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江畔再启东方之约,“四叶草”内共赴全球盛会。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如约而至,当五洲宾客汇聚申城,一股来自闵行的志愿暖流正悄然涌动——区委社会工作部精心布设的“9亭5岗”志愿服务网络,如坚实纽带串联起馆内馆外,以专业赋能服务,用温情传递温度,为这场国际盛会注入独特的“闵行志愿力量”。
今日起,闵行社会工作推出「志愿者手记」,以文字定格志愿瞬间,用行动诠释 “东道主” 热忱,让“德厚闵行”的城市底色在进博舞台上愈发鲜明。
以专业与温度守护进博之门
第八届进博会志愿者
倪礼佳 公证人员
清晨的阳光洒向国家会展中心,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如约而至。这一刻,是我从法律工作者跨界成为进博志愿者的起点。身为闵行公证处公证人员,曾在法院工作七年,如今以志愿者的身份站在进博保障一线,变的是岗位,不变的是那颗始终为民服务的初心。
最近的志愿者服务站点前,聚集了不少因证件问题暂时无法入场的宾客。他们中有专程赶来的外地展商,也有语言不通的国际友人,焦急写在了每个人的脸上。面对这些情况,多年的司法工作经验让我迅速找到了应对之道。我深知,真正的帮助始于倾听——就像曾经在调解席上那样,用心听懂每一份焦急背后的期待。
![]()
“你们谁能帮我一下?”一位情绪焦虑的来宾向志愿者寻求帮助。原来,他是一位从外地赶来的展商,因证件信息有误被拦在门外,我一边安抚他“别着急,我们一起来解决”,一边细致解释进博会证件管理的相关规定,并提供官方联系方式和具体办理路线:“您可以前往虹桥绿地铂瑞酒店处的证件咨询处,工作人员会协助您处理。如有需要,这是进博官方热线……”看到他从紧锁眉头到舒展笑颜,我深深体会到:每一个问题的背后,都是一个渴望参与进博的心愿,而我们的责任,就是为这些心愿架起通行的桥梁。
日暮时分,与区委社会工作部同事复盘当日工作,我向志愿者们分享了当天的志愿服务心得:沟通有三步——先倾听,再共情,后解决。面对情绪,我们既要传递信息,也要疏导情绪,就像在法庭调解中,让每个人感受到被尊重。当我们用真心去倾听,用真诚去回应,再棘手的难题也会在理解中融化。这不仅是对志愿工作的感悟,更是对法律人初心的守望。
从司法工作者到进博会志愿者,角色虽变,但“为民服务”的初心未改。作为检察院听证员,我深知倾听与沟通的力量;作为进博保障团队的一员,我将继续以法律人特有的严谨与温度,为八方来宾提供周到服务。
这段独特的进博之旅,让我的专业积淀在服务中绽放出新的光彩。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愿继续以法律人的严谨与温度,守护这场东方之约,让每一位远道而来的宾客,都能感受到中国的开放与温暖。
守护进博志愿者的大本营
第八届进博会志愿者
郭超 学生
![]()
11月5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拉开帷幕。为保障进博会志愿服务的首日工作平稳开展,我与闵行区委社会工作部的同事们一早奔赴虹立方党群服务中心,以后勤保障人员的身份,投身志愿服务一线,用细致与周到筑牢进博会的“大后方”。
![]()
签到台前,陆续到岗的志愿者中传来轻声询问:“志愿者网登记不了,怎么回事呀?”“我这里一直提示报错,会不会影响签到?”几位志愿者紧盯手机屏幕,神情焦急,手指反复操作却始终未能成功。“别着急,我来帮您看看!” 我和同事们立刻上前,一边安抚情绪,一边逐项排查——有的是网络不畅,我们引导连接现场WiFi;有的是信息未完善,我们逐步演示填报流程。随着问题一一解决,志愿者们顺利完成签到、领取物资,神情也从焦虑转为安心。那一刻我们深知,自己不仅是流程的协助者,更是他们从容上岗的支撑。
“不好意思,我来晚了,请问还有午饭吗?”“有的,特意为您留好了!”同事从保温箱中取出一份温热的餐盒,双手递上。志愿者接过餐食,原本紧绷的神情瞬间放松,连声道谢。这份提前预留的盒饭,不仅暖胃,更温暖了每一位因服务而晚归的志愿者的心。
当盘点完一天的工作,窗外已是华灯初上。晚风微凉,心中却充满暖意。志愿后勤工作看似琐碎,却非细致与耐心不能胜任。我们用行动守护志愿者的付出,让他们在前线服务时无后顾之忧——这,也正是我们为进博会的成功举办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转自:闵行社会工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