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中国,是一个有担当、负责任的大国,是一个仁慈、热情、有关爱之情的国家。
当别的国家遭遇了困难,我国并未一脸冷漠,袖手旁观,甚至落井下石,而是感同身受,诚心实意地施以援手,实实在在地献以爱心。哪怕这个国家和我国曾经出现过龃龉,爆发过冲突。
就如印度。
俗话说得好:远亲不如近邻。
但印度这个近邻吧,不仅和我国的关系融洽团结、互帮互助的时候很少,很少,而且还时不时地出现冲突,爆发争端。
迄今为止,比较大的冲突有两次,分别是1962年和1967年的两次边境冲突,双方枪来炮往,斗争激烈。而较小的则有数次,如最近的一次则是2020年5月的加勒万河谷对峙。虽未动用枪炮,但双方也都有伤亡。
不管是战争,还是对峙,罪魁祸首都在印度。也就是说,印度都是主动挑衅,故意引发冲突。
两国之所以出现冲突,主要原因在于历史遗留下来的两国的领土争端问题,次要原因在于印度的扩张政策,以及印度的国内政治和国际因素的影响。
这些因素在,就会使得两国的关系很难出现和平稳定、团结和睦的时候。
每次的冲突和争端,全都是印度在主动找事惹非,挑衅和侵扰。对此,我国对印度,能不咬牙切齿、唾弃愤恨吗?
近期,印度遇到了困难。
包括德里在内的印度多地正面临日益严重的空气污染问题,甚至有许多居民为了健康问题而搬迁。
总部位于芬兰的非营利研究机构“能源与清洁空气研究中心”(CREA)的最新报告显示,2025年10月,印度空气质量显著恶化——截至10月,该国293座城市中有255座已突破WHO设定的年度PM2.5标准。不仅如此,印度国家首都辖区已成为全国污染最严重的区域。
![]()
发文当天,即11月4日,德里市的空气质量预警系统显示,该市的空气质量仍处于“非常差”级别,空气质量指数(AQI)为309,多个监测站的AQI甚至超过400。
单纯看309和400,身为局外人,很难明白德里的空气质量恶化到何种程度。那么,我们就一起学习下专业知识。
AQI,即空气质量指数,是国际上普遍采用且能定量评价环境空气质量优劣的重要指标。它将空气质量分为优(0-50)、良(51-100)、轻度污染(101-200)、中度污染(151-200)、重度污染(201-300)、严重污染(超过300)。
依此划分标准,我们就能知道德里的空气质量到底达到一个什么程度了。300,是重度污染的极限数值,那么超过400,则属于严重污染的何种程度,可想而知!很显然,德里的空气质量,极差,极差,极差到叫人不寒而栗。
由此,我们也能想象得出,生活在这样的空气环境里,印度人得多么难熬和恐惧。也难怪,有人为了健康而急急地逃离是非之地。
印度国内饱受空气污染之祸,民不聊生,怨声载道,但这丝毫不关乎和影响我国。我国自然可以高枕无忧,袖手旁观,冷眼视之。
或许有国人担忧,咱们和印度是邻居呀,万一有一天印度急剧恶化的空气污染波及我国又该怎么办?
是,我国有这方面的担忧,但一时半会,还不止于此的。起码,近段时间几无问题。
若再回顾印度和我国的过往,我国应该暗自拍手称快才对,这是老天对印度的报应,是在惩罚它。
可问题是,我国不是一个见死不救、遇难躲避的人,不是一个冷漠无情、小肚鸡肠的人,不是一个睚眦必报、鼠肚鸡肠的人。
那么,我国又是怎么做的呢?
我国则主动、热情地向印度提出可帮助应对日益严重的空气污染危机。
我国驻印度大使馆发言人于静在社交平台发文称,“中国也曾饱受雾霾之苦。我们随时愿意分享重见蓝天的治理经验,并坚信印度在不久的将来也能实现这一目标。”
![]()
为了能让印度相信我国的能力、接受我国的帮助,于静还进一步介绍了我国具体可行、成熟见效的诸多做法:
“中国城市的空气质量改善速度位居全球首位,得益于长达十年的政策。包括:关停小型低效燃煤锅炉;搬迁或关闭高污染企业;对重工业和机动车实施更严格的排放标准;大力发展风电、太阳能和水电等可再生能源;运用卫星数据和实时报告系统监测空气质量;对违规排放和篡改数据行为予以严厉惩处。”
于静从多方面介绍了我国在治理空气污染方面的得力举措和成熟做法,彰显了一片真心和实意,传递了一份温暖和关爱。更重要的是,这份关爱和帮助,是纯真单一的,不包含卑鄙的条件和狡诈的阴谋。
简单地说吧,就是真心相帮,而非虚情假意和别有用心。
其实,印度的德里等地不是没和空气污染问题作不屈不挠的斗争,也做了,但措施不力,力度不足,效果太差。
如德里吧,也成立了各种委员会和小组,还制订了相关的行动计划。可问题在于印度的做,太缓慢,太拖拉了。
当我国的北京采取实际行动时,德里却还在辩论;当我国初见成效时,德里却还在发通告。
德里在做的时候,执行力太差,缺少严格的监管和奖惩措施。如印度最新的一份报告显示,德里88%的监测站违反了官方指导方针,一些洒水车专门出现在(空气污染)传感器周围,人为地降低了数据。
同空气污染作战,绝非一蹴而就、一朝一夕之功,而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和漫长的大工程。更重要的是,它与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息息相关,也关乎民众的安全感和幸福感,更牵扯国家的声誉和未来。所以,这绝不能掉以轻心,更不能等闲小觑。
北京早在2013年就已郑重其事地向大气污染宣战,实际行动更为艰巨和惊人。
如从污染源入手,出重拳:短短几年内把京津冀地区燃煤锅炉数量从5万余台下降至500台左右,将北京的柴油公交车换成电动公交车,大规模推广新能源电车。2024年,中国新能源新车占汽车新车总销量的比重达到40.9%。
如借助高科技手段,强有力地推动攻坚战。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核心引擎,织密超20万点位的智慧感知网络,构建基于区块链的大数据互联融合系统,创新研发20余种污染精准监管智能算法,助力北京实现“0.1微克蓝”精准治理。
如全民参与,齐心协力。北京有超过1.1亿人次通过各种形式义务植树2.2亿株,借助自然之力来打赢这场战争,来守护自己的健康和生命。从2013年到2017年,北京的PM2.5年平均浓度下降了35.6%。空气质量大有改观,人均预期寿命也增加了好多。
可印度呢,能做到这些吗?
说实在的,不管是计划措施,是具体行动,是保障配套,是监管奖惩,还是上下齐抓共管,印度的德里连我国北京的影子都看不到。
当然了,不是说德里的治理一点儿也没有效果,也是有的。但是,印度根本处理不了反反复复,解决不好大反扑。如前几个月取得了些效果,谁知到了一年一度的排灯节时,大污染又卷土重来。
因为我国有可靠的做法和成熟的经验,所以才胆敢向印度传授。
因为我国和印度是搬不走的邻居,所以才义无反顾地想帮助它。
因为我国怀有一颗慈悲之心、友爱之情,所以才热情主动地施以援手。
我国主动、积极和热情地帮助印度,只想帮助印度人民一起打败共同的敌人,只想让印度人民活得更健康和幸福点,只想让中印两国走得更近一些,少些明争暗斗,多些团结互助;少些对抗挑衅,多些嘘寒问暖。
远亲不如近邻。
不管哪国有什么大灾小难,对方势必会诚心实意、积极地慷慨解囊,热情地献出爱心,而不是视若无睹,冷若冰霜,更不会落井下石。
连抬头不见低头见的邻居都结交不好,还能和谁搞好关系呢?
所以,这也是我国主动示好印度、真心实意地交好印度的表现。
我想,印度即使委婉地予以拒绝,那么,它的心里,也必定是暖和和的,时刻牢记着我国的好。
和人际交往一样,有时候,一句好听的话,一个暖人的眼神,一个感人的动作,就足以感动和暖化对方了。
【我是@心花手中开,感谢你的阅读,也希望你能点赞、评论和转发,带给更多的人知识、道理和能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