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中国空气变好了,但代价是什么?”英媒:代价是全球变暖加速了

0
分享至


最近英国媒体《新科学家》发表了一篇文章,声称中国在治理空气污染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这一胜利却带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代价,那就是全球变暖加速了。

合着中国花大力气把空气变好,反倒成了 “罪过”了?

那么这种逆天的逻辑,究竟有没有所谓的科学依据?



英媒的核心说法其实挺简单,他们提到空气中的污染颗粒,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雾霾里的主要成分,这些颗粒悬浮在大气中,能把一部分太阳辐射反射回太空,不让地面吸收那么多热量,相当于给地球表面挡了点阳光。

中国这些年治污力度空前,空气中的PM2.5大幅减少,挡阳光的“东西”少了,地面接收到的太阳热量自然就多了,所以他们就得出结论,说中国治污导致全球气温升得更快了。

这种说法实在有点可笑,很难想象是一个科学类媒体刊物发表的文章观点。

一个基本常识是,污染颗粒带来的降温效应是短期的、暂时的,而且是有巨大副作用的。



国家气候中心早就有研究说明,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颗粒,如硫化物这类,在大气中停留的时间特别短,一般就几天到几周,遇到下雨或者大风就会被“冲刷”掉,根本没法长期存在。

而真正导致全球变暖的罪魁祸首,是二氧化碳、甲烷这些温室气体,这些气体排放到大气中,能停留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不断锁住地球散发的热量,让气温持续升高。

这两者的区别就在于,一个是“临时挡一下阳光”的污染,一个是“长期捂热地球”的根源,英媒却把这两个东西混为一谈,只提污染颗粒减少的短期影响,绝口不提温室气体这个核心问题。

这不是选择性失明,就是故意误导读者。



而且中国的治污行动,在减少污染颗粒的同时一直在同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这一点英媒完全视而不见。

这些年中国搞的“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可不是喊口号,而是实打实的行动。

大量的煤电机组、钢铁产能都完成了超低排放改造,不仅减少了雾霾,也降低了二氧化碳排放。

现在中国的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总量早就稳居世界第一,还提前完成了2030年的国家自主贡献目标,电力行业的碳足迹一直在逐年下降,这些都是官方公布的实打实的成绩。

简单说,英媒只看到我们“收了挡阳光的污染颗粒”,却假装没看见我们一直在“脱让地球发烧的温室气体棉袄”,这种只取一点、不顾全局的报道,根本算不上客观公正的新闻。



再说说全球变暖的本质,这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不是哪一个国家短期内的某一项行动就能导致的。

IPCC,也就是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早就明确指出,全球变暖的主要驱动力是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长期排放,自然因素比如火山爆发、太阳活动的影响微乎其微,在观测到的升温中占比特别小。

工业化以来,发达国家排了几百年的温室气体,现在大气中积累的二氧化碳,大部分都是他们过去排放的“遗产”。



现在全球气温升高,本质上是这些温室气体长期积累的结果,怎么能把账算到中国近些年的治污行动上?

就好比有人在屋里堆了一堆柴火让屋子变热,我们进来帮忙开窗通风,结果别人说“你开窗让屋子变热了”,这种逻辑堪称逆天。

英媒提到的污染颗粒降温效应,其实科学界早就有研究,但从来没有哪个严肃的科研机构会把治污和全球变暖加速挂钩。

因为大家都清楚,污染颗粒的降温是“饮鸩止渴”,这些颗粒本身就是危害人体健康的污染物,会导致呼吸道疾病、酸雨,破坏生态环境。

以前大家没条件治污,只能忍受污染带来的健康损害,换取短期的局部降温,这本身就是一种无奈。



现在中国有能力治理污染,让老百姓呼吸到干净的空气,同时还在大力减排温室气体,这是兼顾当下民生和长远气候的负责任做法。

英媒无视污染对人体的危害,反而推崇“污染降温”,这本身就是一种本末倒置的想法,根本不符合人类共同的利益。

还有一个关键问题,英媒忽略了全球气候系统的复杂性。

全球变暖是一个全球性的、长期的趋势,不能把某个短期的、区域性的气温波动归因于单一因素。

中国治污带来的污染颗粒减少,其影响主要是区域性的,而且是短期的,根本不足以改变全球变暖的长期趋势。



根据国家气候中心的研究,即使没有中国的治污行动,全球变暖的趋势也不会改变,因为温室气体的积累还在继续。

2024年全球平均气温有所升高,这是长期温室气体排放叠加气候系统内部变率的结果,跟中国治污没有直接关系。

英媒把这两个事件强行绑定,纯粹是找错了因果关系。

这些年中国在环境治理和气候行动上的努力,是全世界有目共睹的。

不仅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优良天数越来越多,黑臭水体基本消除,土壤污染得到有效防控,而且在应对气候变化上,中国的行动力度越来越大。



英媒只看到了污染颗粒减少的短期局部效应,却忽略了温室气体这个全球变暖的根本原因;只看到了中国治污的一个方面,却无视中国在温室气体减排上的巨大努力;只看到了短期的气温波动,却无视全球变暖的长期趋势。

这种片面的、不负责任的报道,经不起科学的推敲,也不符合事实。

在应对全球变暖问题上,中国会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履行自己的承诺,同时也希望,西方媒体有一点身为媒体的“良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副省部级杨小伟、刘宽忍被开除公职

副省部级杨小伟、刘宽忍被开除公职

鲁中晨报
2025-11-10 12:43:04
俄加密货币富翁殒命迪拜:夫妇二人遭绑架勒索,被肢解后埋尸沙漠,8名俄公民涉案

俄加密货币富翁殒命迪拜:夫妇二人遭绑架勒索,被肢解后埋尸沙漠,8名俄公民涉案

红星新闻
2025-11-10 16:09:43
祖医生咋全程跟个大爷似的葛优躺?看了看过视频的自媒体爆料才懂

祖医生咋全程跟个大爷似的葛优躺?看了看过视频的自媒体爆料才懂

乡野小珥
2025-11-10 08:14:46
银行批量抛售2.4万套房产!直售比市场价低30%,断供房井喷信号?

银行批量抛售2.4万套房产!直售比市场价低30%,断供房井喷信号?

扶苏史记
2025-11-10 12:44:27
演都不演了?李连杰、洪金宝变化突出,疑“血液净化”,牵连成龙

演都不演了?李连杰、洪金宝变化突出,疑“血液净化”,牵连成龙

白面书誏
2025-11-10 17:15:40
“家里已经供不起我上班了!”父母无奈哭诉,成2025年最大的笑话

“家里已经供不起我上班了!”父母无奈哭诉,成2025年最大的笑话

妍妍教育日记
2025-11-09 10:44:07
刚刚确认:13级!浙江人挺住,持续2天!太猛了

刚刚确认:13级!浙江人挺住,持续2天!太猛了

鲁中晨报
2025-11-10 16:23:05
最终,万科只成全了一个人

最终,万科只成全了一个人

首席人物观
2025-11-10 15:03:18
仅2天时间,刘强东自毁口碑,背刺了千万“兄弟”

仅2天时间,刘强东自毁口碑,背刺了千万“兄弟”

娜乌和西卡
2025-11-10 10:39:03
重大突破?刚刚,美国基因编辑或一针永久终结高血脂!

重大突破?刚刚,美国基因编辑或一针永久终结高血脂!

徐德文科学频道
2025-11-09 20:28:51
湖南女医生出轨17分钟视频:别站在道德制高点,批判她的贞操

湖南女医生出轨17分钟视频:别站在道德制高点,批判她的贞操

娜乌和西卡
2025-11-10 13:50:19
银行批量直售房产,释放了什么信号?

银行批量直售房产,释放了什么信号?

阿离家居
2025-11-10 02:08:20
大反转!偷拍者被带走调查,出轨地点不是医院,祖副院长原配发声

大反转!偷拍者被带走调查,出轨地点不是医院,祖副院长原配发声

壹月情感
2025-11-10 16:52:17
新加坡前总理宣称,中国已经开始老了,印度很年轻,早晚追上中国

新加坡前总理宣称,中国已经开始老了,印度很年轻,早晚追上中国

议纪史
2025-11-09 17:15:03
61岁关咏荷白衣出镜,状态年轻被赞似41岁!张家辉:我保持好自己,才能配得上她

61岁关咏荷白衣出镜,状态年轻被赞似41岁!张家辉:我保持好自己,才能配得上她

FM93浙江交通之声
2025-11-10 14:24:07
11月10日俄乌最新:喜讯连连

11月10日俄乌最新:喜讯连连

西楼饮月
2025-11-10 18:05:03
淡水虹鳟,彻底毁掉了“三文鱼”这一优质食品

淡水虹鳟,彻底毁掉了“三文鱼”这一优质食品

北欧模式
2025-10-16 22:38:47
FBI局长上周访华并与中方官员讨论芬太尼问题?外交部:不掌握情况

FBI局长上周访华并与中方官员讨论芬太尼问题?外交部:不掌握情况

澎湃新闻
2025-11-10 15:50:27
郑功成:应以逐步缩小养老金待遇差距为重要任务

郑功成:应以逐步缩小养老金待遇差距为重要任务

中国经营报
2025-11-10 09:03:17
高市早苗暗示武力介入台海可能性,外交部:性质和影响极其恶劣

高市早苗暗示武力介入台海可能性,外交部:性质和影响极其恶劣

澎湃新闻
2025-11-10 15:42:27
2025-11-10 19:28:49
阿校谈史
阿校谈史
关注我,每天娱乐看不停!
2980文章数 22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20年驾龄"老司机"一踩油门就失控了 新能源车企回应

头条要闻

20年驾龄"老司机"一踩油门就失控了 新能源车企回应

体育要闻

战绩崩盘!东契奇交易余震撕裂独行侠

娱乐要闻

51岁周迅的现状 给中年女性提了个醒?

财经要闻

最终,万科只成全了一个人

科技要闻

荷兰“玩脱”后,大众本田终于拿到芯片了

汽车要闻

智能又务实 奇瑞瑞虎9X不只有性价比

态度原创

艺术
数码
房产
旅游
家居

艺术要闻

“隶书之冠”刘炳森:楷书艺术之美惊艳四座

数码要闻

AI热潮压垮存储供应链:HDD交货要等两年!QLC SSD加速替代

房产要闻

封关倒计时!三亚主城 2.3 万 /㎡+ 即买即住,手慢无!

旅游要闻

恭王府博物馆与法国尚蒂伊庄园签署友好合作协议

家居要闻

四方食事 不过人间烟火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