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帕金森患者而言,病情的波动变化时常牵动着自己和家属的心。其实,人体的晨间状态就像一面“病情镜子”,很多关键的健康信号都藏在清晨的感受里。临床观察发现,若帕金森患者早起后没有出现以下3个情况,往往意味着病情控制得比较理想,神经功能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
第一个关键信号是没有明显的“晨僵”加重。晨僵是帕金森患者的典型症状之一,表现为清晨醒来后四肢、颈部或躯干肌肉僵硬,活动时关节发紧、动作迟缓,比如穿衣服时扣纽扣费力、抬手梳头动作笨拙。但病情稳定的患者,晨僵症状通常比较轻微,或者仅持续10-15分钟就会随着轻微活动逐渐缓解。反之,若晨僵持续超过1小时,甚至需要家人协助才能完成穿衣、起身等基础动作,就可能提示病情控制不佳,多巴胺能神经元功能进一步减退,需要及时与医生沟通调整治疗方案。需要注意的是,正常老年人也可能出现轻微晨僵,但帕金森患者的晨僵多伴随动作迟缓,且与疾病进展程度密切相关。
![]()
第二个重要信号是没有出现明显的运动迟缓加剧。运动迟缓是帕金森病的核心症状,而清晨的运动状态更能直观反映病情稳定性。病情控制良好的患者,早起后能相对顺利地完成起床、翻身、下床等连贯动作,行走时步幅正常、手臂自然摆动,不会出现明显的“小碎步”“冻结步态”(突然无法迈步,像被地面粘住)。有些患者可能会发现,自己早起后能正常洗漱、准备简单早餐,这正是病情稳定的有力证明。反之,若早起后发现自己动作明显变慢,比如从床上坐起需要反复尝试,行走时身体前倾、手臂不敢摆动,甚至出现起步困难,就可能是病情波动的表现,需警惕药物疗效减退或疾病进展。
![]()
第三个关键信号是没有出现严重的非运动症状干扰。帕金森病不仅有运动症状,非运动症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同样不可忽视,而清晨往往是这些症状的“高发期”。病情稳定的患者,早起后不会出现明显的头晕、体位性低血压(起身时突然头晕眼花)、焦虑或睡眠障碍残留症状(如嗜睡、精神萎靡)。比如,很多患者夜间可能存在睡眠中断,但病情控制良好者早起后精神状态尚可,不会出现持续的疲劳感;也不会因体位变化出现明显的血压波动,能平稳完成起身、站立等动作。若早起后频繁出现头晕、心慌、情绪低落,甚至伴随便秘加重、嗅觉异常加剧等情况,可能提示病情控制不理想,需要从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等多方面进行干预。
![]()
值得注意的是,晨间信号只是病情判断的重要参考,不能替代专业的医学评估。要想长期维持病情稳定,患者除了关注晨间状态,还需坚持规律服药,不可自行增减剂量;同时要养成良好的晨间习惯,比如醒来后不要立即起身,先在床上活动四肢1-2分钟再缓慢坐起,避免体位性低血压;适当进行晨练,如太极拳、散步等,有助于缓解晨僵、改善运动功能。此外,定期复诊、保持均衡饮食和积极心态,也是巩固病情的关键。
![]()
针对帕金森疾病来说,合理的药物治疗仍然是延缓病情发展的关键因素。而中医作为传统医术,王世龙中医师通过近二十年来对帕金森及相关疾病的深入治疗与临床实践总结,从而提出了“五龙震颤汤剂”这一纯中药治疗方案。
![]()
中医理论认为,人体是一个阴阳平衡、气血调和的有机整体,疾病的发生是阴阳失衡、气血不畅、脏腑功能失调的外在表现。帕金森病多因年老体衰、肝肾亏虚,致使筋脉失养、风痰内动。王世龙中医师所创的“五龙震颤汤剂”,正是紧扣中医这一理论精髓,精选多种具有滋补肝肾、益气养血、化痰通络、熄风止颤功效的中药材,科学配伍,君臣佐使,协同作用。
![]()
与西医治疗相比,中医治疗帕金森病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中药取自天然,副作用相对较小,能减少对患者身体的二次伤害,更利于长期服用以持续控制病情。而且,中医强调个体化治疗,会根据患者不同的体质、症状表现及病情发展阶段,灵活调整“五龙震颤汤剂”的药方组成和剂量,实现精准施治。此外,中医还注重整体调理,在改善帕金森病肢体震颤、运动迟缓等症状的同时,还能调节患者的睡眠、情绪、消化等全身功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王世龙大夫北京出诊时间:每周二,周四,周六(每个月会去深圳,广州,天津坐诊)
咨询电话:15712958063
微信:bjzyt10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