年”。
宇树科技Unitree R1、H2的重磅发布,特斯拉Optimus、优必选Walker X等量产加速,AI大模型与具身智能技术突破推动行业爆发。
研报显示,到2050 年,全球人形机器人累计部署量将达 10 亿台,市场规模预计突破356000亿元,这一数值约为2024年全球 20 家最大汽车制造商总收入的两倍。
一场工业革命已经开始,人形机器人拐点已至,上万亿市场将迎来大爆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