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十次缔约方会议(COP30)将于11月10日至21日在巴西贝伦举行。世界各国重新聚焦气候议题,加速落实应对气候变化的各项承诺。
COP30聚焦哪些具体议题?核心目标是什么?
![]()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世界经济与发展研究所所长王瑞彬表示,此次气变大会根本目的是加速全球气候行动,主要围绕六大主题展开:
①促进能源工业、交通绿色转型,发展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效率,促进交通脱碳。
②加强森林、海洋和生物多样性管理,强调自然生态的碳汇作用,遏制森林砍伐。
③促进粮食系统可持续转型,强化农业减排、可持续生产与粮食安全。
④提升城市、基建、水资源韧性,强化极端天气适应措施。
⑤推进人类社会发展,讨论气候公平公正转型,及弱势群体权益。
⑥鼓励气候资金、技术转让,加强气候能力建设。
01
气候承诺 落地见成效
今年是《巴黎协定》达成十周年的关键节点,也是协定要求各国提交新一轮、更具雄心的国家自主贡献(NDCs)的“交卷年”。王瑞彬指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从承诺到实践,目前有多方面成效值得肯定:
2015年《巴黎协定》达成以来,各国在清洁能源规模、气候资金调动、多边合作机制建设等方面取得切实进展。比如,2024年全球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700吉瓦(80%为太阳能光伏发电),连续22年创纪录,年减碳排放26亿吨。
清洁能源投资屡创新高,增速为化石能源两倍。2025年全球能源投资将达3.3万亿美元,其中2.2万亿美元流向可再生能源、智能电网等领域,是化石能源投资的两倍。2024年电动汽车占轻型汽车销量22%,较2020年的4.4%大幅提升。
气候融资实现突破:发达国家承诺2035年起每年投入3000亿美元公共资金,规划2035年每年筹集1.3万亿美元气候资金。联合国首次统一碳市场规则,设立并扩容损失和赔偿基金至 7.3 亿美元。
多国持续支持全球气候目标,提交国家自主贡献方案,并将甲烷等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纳入其中。
02
气候行动 成效未达目标
但王瑞彬同时指出,全球气候行动虽有成果,但与《巴黎协定》目标仍有距离。
温室气体排放需尽快达到峰值,并在2030年前下降43%。当前各国自主贡献目标仅能支撑2035年减排约10%。
气候资金存在显著缺口,发达国家3000亿美元气候资金的承诺,仅占发展中国家所需资金的30%,气候适应资金未达格拉斯哥气候大会所设定的翻番目标。
化石燃料锁定和气候政策出现一些反弹。近年来煤炭需求、上游油气投资有所增长。部分排放大国如美国的气候政策倒退,钢铁、水泥等重点行业减排不达标,热带森林消失加速,令本世纪中叶近零碳汇目标难实现。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监测和透明度仍不足。
地缘政治、贸易紧张局势等负面因素,导致部分国家气候行动放缓,影响全球气候治理进程。
03
美国缺席 引多国指责
美国政府日前确认,不派遣任何高级别官员出席本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30),这是 1995年以来,全球最大排放国与最发达经济体首次正式缺席联合国气候谈判。多国代表指责,美国在全球气候危机中未能承担应有的责任。
![]()
英国广播公司报道截图
对此,王瑞彬指出,美国的缺席必将带来一系列的影响。
影响各国减排积极性。截至9月份,已有64国更新国家自主贡献方案,但美国的消极态度导致韩国、日本等国推迟2035年减排目标。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担忧,美国退出加剧2.5℃温升目标实现难度,且美国未兑现资金承诺,造成巴库至贝伦路线图中1000-1500亿美元气候资金缺口。
美国消极态度冲击已启动的损失和赔偿基金,削减了美国负责的期货融资。在碳市场规则上产生负面影响,美国作为全球碳市场主要交易方的需求不足引发碳价剧烈波动,导致哥伦比亚、印尼等国暂停新的碳供应合同。
来源:环球资讯广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