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重金养不出忠诚心!”当年董明珠痛斥人才流失的言论,如今被现实狠狠印证。
2
华为14名前员工集体落网的案件一经曝光,整个科技圈为之震动。带头者张琨的身份尤其令人震惊。
![]()
3
他出身北大,却早已加入美国籍,在华为任职期间年薪叠加股权收益轻松突破千万大关。
4
本应是人生赢家的他,离职后竟策划了一场规模惊人的技术窃取行动,还将十余名核心同事拖入深渊。
5
原本以为能神不知鬼不觉全身而退,最终却在法律铁拳下彻底崩塌,结局令人拍手称快!
![]()
6
白眼狼张琨
7
当一个人掌握顶尖技术与资源时,他会选择推动产业进步,还是将才华用于背叛与掠夺?
8
张琨曾被视为华裔高端人才的典范人物。
9
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硕士就读于中科院,更拥有美国两所名校的硕士学位。
10
然而,当他决定抛弃职业操守,踏上自认为聪明的“捷径”之路时,命运的审判钟声已然敲响。
![]()
11
他在华为的技术职级达到21级,离最高级别的22级仅一步之遥。
12
其所掌控的研发权限和项目主导权,在公司内部属于金字塔顶端的存在。
13
其年度总收入含分红,外界普遍估算在千万元区间,即便按最低标准计算,也稳超六百万人民币。
14
这样的收入对普通人而言如同天文数字,但对张琨来说,金钱早已无法满足内心的膨胀欲望。
15
他内心深处不断回响着一个声音:“以我的能力,为何还要为他人打造江山?”
![]()
16
这种心态并非突发奇想,而是长期顺遂经历所滋生的自负与轻狂。
17
自入职起,他就凭借出色表现迅速崭露头角,无论是在算法架构还是芯片设计领域,几乎未遇真正挑战。
18
而他的得力助手刘某,同样是极具争议的人物。
19
刘某早年考入北大,因沉迷网络游戏被退学,复读后逆袭考入清华大学。
20
这段波折经历让他对规则充满蔑视,也塑造了敢于打破常规、无视边界的行事风格。
![]()
21
恰在此时,外部环境为他们的野心提供了温床。
22
2019至2020年,美国对华为实施全面技术制裁,海思芯片团队面临生死考验。
23
全球高端供应链断裂,任何微小失误都可能导致项目归零。
24
正常情况下,这正是企业最需团结一致共渡难关的时刻,但在张琨眼中,却是实现个人野心的黄金窗口。
25
在高压局势与公司迫切转型的双重推动下,他看到了快速跃升、掌控核心技术的机会。
![]()
26
这场危机不仅能凸显个人价值,更能成为脱离体制、独立掌舵的跳板。
27
压力与机遇交织,催生出张琨强烈的掌控欲与行动冲动,也让他彻底下定决心不再做“打工者”。
28
他抓住时机,悄然展开布局。
29
维系这个叛离团伙的核心纽带,并非理想或信念,而是赤裸的利益承诺——“薪资翻倍+期权激励”。
30
在他的拉拢下,一支由14名原华为核心技术骨干组成的队伍逐步成形。
31
鲜为人知的是,张琨早在加入华为之初便已取得美国国籍,却刻意隐瞒这一关键信息。
![]()
32
自作聪明的“技术洗白”
33
当背叛计划成型,一场表面精密实则愚蠢的技术盗取行动正式上演。
34
他们清楚,想要复制华为耗资近十亿元、历时三年、集结数百人智慧完成的Wi-Fi6芯片成果,绝非易事。
35
于是,他们采用了最原始却极尽隐蔽的方式——“蚂蚁搬家”式窃密。
36
整个作案过程呈现出一种荒诞的“土洋结合”特征。
![]()
37
有人在办公室用手机偷拍电脑屏幕上的电路图。
38
有人在茶水间用手写笔记抄录关键技术参数。
39
更为“先进”的手段,则是将庞大代码拆解成多个微型压缩包,通过智能手表等可穿戴设备分批带出公司。
40
为避免引起警觉,这14名成员并未集中辞职,而是精心安排时间表,分期分批离开岗位。
41
他们很快在南京注册成立新公司“尊湃通讯”,为掩人耳目,张琨等高管甚至使用“胡某”、“杜某某”等化名登记职务。
![]()
42
最令人咋舌的,是他们分裂般的双重工作模式。
43
部分人员在职期间过着“白天忠臣、夜晚叛将”的生活。
44
白天坐在华为工位上参与核心研发,领取高额薪酬。
45
夜晚则携带当日窃取的机密资料,前往尊湃的秘密实验室进行反向调试。
46
为了彻底“漂白”非法所得技术,他们上演了一出自我欺骗的闹剧。
47
先将所有盗取数据上传至境外服务器,再将核心代码稍作改动,伪装成开源项目发布到公共平台。
![]()
48
随后又从网络“合法”下载该“开源项目”,删除原始注释,堂而皇之地宣称这是“自主研发成果”。
49
他们自以为操作天衣无缝,殊不知此举恰恰留下了不可抵赖的电子轨迹。
![]()
50
捷径的终点是悬崖
51
2021年2月,张琨正式离开华为,创办尊湃通讯。
52
仅数月之后,该公司便高调宣布成功推出自主Wi-Fi芯片。
53
如此惊人的研发速度立即引发行业侧目,也点燃了资本市场的热情。
54
小米、高榕资本等头部投资机构纷纷注资,两年内融资总额超过三亿元,公司估值一度飙升至十五亿元。
![]()
55
或许是成功来得太快太容易,张琨逐渐忘乎所以。
56
他在公开演讲中公然宣称,尊湃芯片“性能超越华为30%”。
57
这句话成了引爆危机的导火索。
58
对于倾注无数心血的华为海思团队而言,这种研发效率与性能提升无异于神话。华为迅速反应,购入尊湃芯片进行逆向分析。
59
结果令人瞠目结舌:所谓的“创新”,实为彻头彻尾的剽窃。
![]()
60
在40项关键技术节点上,尊湃芯片与华为商业秘密的相似度高达90%以上,震惊整个技术界。
61
更加诡异的是,不仅技术方案雷同,连文件夹命名习惯、版本控制结构、内部文档书写风格,都与华为内部系统高度一致,仿佛整套体系被完整迁移。
62
业内专家明确指出,如此程度的一致性绝非巧合所能解释。
63
面对确凿证据,华为果断启动法律程序。
64
警方介入后,借助国际司法协作机制,成功从海外服务器调取大量工程日志。
![]()
65
经比对发现,这些资料与华为内部研发文档完全吻合,涵盖设计图纸、代码逻辑、测试报告等全部环节。
66
即便张琨仍试图辩解,声称技术来源于其在高通的工作经验,纯属“偶然趋同”。
67
但这种无力的说辞在层层证据面前不堪一击。
68
2023年4月,警方雷霆出击。
69
尊湃通讯总部被突击查封,所有办公区域封锁,账户中九千五百万元资金被冻结,七台存储关键证据的服务器被依法扣押。
![]()
70
这家曾被资本捧为明星企业的创业公司,估值一度达十五亿,顷刻间轰然倒塌。
71
核心成员面面相觑,投资人与合作伙伴陷入震惊与恐慌,昔日辉煌的创业故事瞬间沦为笑柄,成为行业警示教材。
72
此案不仅震撼国内半导体领域,更促使全行业重新审视知识产权保护与技术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
73
笔者认为
74
最终的判决,为这场闹剧画上了句点。
75
张琨因侵犯商业秘密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六年,并处罚金三百万元。
76
法院还施加一项严厉禁令:五年内不得从事任何与芯片相关的职业活动。
77
这意味着他的专业生涯被强制暂停。
78
其余13名共犯也各自承担法律责任,分别获刑二至四年,合计罚款一千三百五十万元。
![]()
79
尊湃通讯被依法解散,所有侵权材料被销毁,数亿投资血本无归。
80
这一案件以极端惨烈的方式,向所有投机者发出强烈警告。
81
它清晰地表明,在科技创新的征途上,不存在所谓的“捷径”。
82
任何妄图绕开时间沉淀、技术积累与道德底线的“聪明”行为,终将被证明是最深的愚昧。
83
知识产权的防线,职业道德的底线,不只是法律的红线,更是企业和个人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
84
所谓捷径的尽头,从来不是坦途,而是万丈深渊!
![]()
85
参考信源
![]()
86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